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病理和术后病理的区别大吗(手术前中后)

病理这个词儿大家应该不陌生,医生经常会把它挂在嘴边简单来说,病理的良恶性、具体分型、切缘是否干净、直接决定了患者的治疗手段和方式,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快速病理和术后病理的区别大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快速病理和术后病理的区别大吗(手术前中后)

快速病理和术后病理的区别大吗

病理这个词儿大家应该不陌生,医生经常会把它挂在嘴边。简单来说,病理的良恶性、具体分型、切缘是否干净、直接决定了患者的治疗手段和方式。

如果把一场手术比作一台晚会,那手术室自然就是主会场,但除了主会场外,其实还有分会场,今天咱们就要讲到的就是一个重要分会场——病理科。而他们又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1. 病理咋还分术前、术中和术后?

我们从头说起,所谓术前病理,就是大家都听过的“穿刺”或取活检了。

最初时,当患者CT影像显示异常,医生会建议活检确认病变属性,目前活检手段有两种方式:①CT引导下胸穿、②支气管镜活检,两者根据病变位置不同,医生会做出建议选择其中一种,但都可达到取病理的目的。

但穿刺或气管镜也不是万能,例如有些病变太小,穿不到,或者穿出来有假阴性的可能;另外还有一些患者对穿刺有恐惧,宁可做手术直接切掉,也不愿意穿刺,还会有一些患者身体不允许,不能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大概有以下四类患者:

①穿刺成功,且显示癌,需手术切除

②穿刺成功,显示良性,随访

③穿刺,但没有穿到,待手术进一步确认

④没做穿刺,待手术确认

除了第二种情况外,其他3类患者我们可能要相约手术室见了。

2. 术中冰冻病理——手术台上见分晓

手术室里,医生进行手术时,对以上提到的有手术指征的三类患者,处理方式也会不同。

l 首先,对于穿刺已经确认“癌”的患者,根据肿瘤位置、大小直接会进行肺段、肺叶袖式甚至全肺的切除(具体请参看第六节),不用再等术中病理确认性质,但如果肿瘤靠近主支气管,则也需要术中病理确认切缘——看最外层还有没有肿瘤细胞,也就是有没有切干净。

l 对于后两种——穿刺没有穿到以及没有进行穿刺的患者,医生会在病变切除后,直接把病变组织送到病理科做术中冰冻病理,然后等待分析结果。

病理医生会对怀疑病变的地方进行取材,然后低温冷冻(-20°到-25°),制成切片(原理类似于我们常见的羊肉片),在显微镜下对病变进行观察。

术中病理的目的是快速观察,然后给出答案:良恶性或切缘是否干净——切缘是否已经没有肿瘤细胞。如果报告为良性,手术医生只要把肿块切除,手术就结束了;但如果为恶性或切缘仍不干净,手术医生会扩大切除范围、甚至切除整个肺叶或整肺。

但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有局限性,因为时间很短(大概30分钟),对标本冷冻、切片、染色都是较简易的步骤,加上取材困难(只有部分病变组织做冰冻病理,剩余部分做其它分析),所以术中冰冻病理特别考验病理科医生的水平。

虽然有种种局限,但快速冰冻病理对手术医生有很大指导意义,因它在鉴定病变良恶上准确率很高,但是具体分类上,如鳞癌或腺癌,小细胞或非小细胞,准确度有所降低。

3. 术中冰冻病理可能不准,有更准的么?

有。我们常说病理是诊断的金标准,这个病理通常指的就是术后做的石蜡病理

石蜡病理耗时较长,大概会需要固定、取材、脱水、浸蜡、包埋、切片和染色等步骤,最后在显微镜下进行各种检查。石蜡病理至少需要24小时后才会有结果。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小小的肿瘤组织,能被切成多少片?

一般的石蜡病理组织为5微米(1微米=0.001毫米)。那如果是2cm的肿瘤,是不是能切成20000片?当然不是,一般病理分析会取肿瘤最中间的部分,因为这里信息最丰富,另外取材过程中也会有损耗。所以医院会格外珍惜患者的病理组织切片,这些切片作为原始资料,以后再取很可能就极为苦难。

那会不会有术中冰冻病理与术后病理不一致的情况呢?也有,但几率较小,今天我们这里不做详细讨论。

总结一下:病理结果至关重要,每次通知家属来取病理报告时,相信大家的心都特别紧张。肺癌治疗一环套一环,希望经过今天的分享,让大家对病理有更清楚的了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