非常巧妙的对联(来自民间的绝妙对联)

对联的应用非常广泛,春联用于贺春,喜联用于贺喜,挽联用以挽丧……各有其用,今天说说那些来自民间生活的高手写的妙联。

非常巧妙的对联(来自民间的绝妙对联)(1)

先说一副中国抗战胜利时的对联,这副对联是1945年中国抗战胜利时一位重庆爱国人士写的对联,意义奇佳:

上联:中国捷克日本;

下联:南京重庆成都。

上联用了三个国家的名字,捷克指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欧洲国家。但其中的“捷”字指的是胜利的意思,而“克”,是克制,打败,结合上下文,中国打败了日本,获取了胜利;而下联用中国三个城市的地名,当时重庆是南京陷落后政府实际所在地,南京是当时的首都,日本既已战败,自然南京要庆祝重新成为首都,重庆,既是地名,又是重新庆祝的意思;成都既是地名,又含有成为首都的意思,一副对联,三地名对三国名,实为绝妙好联!

再看一联,这副对联以英文大写字母入对,也极巧妙:

上联:为X.Y.Z送了君命

下联:叫W.F.S依靠何人

看似奇怪,其实不怪。这副对联是在解放前,一位数学老师劳累至死,留下一家老小非常可怜,一位英文老师触景生情写的挽联。其中的XYZ是数学中常用的未知数,而W指英文wife(妻子),F指英文father(父亲),S指的是英文son(儿子)。逝者是数学老师,写联的是英文老师,很合身份,又写实,也算妙联。

非常巧妙的对联(来自民间的绝妙对联)(2)

再看一联:

上联:一二三四五六七

下联:孝悌忠信礼义廉

传说这副对联是清朝初年,一名侠士挂在洪承畴府第的梁柱上,洪承畴原是明末大臣,但战败被俘后投降并成为清朝汉人大学士,多为汉人不齿,因此有了这副对联。此联乍一看上联,没有意思,而结合上下联来看,下联因为后面的“礼义廉耻”少了耻字,显然是无耻,而相应的上联因为上联按顺序下来是没有“八”字,意为忘(王)八,骂洪承畴“王八”、“无耻”,完全不吐脏字。

(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