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脾胃虚弱的经方(千古脾胃第一方)

大家好,我是米医生

后台经常有读者留言问我:米医生,脾虚怎么办啊?气虚怎么补啊?湿气重怎么除啊?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盒中成药——它既能补气,又能补脾,还能除湿,一个药能解决3个问题。

它是什么呢?

就是四君子颗粒

治脾胃虚弱的经方(千古脾胃第一方)(1)

四君子,被称为千古脾胃第一方,出自《和剂局方》,它是宋代太医局编写的,里面记载了很多有名的方剂。

四君子颗粒就是根据它做的中成药,成分为:党参,麸炒白术,茯苓,炙甘草,辅料为干姜,大枣,蔗糖 。

可以看出,四君子颗粒成分并不复杂,为什么一口气能补脾、补气、除湿,三管齐下呢?

在解方之前,我们先来讲讲,脾虚,气虚,湿重各有什么症状吧。

首先,我们经常说脾主运化,意思是脾负责把我们吃下去的炸鸡,可乐,各种东东消化、吸收、再运输support给五脏六腑。。。

如果一个人脾虚,不能把食物完全运化掉,时间一长自然而然就会出现腹胀、打嗝,胃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一旦脾虚消化不好,气血生化就会不足,人的体型要么消瘦要么虚胖,肌肉也得不到滋养,所以脾虚之人必定四肢无力,肌肉松软。

治脾胃虚弱的经方(千古脾胃第一方)(2)

脾虚久了慢慢血虚也会跟着来,很多女性月经量变少,面色萎黄都跟脾虚脱不了干系。

脾除了消化食物,还负责运化水液,我们喝到胃肠里的水,也要靠脾运化代谢,一旦脾虚就会导致水液在体内停滞,这时候湿气就来了。

如下图所示,湿气重首先会表现在舌头上,舌部肌肉注水太多,舌头就会胖大,舌面上还会有一层厚腻的舌苔。

治脾胃虚弱的经方(千古脾胃第一方)(3)

如果湿气停留在胃肠道,还会有肠鸣音,咕噜咕噜的水声,大便粘马桶,大便不爽。。。

如果湿邪停在经络关节,就会导致关节疼痛,还有白带偏多,也是湿性下流的表现,还有湿疹瘙痒抓出来水,也是内湿在外的表现。。。

所谓气虚——就是五脏之气不足了,很多人躺一天玩手机也喊累,这种人就是气虚的典型代表。

气足的人站如松,坐如钟,气虚的人站不住,坐不稳

治脾胃虚弱的经方(千古脾胃第一方)(4)

气虚的人不止是脾气虚,还会肺气虚。

我们喉部的发音靠的就是肺气,所以气虚的人说话像蚊子叫,有气无力,气虚的人特别怕冷怕风,还会反复感冒。。。

气虚的人大便也是个问题,拉不干净,没有力气把大便推出来。。。

我们要有一个概念:气虚,脾虚,湿重看似是三个问题,其实本质上它们是一个问题,根本的原因在于脾虚。

脾虚了,运化出现问题,食物中的营养不能support五脏六腑,就会导致气虚,脾虚不能运化水液水湿,水湿停留,形成湿气。

治脾胃虚弱的经方(千古脾胃第一方)(5)

所以,只有把脾虚这个问题解决,湿气就会消失,气也会来的。

然后我们再来看解决方案四君子这个方子:

党参是补气的,它最可以补脾气和肺气。

白术不仅可以补气,还可以燥湿,利水,前面说了脾虚之后带来的最直接的就是湿气。

茯苓可以利水渗湿,健脾安神,进一步通过小便把湿气排出去。

最后炙甘草,炙甘草除了有调和诸药的作用,其实它还可以补益心脾之气的。

所以,虽然四君子只有4味药,但是它有补气的,有燥湿的,有健脾的,有利湿的,该有的都有了。

写到这,想到一则医案,曾给周总理治病的岳美中岳老,将四君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竟用四君子汤加一味山药治好了半年不退的低烧。

时间发生在1967年,有一个女孩6岁,患低烧不退半年之久,住在某医院3个多月,凡是西药用来退热的药和方法都用了,但都丝毫无用,最后到岳老所属的儿科求诊,当时岳老认为小儿属于稚阳之体,多脾阴不足,久热更有所耗损,用四君子汤 山药滋脾阴,不数剂而热平。

这样的案子蒲辅周蒲老也记录过,当时他治过一个病人年近七十,低烧8年,自诉开会或烦劳之后必然体温升高,静养不服药体温也能恢复正常。

问题出在哪里?

就是过度疲劳,中气损伤,脾胃之阳不足,脾气不敛,阳气虚则不内敛而外越,以致低烧。解决方案就是补脾胃之气。

好了,最后总结一下

治脾胃虚弱的经方(千古脾胃第一方)(6)

因为肾主藏「精」里的「精」一半来源先天父母遗传给的,另一半就是来源于脾胃运化食物后生产的水谷精气。

脾虚久者必肾虚!

筒子们,对脾好一些就是在照顾肾啊!

治脾胃虚弱的经方(千古脾胃第一方)(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