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黑酸枝与阔叶黄檀(木知识阔叶黄檀)

印尼黑酸枝与阔叶黄檀(木知识阔叶黄檀)(1)

两年来,阔叶黄檀以其根正苗红的出身(《红木》国标黑酸枝类),和较高的性价比而受到很多消费者的欢迎,转为生产阔叶黄檀家具的红木厂家也越来越多,原木和家具销量不断攀升,成为当下红木市场的新宠!

阔叶黄檀,又名“紫花梨”,“紫花梨”属文学名称,与“黄花梨”一样以木质色泽变幻多样,而其主色为紫而命名。为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ilionoideae)黄檀属(Dalbergia)阔叶黄檀(Dalbergia lafifolia)树种之优质心材。

印尼黑酸枝与阔叶黄檀(木知识阔叶黄檀)(2)

主产地为印度(1980年起禁止出口),印度尼西亚(现在国内进口的大多来源于此)及缅甸也有分布。现国家标准《红木》(GB/T18107-2000)中阔叶黄檀(Dalbergia latifolia)树种木材归商品材“黑酸枝”类。

印尼黑酸枝与阔叶黄檀(木知识阔叶黄檀)(3)

黑酸枝红木家具

历史记录

在日本及我国台湾等地习惯将阔叶黄檀称“广叶黄檀”或“广叶紫檀”,在广州木业界,阔叶黄檀树种木材(Dalbergia atifolia)又有“油酸枝”之称谓(广州地区习惯上称黄檀属树种显心材者为“香枝”或“酸枝”)。

在旧家具行业及收藏界,与另一种颜色较浅偏红似“黄花梨”的进口木材(即印度黄檀Dalbcrgia sisso)都统称为“印度红木”(此类木材所制作的古典家具年份一般较早,民间常以收藏品为珍品)。

印尼黑酸枝与阔叶黄檀(木知识阔叶黄檀)(4)

1997年,中国林科院木材研究所杨家驹先生为制定《红木》国家标准到红木家具厂收集木样。在走访采样过程中,发现上海艺术品雕刻厂内有“紫花梨”原木库存。那紫花梨到底是哪种木材,当时很少有人知道。

印尼黑酸枝与阔叶黄檀(木知识阔叶黄檀)(5)

黑酸枝阔叶黄檀

据介绍,此类木材锯料时有香味,浮水,板面初为浅黄褐带深紫色宽条纹,日久变为紫褐色,有光泽,材性稳定不开裂,并具花梨的特征,所以俗称紫花梨。后经取样对比,确认紫花梨便是阔叶黄檀树种。据该厂相关人员介绍,进口这批阔叶黄檀为50年代末期,以后就没有再进口过。

德国学者古斯塔夫·艾克著《中国花梨家具图考》时,将被称为印度花梨木的木材作对比后结果也是阔叶黄檀,由此可见50年代末期进口的这批木材并不是首次进口,在这之前便已经有用阔叶黄檀来制作家具的历史了。

印尼黑酸枝与阔叶黄檀(木知识阔叶黄檀)(6)

2007年,距上世纪50年代末最后进口这批阔叶黄檀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阔叶黄檀这种木材再次被红木家具生产厂家所使用,但为数甚少。

2007年年底,阔叶黄檀开始被仿古家具厂商关注,并有部分企业尝试使用。随着红木家具厂家大量使用此种材料,加之产地国家的限制出口,这种木材的价格已经呈上升趋势。

印尼黑酸枝与阔叶黄檀(木知识阔叶黄檀)(7)

木性报告

阔叶黄檀的主产地为:印度,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西部,属《红木》国标五属八类里的黑酸枝类,所以市场上也俗称印尼黑酸枝。

印尼黑酸枝与阔叶黄檀(木知识阔叶黄檀)(8)

木材特征:阔叶黄檀树径多在20-40厘米间;边材2-4厘米厚;树多弯曲,多分杈;树表常见1-5厘米长、1厘米宽小死结,被人形象地称为“老虎抓”;树心多开裂;有少量树木存在空心;锯末、新切面有酸味;心材耐腐、无虫蛀。

木材材色:心材多紫褐色、紫红色,少量黄色、黑色或紫色条纹、墨绿色条纹;原木砍伐后,端头如未及时封蜡,常温下会由两端向内颜色变深;木材在阳光下暴晒,颜色可变淡。

印尼黑酸枝与阔叶黄檀(木知识阔叶黄檀)(9)

木材结构:结构略细,纹理交错,具生长轮花纹。木材有光泽。弯曲强度、抗压强度高,抗震性能中等,耐用性好,蒸汽弯曲性能好。

密度跨度区间较大,气干密度(12%含水率):0.75--1.04克/立方厘米(红木国标规定的黑酸枝标准为气干密度大于0.85克/立方厘米)。

印尼黑酸枝与阔叶黄檀(木知识阔叶黄檀)(10)

辨识:木块在酒精中浸泡,酒精呈紫红色。

目前,由于印尼政府的产业发展需要和出口政策,该国目前已限制原木出口,所以近几年出口到我国的阔叶黄檀商品材主要是板枋材和六柱形材。

印尼黑酸枝与阔叶黄檀(木知识阔叶黄檀)(11)

主要用于制作红木家具、乐器(吉它、小提琴指板、钢琴体等)、刨切装饰单板、高级车辆镶嵌板、室内装饰高级隔墙板和装饰木地板,属高级家具及装饰用材之一。 在红木家具行业中,阔叶黄檀主要用于仿古家具和高级卧房、书房家具等红木家具的制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