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无二的魔幻大都市(从东方巴黎到)
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离不开大力提升城市软实力。不论是从国际文化大都市演进的历史和潮流来看,还是从上海城市发展的经验和趋势来看,传承城市文脉、创新都市空间,打造标识符号、打响城市品牌,以文化创意持续锻造城市软实力,可以说是提升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建设文化创意高地」
生动展示——
许多诞生于大都市的文艺作品,或具有时代引领和创新价值,或以城市空间、符号为创作背景和场景,或展现城市价值观和时代精神,是城市软实力直接而生动的体现。
在数字化时代,上海以创新创意创业的氛围,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青年才俊,创造了虚拟现实、交互娱乐、数字文博等新作品和新体验,展示了与时俱进的创造力。
行业基石——
区别于一般城市,国际大都市往往是复杂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协同空间,文化创意投入产出规模化,生产复杂度高,产业协调机制成熟。换言之,国际大都市大多具有发达的文化创意产业,如纽约的视觉艺术、广告传媒、表演、音乐,巴黎的时尚时装、电影、音乐等。
从2011年开始,上海将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合并为文化创意产业,包括出版、艺术、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网络信息、时尚创意等多个领域。公开数据显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在2019年实现增加值4970.97亿元,占GDP比重达13.03%。预计到2030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比将达到18%左右,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创意集群——
好莱坞的电影业、纽约的广告业、伦敦西区的演艺业、东京的动漫业、巴黎的高级定制业等,都是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布局的高等级节点,也是城市品牌的重要组成。
基于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先发优势,以及广阔的经济腹地,上海在漕河泾、张江、新虹桥等区域集聚了美团点评、拼多多、携程、饿了么、盒马、小红书、叮咚、莉莉丝、米哈游等食住行购娱领域的一众标杆企业,逐渐成长为展现上海城市能级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构建文化创意场所」
文化遗存——
从发展经验来看,国际大都市的内城空间景观,不论是居住还是商业设施,都有雷同趋势。城市的真正特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历史遗存上。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建筑的保护,是大都市发展的一条红线,是保护不可估价的城市叙事载体。
近年来,上海进一步加强对历史文脉的保护。漫步上海街区,水乡古镇、“十里洋场”、红色历史、工人新村、现代建筑脉络清晰。更可喜的是,众多历史特色建筑正在变身成为市民空间,如读书和文化相得益彰的思南公馆、与周边格调融为一体的黑石公寓等。
城市的历史特质,以活泼生动、平易近人的方式展示在市民和游客眼前。“里弄小巷石库门、梧桐树下小洋房”的气质,夹杂在前沿现代的“天空之城”中,讲述着上海的魅力与品质。
上海博物馆推出“鼎”食系列雪糕。蒋迪雯摄
产业记忆——
由腾空的厂房、仓库、码头、民居等转化而成的文化创意园区,是城市从工业向后工业转型的历史见证。目前,上海文创园区数量超过500家,官方认定的市级园区共149家。其中的不少园区,不仅是实现空间更新的典范,还成为市民休憩、游客打卡的热门目的地,如田子坊、上生新所等。
类似的文创园区封存了工业历史记忆和产业转型记忆,让“工业锈带”变为“生活秀带”“文化绣带”,展示了新的产业形态和生活方式,以更为时尚和友好的方式助力城市软实力提升。
标识创新——
城市空间规划和建筑设计,作为城市的形与神,直观展示着城市的发展、风格和精神。随着大规模兴建的逐步完成,商业和美学的结合正在成为空间标识能级的关键所在,空间本身成为可消费的文化产品。这种类似迪士尼运营风格的美学潮流、水准、复合度,直接展现了城市发展水平,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在文化设施兴建、商业空间更新方面表现突出,展示了大都会的禀赋特征。近年来,在商业和文化融合方面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系列景观,又不断登上城市舞台。其中,云中书店、油罐艺术中心、深坑酒店等,成为别具特色的新文旅符号。
上海领时代潮流之先、创都市独特风格,通过提升新地标的辨识度,进一步引领潮流,增强了城市吸引力。
「提炼文化创意符号」
一些国际大都市都有广为人知的民间别称,如纽约的大苹果、巴黎的浪漫之都、罗马的永恒之城。
上海是海外学术文献研究最多的中国城市之一,也是海外文艺作品中描述最多的中国城市之一。作为具有海外认知度的国际大都会,加之硬实力带动软实力以及软实力的持续积累,上海有理由从“东方巴黎”等称呼窠臼中走出来,让“魔幻之城”的鲜活形象在新认知体系中不断得到讨论与提炼。
另外,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国际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亚洲演艺之都、全球电竞之都、网络文化产业高地、创意设计产业高地等定位和目标,与重文明、重信用、重规矩的城市文化特质积淀起来,有望为上海创造新奇迹、展现新气象提供更为强大的动力。
总之,以文化创意推动上海软实力发展,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需要抓住文化作品、创新创意、历史文脉、城市设计、文化底色、文化符号等重点,既彰显国际大都市发展实力,又体现上海神韵魅力,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 王慧敏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科技创新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王兴全)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夏斌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来源:作者:王慧敏 王兴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