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澄清十个历史问题(长平之战的始末)
历史背景
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参战的秦赵双方两国军队人数达到了百万,整个战争历时三年。在春秋战国这个动乱的特殊时期,没有哪一次战争的惨烈程度能和长平之战相比,战争最终以赵国的惨败而结束。这场史无前例的大战直接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战国七雄中唯一有能力和秦国叫板的赵国经此一战,一蹶不振。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历史留给了我们许多的疑点。
1、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吗?在中国传统观念“胜者王侯败者寇” 的影响下,赵括背上了千年的骂名,这对赵括来说是否公平?
2、 赵孝成王是否应该接收上党?
3、 廉颇是否有贻误战机的嫌疑?
下面我们就来逐一分析:
一、战争的起因
秦国在秦孝公时期经过商鞅变法,短短十年的时间,就成为了当时战国时代的“超级大国”,其余六国只能望其项背。发展到秦昭襄王时采用了丞相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的战争策略,更是争霸天下。为了打通进取中原的通道,秦国首先把“利剑”悬在了和秦国接壤的韩国头上。
公元前263年,秦国攻克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地区),切断了韩国和上党郡的联系。上党郡地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得上党可得中原”,可见上党郡的重要性。上党郡此时成为了韩国悬在境外的一块土地,随时有被秦军占领的危险,但实际上已经成为了秦国的囊中之物。但节外生枝,上党郡的郡守冯亭对时局有着清晰的认识。战,不是秦军的对手;降秦,不愿意。最好的办法是降赵,拉赵国一起抵抗强大的秦国。当时的赵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大力改革,国力大增。到赵孝成王时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赵奢等名将,成为当时六国中唯一能和秦国抗衡的国家。
赵孝成王接到冯亭的降表大喜过望,多少回魂牵梦绕想得而得不到的土地竟然来的是这样得不可思议,可谓是“得来全不费功夫”。马上派主战派平原君赵胜率兵5万前往上党收地。
关于赵王接受上党郡,史学家多有议论,一部分认为赵王不应该接收上党地区,理由是赵弱秦强,接收会激怒强秦,无疑是虎口拔牙,给赵国引来战争。认为应该接收的理由正如赵王自己说的“今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年压岁未得一城也,今以城市十七币吾国,此大利也”,就是说打了许多年的仗,至今未得一池一城,如今,不费一兵一卒而得到上党地区十七个城,这对赵国来说是天赐良机啊。是否应接收上党郡有待商榷,但赵王接收上党郡绝对有他的道理,作为赵国的最高统帅,赵王肯定有他的战略思想,在那样一个争霸的时期,占领上党意味着赵国进可以攻击秦国,退可以扼住三晋之地,说不定统一六国的是赵国。从这个角度出发赵王接收上党郡是正确的。
秦昭襄王听到赵国接受上党的消息大惊失色,煮熟的鸭子怎么说飞就飞了?公元前262年,秦王令左庶长(相当于师长)王龁率兵30万攻打上党。平安君赵胜兵力少,只能在城中等待赵国援兵,郡守冯亭坚守2个月后只好带着上党的残兵败将20万一起逃往赵国,直到这时候,赵将廉颇才带着20万兵来救上党,但为时已晚,上党已经落入秦军手里。赵国不甘心就这样丢失上党,于是,在上党筑垒坚守,与秦军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二、双方采取的策略
公元前264年4月,秦将王龁开始进攻赵军。赵军初战不利,一员裨将被斩杀。6月,秦军攻陷了赵军的两个堡垒,4个尉官被斩杀,战斗对赵军越来越不利。7月,赵军根据廉颇的策略构筑了坚固的堡垒,但在秦军的猛攻下,赵军西边的堡垒被攻破,两个尉官又被杀。这几次的交锋秦军虽然没有给赵军毁灭性的打击,但赵军的士气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显然,硬碰硬赵军明显不是秦军对手,廉颇审时度势,认为秦军远离故土后勤补给困难,难以持久作战。《史记》记载“廉颇坚壁以待秦”,就是说廉颇构筑了坚固的堡垒,等待秦军的不战自乱。
这一守就是三年,虽然秦军在廉颇的堡垒面前没有再前进一步,但秦军也没有像廉颇预想的那样不战自乱。许多史学家认为廉颇持重有余,勇力不足,缺少进取精神,理由如下:
(一): 廉颇除了坚守难道就没有采取别的办法?比如说局部战场能不能采取主动进攻。《孙子兵法》日“兵者,诡也”,战场上取胜之道,不择手段,“美人计”“苦肉计”等等也是可以考虑的。
