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浮(说文解字瞒)

说文解字浮(说文解字瞒)(1)

当年,高中时,学习《<呐喊>自序》,读下面这样几段:

S会馆里有三间屋,相传是往昔曾在院子里的槐树上缢死过一个女人的,现在槐树已经高不可攀了,而这屋还没有人住;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就是我惟一的愿望。夏夜,蚊子多了,便摇着蒲扇坐在槐树下,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颈上。

那时偶或来谈的是一个老朋友金心异,将手提的大皮夹放在破桌上,脱下长衫,对面坐下了,因为怕狗,似乎心房还在怦怦的跳动。

“你钞了这些有什么用?”有一夜,他翻着我那古碑的钞本,发了研究的质问了。

“没有什么用。”

“那么,你钞他是什么意思呢?”

“没有什么意思。”

“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

说实话,年轻的时候,很难理解鲁迅。这家伙絮絮叨叨地到底在说些什么?怎么钞古碑就是精神苦闷了,这两者看不出半毛钱的关系嘛。但是,今天,再读这个内容,不需要任何注释的帮助,就已经全都能读懂了。幸邪?不幸邪?

我不是专门研究古文字的,只是有那么一点点兴趣,所以偶尔也钻到故纸堆,去研究一点儿问题,打发一下时间。

前一段时间写了关于“疫”和“死”两个字,也准备把这个写成一个系列,今天要写的这个字是“瞒”。

“瞒”在《说文》中的解释是:“平目也。”啥叫“平目”呢?就是眼睑低,闭目貌。再说得更直白一点儿,就是把眼皮耷拉下来,闭上眼睛。这就是“瞒”的本义。

现在说起“瞒”,意思是隐瞒实情,不让别人知道。那这个“瞒”的本意和现在常用义是怎么样的关系呢?我们经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旦说谎,看眼睛很容易被戳穿,所以就闭了眼睛,不让对方发现吧。我猜测是不是也有另外一种可能,不但通过闭目的方式欺骗别人,也通过闭目的方式,装作啥也没看见,也欺骗自己。

也有的字源分析认为,“瞒”不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而是一个会意字。其中右半部分表示铜液已经灌满铜模,整个字的意思是铜液虽然已经灌满铜模,但是眼睛看不清里面的情况,由此产生隐瞒之义。如果拿“满”进行比较,这个说法还是有相当道理的。

说文解字浮(说文解字瞒)(2)

我们虽然知道古人在造字时总体原则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但是具体到某一个字,有些时候,我们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说它一定依据什么造出来的,所以只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要有理,那我们就可以两说并存吧。

说到“瞒”字,在古诗词中的例句,可能大家一下子能想到的就是唐婉的《钗头凤》。

钗头凤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因了和陆游的凄美爱情故事,所以这首词也流传甚广。很多人中学阶段就会背诵。既会背这个“难,难,难”“瞒,瞒,瞒”,也会背陆游的那个“错,错,错”“莫,莫,莫”。

唐婉当年的“瞒瞒瞒”不会对别人产生任何危害,只是自己的苦情无处诉说,怕人寻问,咽泪装欢。但今天,这个“瞒,瞒,瞒”却在偶然间因为写《小姨多鹤》的那位女作家引用来评价某事,忽然就成了敏感词了。这也算是世道的波诡云谲吧。

除了这首著名的《钗头凤》,在诗句中含有“瞒”字的,南宋诗人刘克庄还有一首。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

刘克庄

老丑难瞒青镜,

纯白不生黑丝。

露顶秃鶖堪笑,

垂头病鹤可怜。

“老丑难瞒青镜”,这句话在有一定年龄的人读来,真的是挺扎心的。岁月是把杀猪刀,打再多的玻尿酸也瞒不过那面青铜镜。与其非要瞒着自己,瞒着别人,劳而无功地对抗衰老,其实,还真不如安安静静地接受老去的状态。毕竟“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岁月从不败美人”,其实不败的不是容颜,而是心灵,是生活的状态。

刘克庄的《竹溪再和余亦再作》还有另外一首,也很有意思,虽然没有“瞒”字,却和“瞒”有关系。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

刘克庄

薄雾乍舒乍卷,

空花是假是真。

昔曾有刮膜者,

世岂无明眼人。

“空花”。佛教语。隐现于病眼者视觉中的繁花状虚影。比喻纷繁的妄想和假相。

“世岂无明眼人”这句诗真的值得再四品味。这首诗也让我想起来某年曾经流行的一首歌的歌词:“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慧眼从哪里来?等着那些“刮膜者”来拯救吗?恐怕不能,因为有些人非但不“刮膜”,还要想尽一切办法把人的眼睛蒙住。如果真有一双“明眼”,任谁捂住,都不会看不清楚的,因为用来看世界的不仅仅是眼睛,还有心灵,还有头脑。

