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白景琦跟谁感情最好(你知道大宅门里白景琦最爱的是谁吗)

大宅门白景琦跟谁感情最好(你知道大宅门里白景琦最爱的是谁吗)(1)

作为大宅门里绝对的男一号,“由来一声笑” 的七爷白景琦,堪称有情义有担当,一身傲骨铮铮响。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不止在事业上积极进取、主动拼搏,感情生活也是丰富多彩,要不怎么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呢?

大家都知道,景琦一生一共娶了四房妻子,分别是黄春、杨九红、槐花、李香秀。娶得多了就有选择,有选择就有厚薄,雨露均沾不过是理想而已。

更有趣的是,四次娶妻,景琦都是被动的那一方。槐花自然不用说,那是白文氏弥留之际做主给予景琦的。另外的三位,或许就有人抬杠,会说那三个明明都是景琦自己主动猎取的。

您说得不错,对于黄春、九红和香秀,景琦确实是主动出击的,但最关键那临门一脚,都是三位姑娘自己踢的。表面上看她们是景琦的猎物,可其实景琦才是最终被猎的那个。

先说黄春

大宅门白景琦跟谁感情最好(你知道大宅门里白景琦最爱的是谁吗)(2)

俩人相识于百草厅回归后的堂会上,黄春女扮男装跟着德国的容神父来道贺,彼时景琦还是少年,也算两小无猜。

黄春当时就是荣神父的丫头,她自己不能随意离开教堂,若景琦不去找她,那两人根本见不到面,所以约会的机会都是景琦创造的。

堂会过后,景琦去教堂找黄春玩儿,刚见第二次面,就“香”了黄春一口,黄春尚且懵懵懂懂。几年过去,黄春成了17岁的大姑娘,已经对景琦暗生情愫。

景琦18了,在道台衙门混了个差使,临上任之前他去告诉黄春。见黄春正低头祷告,便溜到她身旁坐下,也合十祷告:"主啊,保佑黄春找一个好婆家吧!" 已是俊俏少女的黄春见景琦来到身边,又高兴又不安:"讨厌不讨厌,人家这儿祷告呢!"

听说景琦有了差使,她有些惆怅: "那你往后……不来找我了?" "你想让我来么?" 景琦调皮地看着她。黄春眨眨眼,回过头,装作漫不经心地:"不想!听说你们家正给你说亲呢?" "是啊!可说了七八家儿,我一个也没看上。" "是人家看不上你吧?" "敢——!我要娶一个北京城最好看的!" 黄春突然回头看着景琦。景琦:"你不信?" 黄春忙又把头扭回去冷冷地:"那你娶去吧,我要祷告了。" 景琦全不在意地站起身:"那我走了。"转身大步走开。黄春忙站起身:"哎……"景琦已走远了。黄春注视着景琦的背影,良久,才转过身望着耶稣像,思绪纷杂……

这场景,就是尚未捅破窗纸的小儿女,互相打趣试探,为对方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语,或嗔或怒、或喜或悲。

后来闹义和团、八国联军入京,贵武带人烧了教堂,黄春趁乱逃了出来,景琦把她藏到了花园子,又意外被三爷颖宇发现。颖宇要带走黄春,景琦上前挡住:"今儿我告诉你,黄春是我的人了!" ——这相当于侧面向黄春表了白,黄春听罢惊喜地望着景琦。颖宇愣愣地问:"你的人?什么意思?" 景琦道:"什么意思你还不明白?还用我说出来?" 颖宇明白了:"好啊!你就不怕你妈回来?" 景琦:"回来我就娶黄春!"黄春兴奋激动地望着景琦。

当夜黄春就踢了临门一脚。

这一脚,奠定了婆婆承认她的基础——白文氏叹息道:“始乱之,终纳之。这个儿媳妇,我认下了。”

当夜,黄春换上了睡衣,铺好了床—— 上身只穿了一件贴身的肚兜,披着一件睡衣,期待地望着景琦。景琦看得两眼发直,完全没了底气:"我……得……走了!"见黄春痴痴地望着。景琦忙低下头,又忍不住地望了一眼,终于转身:"我走了!"

