仵姓共多少人(山西黎城仟仵村)

胡哥专注发现古村落之美。敬请关注、转发支持。

胡哥图片文字均为原创首发,侵权必究,已授权维权骑士全网维权。

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是上党盆地里的一个小盆地,四周都是山。这些山都是太行山的支脉,因为特殊的地质地貌,成为黎城县的一大旅游资源。

尤其是近年来,黎城县大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喊出了一句著名的旅游宣传口号:“人说山西好风光,最美风光在太行,太行红山甲太行”。

太行红山的得名,首先源于30多亿年形成的独特的嶂石岩地质地貌,在阳光照射下呈金红色;其次是因为这里的秋天满山红叶,烂漫多姿;更因为这里经历了红色抗战岁月的洗礼。

除了丰富的绿色、红色旅游资源外,黎城县还拥有“古色”旅游资源,就是漫长历史长河中,给当地留下的诸多人文景观。

仵姓共多少人(山西黎城仟仵村)(1)

山西太行山黄崖洞风光

在太行红山核心景区,就有两座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古村庄。一座是新庄村,一座是仟仵村。这两座古村相距不远,在前期的文章中,胡哥已经介绍过那个拥有泥塔的新庄村的魅力了,今天带领大家走进仟仵村,为大家揭示这座古村落的魅力所在。

仟仵村位于黎城县的正北方,距离县政府 32 公里,交通非常便利,新修的旅游公路从村口蜿蜒而过。村子周边有洗耳河景区、黄崖洞风景区、太行龙洞、性空山、板山、四方山、金鸡寨等旅游景点,村子本身也因为四周的奇峰异岭,成功融入太行红山的大怀抱。

村子从远处说四周环山,近处看西面、北面靠山,东面、南面地势相对平缓,距离大山较远,东南方向有一条季节河绕村而过。村子依山而建,村民生活节奏舒缓而富有田园气息。

仵姓共多少人(山西黎城仟仵村)(2)

黎城县仟仵村远眺

过去大山阻隔,道路崎岖,但是森林茂密,环境优美,气候十分宜人,好似一处世外桃源。在烽火硝烟的抗战年代,这里还曾先后迎来八路军总部、八路军制药厂、被服厂、卫生队等先后驻扎,薄一波、戎伍胜等太行军区领导也常来常往……

如今不再封闭的小山村幸运地保留了大面积的历史风貌建筑,有明显的太行山区特色,虽然古旧沧桑,却与四周的青山绿树和谐而处,犹如一张张褪色的相片,记录着昔日的山居岁月故事。

仵姓共多少人(山西黎城仟仵村)(3)

仟仵村风景

仟仵村藏在太行山的深处,虽然现在走高速路能够直接从黎城县西井镇下,再驶往目的地,但如果想一边赶路,一边欣赏沿路的太行山风景,还是建议从黎城下高速,再走207国道,那样子虽然费点时间,但是太行山的壮美可以透过车窗慢慢领略。

陈毅元帅当年路过太行山留下的诗句可以做个画外音:“太行山似海,波澜壮天地。山峡十九转,奇峰当面立……”

沿着207国道,驱车从太行首届群英会召开地南委泉村拐入乡间小路,一路上七拐八绕,层层叠叠的绿色庄稼,映衬着两侧雄奇的奇峰异岭,似在相迎我们这远方的客人。天空澄净,白云蓝天相互映衬,云朵更白、蓝天更蓝。山路渐平,白云聚散之间,四周峰峦环抱的小小山村仟仵村到了。

仟仵村的名字很奇怪,而且用字也很罕见。“仟”字还好说,“仵”字则不常用。比较熟悉的用词大概就是影视剧中负责尸体检验的仵作,比如十几年前很火的电视剧《大宋提刑官》里的宋慈,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仵作,工作性质类似现代的法医。

仵姓共多少人(山西黎城仟仵村)(4)

《大宋提刑官》剧照。图片源自网络

不过仟仵村的“仵”则是个姓氏,而且村名的来历也和这个姓氏有关。“仵”姓从古到今都是个很罕见的姓氏,仟仵村是因为仵姓而得名,“仟”则是“千”的大写用法,表示很多的意思。

带有“仵”字的村名在黎城县有好几个,如东仵、西仵、仵桥等,都是历史比较悠久的村庄,村名来历都和仵姓有关。

至于仵姓的来历,清代陈廷炜编撰的《姓氏考略》据南宋罗泌编撰的杂史《路史》中记载:“楚公族有仵氏。”就是说,仵姓的来历可以追溯到楚国王族。

另有一说是可能是午姓所改。史籍《姓氏词典》还举了个例子“明代仵璪,本姓午,后升任翰林学士,赐姓仵。”现代的“仵”姓主要分布于陕西、山西、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其他多省亦有零星分布。

典籍记载是一回事,在黎城县的实际情形又是一回事。事实上,现在仟仵村没有一户姓“仵”的,黎城县也没有一户姓“仵”的。这是很奇怪的一个现象。

仟仵村村民还有一种说法是,“仟仵”二字分别都是姓,当初这两姓人家看中了这里的风水好,于是在这里建村居住。因为仟仵两位当家人远近闻名,周边村子的人常来找他俩帮忙写信、写诉状,久而久之,这个村子就被叫成仟仵村了。

当然,后来这两姓人家不知道为什么搬走了,只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奇怪的村名,也留下了谜一样的村名历史。

关注胡哥,带给你更多好看的文章。


山西有个天下第四泉,你知道在哪里吗?

山西长治这座唐代古塔长得像西安小雁塔,颇具大唐神韵

山西这个农村,古老又沧桑,古庙里的一座泥塔引人探秘

佛塔本庄严,山西这座佛塔顶上竟然是只鸟,专家学者见了却都说好

山西大同浑源县浑州署衙对外开放,实地看了却让人难以言说

婚姻悲剧双方对簿公堂,山西农村儒生挺身而出造就一段传奇

山西人抠门不是盖的,炼铁废物坩埚,舍不得扔用来修路盖城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