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wwdc有产品吗(WWDC特刊iPad)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经尝试过各种不同环境的写作。而 iPad Pro 几户是我最重要的写作工具,我已经记不清使用 iPad Pro 写了多少篇文章,但我清楚的是 iPad Pro 是我用过体验最好的写作工具。所以这一篇文章也不例外,此时我正在高铁出差的路上,从上海到扬州三个小时,完成了这第一篇WWDC 特刊:
iPad Pro 到底是什么?
摇摆之间iPad 是从客厅中诞生的,这是当时在发布第一代 iPad 时乔布斯亲自设下的使用场景。
当时,乔布斯有远见地看到了在智能手机和电脑之间存在的一个缝隙,于是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尺寸更大的 iOS 设备。
自从 iPad 诞生以来,它一直都被认为不过是「大号的iPhone」。因此本质上,它还是一台比iPhone 更好的内容消费设备。毕竟iPhone 是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设备,所以尺寸永远是有边界的。
某种意义上,它是 iOS 生态的延伸,也是对很多非 iPhone 智能机用户的一个选择。尤其是它在价格上几乎只要 iPhone 的一半。就算是到了今天,已经出现最为高端的 iPad Pro ,它的价格也依然遵守着这个规律,入门 iPhone 11 Pro Max 的价格依然要高于 iPad Pro 的价格。
正是以上两点让 iPad 在一开始的几年里都是顺风顺水,iPad 的最终普及甚至是让这四个字母最终成为了平板电脑的代名词。而最后强大的市场份额,让很多安卓类平板几乎不再有反超的机会。但「没有对手」并不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这对应的市场正在失去活性。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很快 iPad 的市场就遇到了瓶颈。
原因无非有二:
1.大号 iPhone 的作用,已经有真正的「大号」iPhone 取代。自从 iPhone 6 Plus 上市以来,大家对于大屏幕这件事已经可以在手机上获得满足。
2.iPad 长久的性能表现,加上内容消费对于性能的要求不高,让很多 iPad 用户基本上没有任何的换机动力,这就出现了很多 iPad 「钉子户」。
但 iPad 这条产品线并不能消亡,于是带着「拯救 iPad 未来」使命的 iPad Pro 出现了。
第一代 iPad Pro 在硬件上做出了几个重要的改变:
有了突破性质的屏幕尺寸,直接来到了和便携笔记本一致的 12.9 英寸。
有了突破性质的硬件延伸,而且有意思的是,延伸有二,分别是:
外接键盘是向传统的靠近,因为键盘还是目前核心的输入设备。但是因为 iPad Pro 的便携属性,所以键盘为便携有着非常多的妥协。
Apple Pencil 是向未来的思考,虽然触控笔这个概念已经存在多年。但是 Apple Pencil 在触控的意义上附加的是「笔」的属性,这很重要,因为这也让 iPad Pro 有了一个「纸」的属性。
这两点也恰好是一个伏笔,因为我们今天对于 iPad 的所有争论其实本质上都源于此。因为这是两个方向,也是 iPad Pro 一直在回答的一个问题:
iPad Pro 的未来是代替传统电脑吗?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而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核心,就是需要软件系统来回答。而如果你在过去的几年里关注苹果的 WWDC ,你就会清晰地意识到,苹果每一次都会对这个问题进行一次回答。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苹果自己大概也并不是一直都很坚定,甚至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自己都在进行着摇摆。
这其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在第一代 iPad Pro 上的电源线是很长的,接近于目前 Mac 笔记本的长度(虽然今天 Mac 笔记本不带延长线以后,也短了不少)。
也就是说,当时苹果认为你的笔记本是横放在桌面上连着电源线使用的,也就是标准的桌面设备。但是后来苹果取消了较长的延长线,并且即使拥有了 USB-C 接口都不愿意支持 U 盘。这就在表明,苹果又没有很肯定这条路线。
而峰回路转,苹果不仅在去年的 WWDC 推出 iPadOS,并开始支持 U 盘,还在今年开始支持鼠标触控,甚至是硬件上推出了 Smart Keyboard 。
也就是说,苹果再次肯定了「桌面」设备的延伸路线。甚至是,再一次直接喊出了:
「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电脑。」
于是,配合着新一代 iPad Pro 的推出,我们似乎又回到了当初的起点:
iPad Pro 的出生就是为了代替电脑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并且 iPad Pro 也不能代替电脑。
但,iPad Pro 也不需要代替电脑。
iPad 和 纸公元前 205 年,中国的蒙恬发明了骆驼毛制成的毛笔,他的发明并没有立即启发中国人写字绘画,而有意思的是,此时中国人已经演化出了多套书法风格。提出这一点是想要说明一个问题:
并不是新技术的出现,让我们的社会出现了变革,而往往是社会变革需要新技术的促进。