黄春大声叫:"景琦!" 景琦站住了,慢慢回过了头。黄春轻轻地把外衣拉了下来,怯怯地:"我害怕。" 景琦又低着头走了回来:"那……我再陪陪你!" 他坐到了箱子上。黄春有些失望地坐到床上。

景琦抬眼偷偷地看着黄春。黄春低着头:"陪什么?你走吧!" 景琦:"那……三叔他们要再来呢?" 黄春不耐烦:"快走吧!" "那……你睡吧,我……" 景琦站起,片刻后又坐下了:"我看你睡着了再走!" 黄春忽然生气地:"睡什么睡!有什么好看!走你的吧!"

景琦起身故意地:"我走了!" 黄春大叫:"景琦!" 景琦回过头:"嗯?" 黄春又低下头轻声而又委屈地:"你走吧。"忽然拉起被子躺到床上连头一起蒙住。景琦慢慢走向床。黄春蒙着被子一动不动。景琦边走边说:"我走?上哪儿?我凭什么走?我他妈哪也不去!我不走!我就这儿睡啦!" 景琦一下子把被子拉起钻了进去,两人蒙着头在被子里笑着,闹着,被子翻起了波浪……

两个年轻人内心几番挣扎、欲走还留,青春年少、各自含羞,彼此是对方的初恋,是情窦初开、春心萌动时最初的寄托。

那么景琦爱黄春吗?应该是爱的,只是未必爱得多么深。那个懵懵懂懂、涉世未深的年纪,如果出现在景琦身边的是别的姑娘,景琦怕是也一样会像对待黄春那样展开攻势的。这种爱情,不染世俗,不接地气,不可一世,不计后果,就觉得有情饮水饱。

玉芬把即将临盆的黄春带回了大宅门。这一走,路上会不会有危险?母亲能否允许她留下?生下的孩子是男是女?长得像谁?如果景琦爱他至深,必定会悬着心,第一时间去打听这些消息。

然而,他都做了什么呢?他收了沿河二十八坊,开了黑七泷胶庄,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财主。温饱问题解决了,开始思淫欲。

在酒楼景琦意外撞见了杨九红,立刻为其美貌倾倒,沉迷其中。流连青楼,豪掷万金,不惜为此得罪提督府。玉芬去提督府大牢看他,向他发出了灵魂拷问:“老七,你就不问问家里怎么样了?”这位爷才恍然大悟,自己当爹了,家里还有个媳妇儿呢!彼时敬业都会叫爸爸了。

所以说,黄春能当上七少奶奶,凭的不是景琦的爱,而是“于人海中遇见他,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的运气和“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勇气。

再说九红

大宅门白景琦跟谁感情最好(你知道大宅门里白景琦最爱的是谁吗)(3)

七爷对九红是“始于颜值”,九红对七爷则是“忠于人品”。妓女与嫖客,就这样有了交集。

不过,七爷即便迷恋九红,也只是玩一玩,他绝没有娶她当姨太太的打算。不然当九红赎了身要跟着他时,他不会那么莫名惊诧,那么六神无主。

而九红在认准了七爷后,也毫不犹豫地踢了临门一脚。

她先表明态度:你不要我啊,我就去死。然后夹着小包袱在提督府门口坐了三天三夜。终于得偿所愿。

其实我对九红是既同情又钦佩的。她是个出得厅堂的女人,可柔可刚,如果白文氏没有那么步步相逼,她将会是景琦得力的贤内助。

可惜,不被认可、进不了宅门、女儿被人抢走、当面遭受羞辱、葬礼不让戴孝…… 当这些足以摧毁任何一个女性的不公平待遇落到她头上时,她信任和依赖的那个男人却没有为她说过一句话。

我有时会想,七爷明知道抱走孩子就等于要了九红的命,为什么还坚持愚孝、义无反顾地从九红怀中抢走佳莉呢?想来想去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不管孩子是由奶奶带大还是妈妈带大,都不影响他作为父亲的地位。婆媳之间的争端,不可能和平解决,总要有一方妥协,于是他牺牲掉了九红的权益。

