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放大镜原理(1秒钟让爷爷的放大镜失灵)

放大镜

是一种镜面中间凸边缘凹的透镜

家里最熟悉场景

就是爷爷拿着放大镜看报纸了

科学放大镜原理(1秒钟让爷爷的放大镜失灵)(1)

报纸上很多小字看不清楚

用放大镜照一照

靠近报纸的距离越近

会发现呈现字体越清楚

科学放大镜原理(1秒钟让爷爷的放大镜失灵)(2)

当小朋友们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时

不断变化物体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可以观察到镜中成像的变化

科学放大镜原理(1秒钟让爷爷的放大镜失灵)(3)

问题来了?

放大镜什么情况下

都可以把物品呈像放大吗?

今天就让角角带着小朋友

通过一个科学小实验

一秒钟让放大镜"失灵"

科学放大镜原理(1秒钟让爷爷的放大镜失灵)(4)

科学放大镜原理(1秒钟让爷爷的放大镜失灵)(5)

科学放大镜原理(1秒钟让爷爷的放大镜失灵)(6)

科学放大镜原理(1秒钟让爷爷的放大镜失灵)(7)

  • 放大镜 / 螺帽 / 塑料盆 / 清水

科学放大镜原理(1秒钟让爷爷的放大镜失灵)(8)

  • 用放大镜直接观察塑料盆中螺帽,正常放大呈像

科学放大镜原理(1秒钟让爷爷的放大镜失灵)(9)

  • 将塑料盆中倒入大半盆清水,再将放大镜完全没入水中

科学放大镜原理(1秒钟让爷爷的放大镜失灵)(10)

  • 再次观察水中的螺帽,呈像无任何大小变化

科学放大镜原理(1秒钟让爷爷的放大镜失灵)(11)

科学放大镜原理(1秒钟让爷爷的放大镜失灵)(12)

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发现,用放大镜直接观察螺帽,我们发现螺帽“变大”了。当把放大镜放入水中再次观察螺帽,螺帽并没有被放大

科学放大镜原理(1秒钟让爷爷的放大镜失灵)(13)

放大镜属于凹透镜的一种,它必须有一面是向外凸出的,才能产生让物体放大的像。当把放大镜放入水中后,水和放大镜的镜面就融合在一起,没有凸出的一部分,也就看不到放大的像了

搜索关注公众“独角兽的实验室”更多精彩小实验等你来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