有意思的是,在古诗中,“瞒”字更多和“阿”和“曹”和“老”等联系起来。这时候的“瞒”就成了曹操的代称了,因为曹操小字“阿瞒”。

比如,下面这一首南宋诗人于石评价许劭的诗。

许劭

于石

四海同推月旦评,

是非公论至今存。

老瞒敢肆奸雄志,

未必不因公一言。

这首诗中有若干典故,要解释一下。

月旦评,东汉末年由汝南郡人许劭兄弟主持对当代人物或诗文字画等品评、褒贬的一项活动,常在每月初一发表,故称“月旦评”或者“月旦品”。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世俗流传,以为美谈。因而闻名遐迩,盛极一时。——《百度百科》

这个“月旦评”很有意思,大约和今天的“信用等级评定”类似,只不过现在评定的对象是企业,那时候评定的对象是人或作品。因为“月旦评”的信誉度和影响力,所以很多人希望被评一评,一旦得到好评,就意味着身价倍涨,站在了风口之上。曹操就是其中之一。

《后汉书·许劭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原来,在曹操没有名气时,屡次低三下四地说好话送厚礼,请许劭点评一下,然是许劭鄙视曹操的为人,不愿意点评他,说白了就是不想让曹操蹭热点。可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事儿,被曹操抓住了把柄,许劭被威胁,于是不得不点评了曹操:“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这也就是后世常评价曹操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最初来历。

诗人于石在诗中肯定了月旦评的影响,另外一方面,也提出正很可能因为月旦评的影响,才让“老瞒敢肆奸雄志”。可见,评价真的不可不慎啊。

在东汉那个信息不发达的时代,许劭可以称得上是顶级甚至是超级的自媒体大V了。有“一言偾事,一人定国”的影响力。今日,在众声喧哗的时代,也有很多自媒体的大V,也似乎有许劭这个本事,不过,有些人却拿了这个本事来谋取私利,“收割韭菜”,可鄙可叹。

曹操小字“阿瞒”,据说原来应该是“阿满”,大约有“小可爱”的意思,后来民间因为曹操的性格多疑,好用计谋,就改成了“阿瞒”。不过,这一改,也算是真正的名实相副了。

在《三国演义》第十七回中记载,曹操攻打袁术,因为军粮告急,曹操就使用了一个“瞒”计解决了问题。

这段《三国演义》的原文太精彩了,不重述了,还是照录原文吧。

却说曹兵十七万,日费粮食浩大,诸郡又荒旱,接济不及。操催军速战,李丰等闭门不

出。操军相拒月余,粮食将尽,致书于孙策,借得粮米十万斛,不敷支散。管粮官任峻部下仓官王垕入禀操曰:“兵多粮少,当如之何?”操曰:“可将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垕曰:“兵士倘怨,如何?”操曰:“吾自有策。”垕依命,以小斛分散。操暗使人各寨探听,无不嗟怨,皆言丞相欺众。操乃密召王垕入曰:“吾欲问汝借一物,以压众心,汝必勿吝。”垕曰:“丞相欲用何物?”操曰:“欲借汝头以示众耳。”垕大惊曰:“某实无罪!”操曰:“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必变矣。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垕再欲言时,操早呼刀斧手推出门外,一刀斩讫,悬头高竿,出榜晓示曰:“王垕故行小斛,盗窃官粮,谨按军法。”于是众怨始解。——《三国演义》

王垕背了黑锅,丢了性命。曹操却解决了军粮引发的民怨兵变问题。读小说很多时候是用来消遣的,但也有很多时候,读小说也能引发人的思考。这个故事今天读起来,是不是也有似曾相识之感呢?

关于“瞒”字,还有一个常用的成语,就是“瞒上欺下”。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成语,所以,前后两个词,也可以掉过来用,写作“欺下瞒上”。当然,也有“欺上瞒下”或者“瞒下欺上”的说法。

不管怎么折腾吧,这里的“欺”和“瞒”当成同一个意思来理解,那就是“欺骗”,“蒙骗”。如果你一不小心把“欺”理解成“欺负”或者“欺侮”,那么,这时候的“欺”是万万不可能和“上”连在一起的,因为“上”不可欺,更不敢欺,可欺敢欺的只有“下”。但是,“上”和“下”都是可以“瞒”的。不过,每个人也必须要知道,“上”和“下”只是相对概念而已,今天你的位置在“上”,明天就可能位置在“下”。所以,还是不瞒不欺为好。

开头用了鲁迅先生的文章,结尾为了前后照应,依然引用先生的文章作为结尾吧。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道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懦,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中国人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 —— 《论睁了眼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