诚然,作为补偿,在九红怀着儿子即将临盆时,他违抗母命放她远走济南——结果却导致了孩子在火车上流产。其实九红在孕中期就提出要走,景琦优柔寡断、一拖再拖,直到九红发狠说“你不让我走,这孩子生下来,我宁可掐死也不让人抱走”, 他才被震慑住,放她去火车站。若九红能早些成行,孩子未必会失去。

也就在这一点上,我才算是看到了一丁点他对九红的爱意。

待到后面,九红试图赶走槐花未果、劲敌又添了香秀,这个可怜的女人终于放下执念,把那争名夺利的心尽皆灰了。

女儿走了,外孙女也走了,男人的心都在香秀身上,九红的晚年何等凄凉。别的不说,就连她哪天去世的,那个男人都不清楚。 他真的爱她吗?

大宅门白景琦跟谁感情最好(你知道大宅门里白景琦最爱的是谁吗)(4)

其他三个妻子景琦好歹还象征性地追过,到了槐花,那完全是母亲塞给他的,没什么感情基础。

白文氏弥留之际,拉住槐花的手,对景琦道:"老七,我不放心你。你媳妇儿身子不好,我看也不是长寿数的人,那位呢,又是那么块料!我做主把槐花给了你,早晚也有个贴心的人儿伺候你……槐花,你今儿就过去。不必办事,今儿就圆房。" —— 这个妻子就这么娶了。

槐花算得上四个人中最惨的一个了,因为生性懦弱,被九红逼迫后一时想不开,竟然上吊死了。

杨九红晚年凄凉,可槐花都没能活到晚年。这位爷对槐花,怕更是谈不到爱了吧?

最后一位是香秀。

大宅门白景琦跟谁感情最好(你知道大宅门里白景琦最爱的是谁吗)(5)

其实景琦与香秀早就彼此有意于对方,原著里多处都曾露出端倪。

比如给景琦绣荷包的场景。香秀不好意思地说:"那荷包儿我早做好了,不敢给您!" 景琦:"为什么?" 香秀:"绣得不好,怕您不喜欢。" 景琦:"给我看看。" 香秀:"不许说不好!" 景琦:"那我喜欢不喜欢都得说好?" 白文氏道:"人家孩子整整绣了一个多月,熬了好几宿,拆了绣,绣了拆的……" 香秀:"哎呀,别说了!"景琦接过荷包故意问:"绣的是什么?"香秀说:"您猜。"景琦便说:"鸭子?" 香秀:"不是。" 景琦:"野鸡?" 香秀着急了:"哎呀,瞎猜,是鸳鸯!" 瞧见没,七爷在香秀面前,仿佛又回到了试探黄春的青春时代—— “爷青回”了。

九红去关外办药,香秀夜夜陪伴景琦用功,两人的感情得以急剧升温。窗纸虽已捅破,景琦却没有娶香秀做正房太太的打算—— 贤妻美妾,一个刁蛮可爱的丫头,收房做妾再适合不过。

然而景琦低估了这个丫头的野心。香秀和槐花都是丫头,有了槐花的前车之鉴,她才不会重蹈覆辙。香秀先想方设法让七爷离不开自己,等对方提出收房时再踢临门一脚—— 抛出要做太太的条件,然后用激将法浇油点火,七爷居然当场就拍了板:“太太就太太!”果然是“被偏爱的有恃无恐”啊!

上位成功之初,香秀尚且不能服众,在宅子里全靠七爷撑场子。但等七爷被关进宪兵队大牢,香秀克服重重险阻、拼劲全力将他救出后,她终于为自己赢得了尊重。另外在对待佳丽、敬业、占元,美子……等孩子的姿态上,香秀也绝对够意思,称得上合格的太太。

新中国成立,香秀认真学习,不甘落后,积极接收新事物。受她的影响,七爷也开始走出宅门,留意外面的世界。后来香秀进了市政协,七爷进了全国政协。

真应了那句话,最好的爱情是势均力敌,共同成长。现在,您明白七爷最爱的是谁了吗?香秀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