(二):秦军远离故土,困难肯定要多,赵军在自己的国土上,应该占据主动的地位。而廉颇不知变通,缺少谋略,一味坚守,结果战机稍纵即逝。
果然,长时间的对峙使两国苦不堪言。战争其实拼的是综合国力,此时,赵国在自己的家门口首先撑不住了,可见秦国国力的强盛。如此看来,长平之战赵国的惨败,廉颇也是难辞其咎。
在此情况下双方都谋求速战速决。首先,赵国派遣使者去秦国讲和,秦国将计就计在迎接赵国使者上做足了文章,出城几十里迎接使者,热情接待,让其余的国家看到秦赵强强联合,期间还威胁带恐吓齐魏等国,断了军事上援助赵国的念头,但就是和赵国不谈和谈的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秦国志在灭赵,君臣上下一心,劲往一处使。而赵国上下却犹犹豫豫,对战争带来的后果准备不足。一正一负,战争的天平逐渐转向秦国,秦国的胜利只是时间问题,绝不是偶然的。可以说,赵王对长平之战赵国的惨败负有绝对的领导决策失误的的重大责任。
不堪负重的赵王为了尽快结束战争,督促前线的廉颇向秦军进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廉颇就是不听命令,赵王不惜减少军粮来迫使廉颇进攻。在此期间,秦国也没闲着,臣相范雎献上“离间计”,散布谣言,说廉颇不进攻秦国是为降秦做准备,秦国最害怕的其实是赵括。消息传到赵国,赵王马上起用赵括为将,率领20万赵兵替换廉颇。
赵王虽然不像他的前辈赵武灵王那样英明果敢,但在历史上也不是一个昏君,这样的“反间计”我想赵王肯定清楚是秦国的计谋,赵王有他的难处,和秦在长平相持三年,国家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就是没有秦的“反间计”,赵王也准备换廉颇,只是没有更合适的人选,只不过秦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以,况且赵括的战略思想和赵王的思想相吻合。
“夫兵久而国有利者,未之有也。故兵贵胜,不贵久”,就是说兵贵神速,速战速决。
赵括自幼熟读兵书,深谙兵法之道,曾经多次帮助父亲赵奢取得战争的胜利,天下无人不知道赵括的名声,也绝非等闲之辈。秦王得知赵括为将,为了谨慎,做到万无一失,也临时换将,起用了战国后期各国听到名字就胆寒的名将武安君白起。白起身经百战,未尝败绩,人称“战神”,白起的到来对秦国来说意味着胜利,对赵国则代表着灭亡。应该说赵括绝不是浪得虚名,肯定有他的长处,只不过秦王棋高一筹,针尖对麦芒,赵括运气不好,碰上了不该碰上的人。
果不其然,赵括来到前线走马换将,将廉颇的防守战术改为进攻。赵括血气方刚,率赵兵勇猛冲杀,也给秦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收到了应有的效果。《史记。白起 王翦列传》记载白起说的话“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秦军长平战场前后投入兵力65万,赵国兵力超过50万。《史记》记载“秦死者过半”我们大概可以知道秦军伤亡在25万--30万之间,这绝对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可以做到的,可以想象战争的惨烈程度。
白起巧妙地运用战术断绝赵军粮道,用50万秦军分割包围45万赵军。秦王听到这个消息大喜,亲自赶往河内招募10万兵马,每人赐爵一级,只要是15岁的男丁都必须征调。秦王领着这支刚招募的军队迅速赶往长平战场增援白起,在胜利的天平上又加上了一块重重的砝码。不得不说秦昭襄王绝对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
(三)、战争的结果及影响
被围困46天的赵军弹尽粮绝,赵括的雄心壮志化为乌有,只能拼死以求突围。赵括一马当先,毫无惧色地率先冲向敌阵,《史记》记载“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就是说反复冲击秦军阵地,由此可见赵军的血性与顽强,赵括倒在了冲锋的路上,群龙无首,筋疲力尽的40万赵军只能放下武器,后被白起坑杀。
长平之战以后,赵国一蹶不振,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此后几十年中,秦国威震四海,再也没有了对手,秋风扫落叶般灭掉六国,轰轰烈烈的大统一时代就此到来。
赵括留给世人的就是耻辱的四个字-----“纸上谈兵”。
“长平之战”的惨败,原因极其复杂,我们习惯了“成王败寇”的思维定势。但赵括身为军人,圆满地完成了他的使命,只不过生不逢时,让人空叹“既生瑜何生亮”。套用一位美国将军的话“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再加一句“遇上了错误的对手”,这场战争注定是失败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