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和纪晓岚谁更有学问(揭秘纪晓岚)

刘墉,祖籍安徽砀山,家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其曾祖父刘必显是顺治年间进士,祖父刘棨曾担任四川布政使,父亲刘统勋则是乾隆朝的一代名臣。刘墉成长在名门相府,家族成员世代为官,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乾隆十六年(1751年),刘墉因为父亲关系,以恩荫举人身份参加当年会试和殿试,考中二甲第二名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在散馆担任编修,不久又升迁为侍讲,成为其步入仕途的起点。历任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

刘墉和纪晓岚谁更有学问(揭秘纪晓岚)(1)

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刘墉被加封为太子少保。嘉庆六年(1801年),充任会典馆正总裁(总裁官照例由大学士等元老重臣兼充,副总裁则是从部院尚书、侍郎等高级官员内选充,相当于荣誉称号)。刘墉最后官职为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少保(死后赠太子太保)。

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会试后是殿试,考了二甲第四。入选翰林院庶吉士。继授编修,开始了官宦生涯。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纪晓岚最后的官职是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

刘墉和纪晓岚谁更有学问(揭秘纪晓岚)(2)

刘墉和纪昀的“太子少保”为正二品(清朝品级),只是一个荣誉称号,以示恩宠。清朝参照明制,改内三院为内阁。大学士改加殿、阁头衔,如刘墉的“体仁阁大学士"。乾隆四年设“协办大学士”,是为大学士之副职,其品级比大学士稍低。刘墉的“体仁阁大学士"是正一品,而纪晓岚的“协办大学士”只是从一品。所以,刘墉的官职要高于纪晓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