也就是说,并不是因为某一个产品出现,改变了社会,而是社会的改变需要某种技术。这一点往往会被很多人本末倒置。即使是造纸,在今天被誉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重大社会技术进步,也是如此。
在造纸术发明以后,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延迟几个世纪才获得普及,并不是造纸术不重要,只是因为不需要。
而在这里引用纸和笔作为案例,也更是对 iPad Pro 这一产品的隐喻,因为在我看来,今天的 iPad Pro 的核心就是现代版本的纸和笔。
我们都很清楚纸张是信息的载体,是文化传播的关键,是人类沿袭经验和知识的重要工具。但其实自始至终,「纸」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是孤立的。因为人类对于沟通和记录的渴望是非常原始的,而且有意思的是,在所有的生物中,人类似乎对于绘画是最为热衷的,任何人出生的时候都会有乱写乱画的渴望。
我们看到的是纸张为我们传递了大量的知识,但是实际上,在纸张出生之前,黏土板曾经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书写材料已经在世界上存在了 3000 年,而后来纸莎草、树皮、羊皮卷,甚至是中国的竹筒等等等,它们都曾扮演着纸张的角色。
而今天,iPad Pro Apple Pencil 似乎就是纸和笔的未来。
首先,从技术上,今天的 iPad Pro 对于书写体验已经获得市场的证明。
一方面是简单的文字书写,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使用 iPad Pro 进行课堂的记录,而且我们明显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这种记笔记的方式。
而另一方面是更加高阶的绘画。如今使用 iPad Pro 绘制插画,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 iPad Pro 完成自己的艺术作品。
而经过文字和绘画的双重检验以后,我们今天完全已经可以坦然地说,iPad Pro 就是属于现代的纸和笔。而如果从这个角度去使用iPad Pro ,你会发现尽是优点。
而这才是 iPad Pro 相对传统的电脑,甚至是包括 Mac 在内的真正优点。
电脑的出现更多是一种「计算革命」,在一开始的计算机雏形上,显示器仅仅是一种辅助设备。但是 iPad Pro 的出现恰恰相反,它本质上核心是那一块巨大且美轮美奂的屏幕。虽然计算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定程度上也扮演着着纸张的角色,但事实是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还是无法摆脱对于纸张的依赖。
因为计算机键盘的输入体验「阉割」了纸和笔中最重要的「记录」部分。正如我们开头所说,人类对于记录是一种原始诉求,文字仅仅是为了高效沟通和传递信息简化而来。但是我们的很多记录并不是只有如此简单的目的。
比如当我们为一件事提供创意时,我们非常喜欢写写画画。我有一个非常切实的感受是,当我想要写作一个文章的大纲时,用笔写写画画远比坐在电脑面前码字写提纲更容易获得灵感。
你可以说这是玄学,但这也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直觉。因为这是我们写在基因里的直觉。我们已经习惯了用纸笔伴随我们的思考,而传统电脑阉割的正是这一部分内容。
但 iPad Pro 通过 Apple Pencil 这种非常高成熟的产品,已经基本上还原了我们书写思考的过程。甚至是,因为电子特性,可以让我们在书写中看到更多可能。我已经无数次听到身边的绘画艺术家说,使用 iPad Pro 最大的便利就是可以不断地尝试各种颜色获得灵感。
而且,幸运的是,苹果并没有把 Apple Pencil 定义为狭隘的「创意工具」。恰恰相反,时至今日,几乎已经全线的 iPad 产品都已经支持 Apple Pencil,虽然有着使用体验的差异,但明显都属于「足够好」的级别。
如果时间调回到 2019 年,我写到这里,你一定会觉得这是一种「强行美化生产力」。这很正常,纵观历史,每一次世界上出现重要的技术变革,基本上伴随的都是质疑和批评。
甚至是包括纸张。
柏拉图就曾经对纸张提出:「它会让人们丧失人性,甚至是变成机器吗?」的拷问,而苏格拉底更极端,他认为纸张上记录的都不是真正的智慧。
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犯了一个错误,技术往往不是达到目的,而是呈现真实的方式。而回到真正的落脚点上:
就像,今天是 2020 年的 6月,过去几个月里,当人类社会突然进入一种独立的单元个体,iPad Pro 这种我们幻想对于纸笔的替代就已经从远景变为了现实。
是 iPad Pro 的出现让社会变得信息传递更加高效吗?不是,是我们的信息传递需要更加高效,所以才出现了 iPad Pro。
未来到底在哪里
我知道,我们想要的更多。
我们不满足于 iPad Pro 仅仅是过去的一个工具延伸,我们更希望它是未来工具的雏形。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于 iPad Pro 有着更多期待的原因。
当我们想要诉说未来,就需要思考现在出了什么问题。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虽然说是过去,但也仅仅是几十年的数字革命)。一款数字设备有两个最为基本的组成条件,即硬件和软件。当然,现在也流行用生态这一词来进行描述。
