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博士临终遗体捐赠(贵州一航空技师去世并捐献出遗体)

从参加工作至退休,遵义一位老人30多年来一直从事战斗机及其他飞机修理、检测工作。10月9日,这位老人不幸离世,并作出令人钦佩之举:按照生前遗愿,在遵义市红十字会的见证下,他将自己的遗体捐给医学事业。

汇川区上海路一栋老旧的房子,是这位老人程俊良生前的家。家中摆设十分简陋、陈旧,但收拾得很干净。妻子詹道平拿出一堆证件、荣誉证书,思绪又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

女博士临终遗体捐赠(贵州一航空技师去世并捐献出遗体)(1)

女博士临终遗体捐赠(贵州一航空技师去世并捐献出遗体)(2)

享年82岁的程俊良老人,原籍四川巴县。1956年,程俊良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技师学校飞机装备钳工专业毕业,并到渤海之滨的大连从事航空器械维修工作。

1960年,根据国家建设需要,程俊良来到遵义,在解放军第5707工厂继续从事飞机维修工作。有不少从昆明军区送来的战斗机,都是由他修理的。

和程俊良一起工作过的同事说,程俊良的技术非常棒,每架飞机经过修理准备出厂前,都要由他检测性能是否过关,确认万无一失后方可出厂。

工作中技术娴熟、认真严格,生活中的程俊良说话和气、为人低调,从不与人争功。198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工程部给他颁发从事空军航空修理30年的证书,以肯定他30年来的付出。1998年,老人退休。

程俊良的婚姻并非一帆风顺。上世纪70年代末,他与前妻离异,一个人带着两岁大的孩子,既要上班又要管娃,十分辛苦。

女博士临终遗体捐赠(贵州一航空技师去世并捐献出遗体)(3)

1980年,经人介绍后,程俊良与比他小10多岁的詹道平重新组成家庭,但二人并未生育。几年前,已成家的儿子又因突发脑溢血致残,让老人精神上备受打击。

2012年,程俊良、詹道平夫妇萌生了捐献遗体器官的想法。詹道平说,当年,夫妇二人就成为遵义市首批遗体捐献志愿者。

去年,身体一向健康的程俊良被查出患有前列腺癌,并转移至骨髓。感觉时日无多,二人再次想到了当初登记捐献遗体的承诺,并与遵义市红十字会取得联系,决定去世后捐献遗体。

女博士临终遗体捐赠(贵州一航空技师去世并捐献出遗体)(4)

10月9日晚,程俊良老人安详地离世。次日,妻子按他的遗愿,将遗体捐献给遵义医科大学,做医学研究。“他要求不开展任何形式的追悼活动。”詹道平说。

10月12日,遵义市红十字会相关人士来到老人家中看望慰问。程俊良生前所在单位的老同事、离退休办的相关工作人员也来到他的家中,向老人作最后的告别。

据遵义市红十字会相关人士介绍,遵义市自2012年开始遗体器官捐献工作,目前全市注册登记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人数达9000余人,成功实现器官捐献的165例,捐献器官486枚、眼角膜38只、遗体捐献31例(包含程俊良老人所捐遗体),挽救了486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让38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黄宝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贵阳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