在硬件上,iPad Pro 脱胎于一块屏幕。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现实,它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科幻电影里,那些生活在未来的人,只拿着一个像纸张一样薄的设备就可以操控战舰甚至是整座城市。
但单纯的一块屏幕只强化了它的内容消费的属性。它缺少合适的内容输入设备,所以在 iPad Pro 诞生初期,苹果就给 iPad Pro 制作了对应的键盘。
需要注意的是,这块 iPad Pro 专属键盘并不是 iPad Pro才出现,而是最早可以追溯到 iPad 的发售初期,苹果就为了 iPad 提供了一块带有卡槽的专属键盘。你可以把 iPad 卡在上面直接码字使用。
伴随着前几个月的妙控键盘的发布,到今天 iPad Pro 已然是市面上最成熟的同时拥有键入输入和书写输入的设备。尤其是在解决了 Apple Pencil 的携带问题以后,iPad Pro 的硬件已经是完成形态。
软件上,iPad 脱胎于 iOS。这是一套以简洁、优雅、高效出名的生态系统。更关键的在于,这套系统的出身本质目的是为了移动设备,这就注定和今天定义的「生产力」相差更远。
而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iPad Pro 都像是被锁在笼子里的怪兽。它在硬件上有着强劲的性能无处发挥。说出来有趣,就在 iPad Pro 这薄薄的机身里,我竟然可以毫无压力流畅播放 H.265 的 4K 视频素材,但是在 MacBook Pro 16 寸上却要风扇呼呼作响。
在 iPad Pro 出现之前的一段时间里,iPad 的生态甚至是进入到了穷途末路。但是在 iPad Pro 出现以后,的确涌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开发者提供了非常棒的生产力工具。甚至是 Adobe 都决定在iPad Pro 上推出完全版本的 Photoshop。
可这还远远不够。想要实现广告上那一句「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电脑」还有很长的生态路要走。但苹果想好了一条捷径,而这条捷径到今天已经颇具雏形。
首先我们要回到去年的 WWDC。对于 iPad Pro 的生态,苹果首先是释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
「独立」
iPadOS,这是去年 WWDC 上苹果为 iPad Pro 系统起的新名字。虽然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营销性质的说法,可能存在,但这并不能否定它的实际意义。
因为当 iPad Pro 的系统从 iOS 中独立出来以后,它才能解放。无论是苹果还是开发者才能放弃智能移动终端的单一思维,从而专注的思考 iPad Pro 这一单独的个体。
事实证明是,目前从苹果的一系列操作来看,它们也是这么做的。U盘的支持和鼠标的加入,看似是对抗 PC 的妥协,但也可以说是一种某种程度上的思维解放。
但这一切仅仅是一种框架,还需要成千上万的开发者用应用生态来填满这一切。但这才是数字设备最难的一环,因为这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
但苹果想要快一点。
于是在去年的,不,不止去年,包括近几年的 WWDC 苹果都在向开发者传递着一个信息:
苹果正在打通 iPadOS 和 macOS 之间的边界。现在的苹果通过 Swift UI 以及 Catalyst 这两个工具让开发者开发的应用可以在 Mac 和 iPadOS 上同时运行。而且这件事随着近几年的准备似乎已经要达到了一个高潮。
不出意外,这个高潮就会出现在本次 WWDC 上,因为就目前的消息来看苹果可能会在本次发布会上公布 ARM 版本的入门 Mac。
当然,就算是没有这款笔记本的硬件。苹果也会大概率会放出一种信号,这就是未来 Mac 笔记本将会使用 ARM 为核心。
如果你不清楚 ARM 所代表着什么,没关系。翻译过来就是,苹果将来会让 Mac 笔记本用上类似iPad Pro 在使用的芯片,并已经提供了一套方式让目前 macOS 上的软件可以快速在这块芯片上运行的方式。
如果这件事一旦促成,那么未来的 iPad Pro 就会拥抱大量从 macOS 转换的应用。因为他们在硬件上,已经是同为一体。
前段时间,有泄漏出苹果已经在开发所谓的 iPad Pro 版本的 Final Cut Pro X 。其实,本质上这都是 ARM 版本的 Final Cut Pro。这就意味着不仅仅是 iPad Pro 可以运行,将来的 ARM 版本的Mac 也可以运行。
这就是 iPad Pro 的未来,它属于未来苹果硬件蓝图的一部分。我们一直在说 iPad Pro 会不会成为Mac,或者是取代所谓的 PC,但苹果的解决方案似乎是:
「我都要」
所谓未来的 Mac 笔记本使用 ARM ,最开心的可能并不是 Mac 笔记本,可能是 iPad Pro。但到那个时候,iPad Pro 和 Mac 笔记本可能已经没有边界。
真正的解放
在我心里,WWDC 很多时候远比苹果九月的产品发布会更重要,因为它是一种向导。苹果需要通过WWDC 和开发者沟通,和用户沟通。对于 iPad Pro 来说,前几年的 WWDC 更像是一种序曲,更多的是对 iPad Pro 过去的一种修正。
而真正大刀阔斧地雕刻,似乎会在 WWDC 2020 上演。
作者 | @Derrick Zhang
编辑 | Nicole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