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里的山水风景(跟着古诗去旅行)

唐诗里的山水风景(跟着古诗去旅行)(1)

一山一水一崖洞,一石一峰一溪云,暮春时节的江南,万物生长,千山叠翠,微微的雨,让我的江南之行充满了诗情画意,来到浙江台州的神仙居,站在山峰之上,凭栏远眺,云雾流淌在群山之间,近处的松树也愈发显得青翠了。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这是当年诗仙李白游览神仙居的时候,看到神仙居的风景,有感而发,写下的千古名句,神仙居 古名天姥山,春天的时候来到这里游玩,一场雨后,看到的风景会更美,微风拂面,对云长啸,神仙居的美,就是我梦中曾经出现过的仙境。

唐诗里的山水风景(跟着古诗去旅行)(2)

说到台州的神仙居,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说过,可是说到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古诗,大部分都可以脱口而出背出几句,古诗中的天姥山,就是如今的神仙居,位于浙江东南部,景区东连临海、黄岩,南接永嘉,西邻缙云。

春天万物复苏,南方的风景一派欣欣然的气息,这时候来拜访这座浙东南名山,正是最美的时节。

唐诗里的山水风景(跟着古诗去旅行)(3)

神仙居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古代名山,又因为特殊的地貌,被越来越多的旅游爱好者关注,整个神仙居地质构造独特,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流纹岩地貌集群, 景区可以南北两侧,我们上山的话,可以有两条路线选择,都可以乘坐索道上山。

神仙居是江南峡谷风光,我来的那一天正好下起了小雨,虽然爬山的过程中会觉得拍照有点难度,可是正因为下雨,山谷之间的云雾流淌,如梦如幻,反而给了我意外的惊喜。

唐诗里的山水风景(跟着古诗去旅行)(4)

这次来到神仙居,我是从北海索道上山的,如果时间充裕,喜欢爬山的话,也可以自己爬上来,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三个小时。

从索道上来之后,神仙居的美景就在云蒸霞蔚的高空栈道上观赏,整个景区有六条道路,分别是菩提道、般若道、因缘道、观音道、飞鹰道与无为道。

唐诗里的山水风景(跟着古诗去旅行)(5)

沿着蜿蜒曲折的观景步道一路前行,整个神仙居的风景真的是一步一景,在最佳观景点都有突出的观景平台,可以更好的欣赏到千锋林立的壮观画面,神仙居的特点就是岩奇、瀑雄、谷幽、洞密、水清、雾美,大自然的气象恢弘在这里发挥的淋漓精致。

喜欢摄影的朋友,来到神仙居游览,可以带上长焦镜头,我们站在观景台上俯瞰,长焦镜头往往可以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发现。

唐诗里的山水风景(跟着古诗去旅行)(6)

走上索道之后,站在观景台远眺,会发现,我们上来的索道就穿行在云雾之中,神仙居的海拔其实并不算很高,主峰米筛浪,海拔1382.4米,可是看起来却十分的陡峭险峻,也跟这里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有关系,云雾缭绕的群峰,看起来险峻又梦幻。

唐诗里的山水风景(跟着古诗去旅行)(7)

身处大自然中,面对着巍巍青山,我们往往会产生一种渺小感,神仙居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壮阔,经历了漫长时光的沉淀。

神仙居是一座天然博物馆,因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火山流纹岩地貌典型,这里的一山一石都记录了亿万年前的一座复活型破火山演化的历史。

唐诗里的山水风景(跟着古诗去旅行)(8)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一句: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用诗人的夸张手法,描述了自己在游历神仙居的时候,遇到的壮观风景。

李白穿着木屐,走在直上云霄的山间小道上,当他爬到半山腰就看到从云海上升起的太阳,这样的感觉,我觉得如果喜欢旅行喜欢摄影的人,都会遇到过,大自然带来的感动,往往不经意带给我们心灵深处的感动。

唐诗里的山水风景(跟着古诗去旅行)(9)

江南的暮春,时晴时雨的天气,都让我的这次神仙居之旅充满了惊喜,山间步道的景色,随着自然风光的转换,呈现出来的景观也不尽相同。

唐诗里的山水风景(跟着古诗去旅行)(10)

神仙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古代的时候,神仙居地处古越腹地,和越王勾践有着难解之缘,如今的景区内,还有“勾践试剑石”和仙居境内众多勾践传说遗迹互相印证,对于考证越国历史颇有补益,喜欢历史的朋友来到神仙居旅游可以留意一下。

唐诗里的山水风景(跟着古诗去旅行)(11)

神仙居让人觉得神秘的地方,还因为这里有一个千古之谜,云雾缭绕的千仞绝壁之上,大约800米的高度,有一个宽约 40米,长约50 米的长方形崖面,这个崖面上布满了人工镌刻的日纹、月纹、虫纹、鱼纹等奇异图案符号,无意间被人们发现之后,成了一个至今尚未解开的谜团,山崖上的这些符号头粗尾细,形似蝌蚪,别人们称为蝌蚪文。

唐诗里的山水风景(跟着古诗去旅行)(12)

早在很遥远的晋代时期,人们无意间发现了山崖上的蝌蚪文,并开始尝试破解此文,但迄今无人能识,这个古人留下的谜团,让我想到了广西崇左的花山岩画,春秋时期,古人在广西崇左高高的悬崖峭壁上,留下一幅幅神秘古老的蛙人图腾,红色的人物、简单勾勒的铜鼓,无语的传达着埋藏在岁月长河中的故事。

神仙居崖壁上的蝌蚪文就类似广西的花山岩画,虽然表现形式不同,隔着遥远的时光,古人当年是出于怎样的目的,采用了什么方式爬上了高高的悬崖,刻下至今无法猜透的石刻,实在让人费解。

唐诗里的山水风景(跟着古诗去旅行)(13)

凭栏远眺,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微风拂面,云海翻涌,很多美景,我们只有在真正走进来的时候,才会明白是什么样的感觉。

唐诗里的山水风景(跟着古诗去旅行)(14)

古往今来,神仙居的美景,吸引了无数的文人骚客,从春秋战国、汉晋、唐宋、一直到明清,历朝历代都留有人文的余音,最有名的自然是李白当年写下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用夸张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山水仙境。

诗句中的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也许李白来神仙居的时候,就是一个微雨的早晨,云雾缭绕在群山之间,又看到了唯美的云海日出,所以诗人有感而发,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篇。

唐诗里的山水风景(跟着古诗去旅行)(15)

神仙居的风景,每一个观景台都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修筑在陡峭的崖壁上那些步道,走动的人群,远处观望,惊险极了。 神仙居作为仙居山水文化集大成者,最早的人文曙光可以追溯夏禹时代,神秘的原始气息,自然风光的壮阔,是人们喜欢来这里的主要原因。

唐诗里的山水风景(跟着古诗去旅行)(16)

神仙居标志性景点观音峰,在云雾之间清晰可见,整个观音峰高919 米,形态酷似双手合十的南海观音,我们可以看到观音正在口诵佛咒,在茫茫苦海中,凌波引航,普度众生,很多游客来到神仙居,就是为了一睹真容,虔诚膜拜。如果看一次日出,观音峰会更加好看。

唐诗里的山水风景(跟着古诗去旅行)(17)

神仙居的美景四季都可以欣赏, 春日绿意盎然,夏日云雾弥漫,秋日层林浸染,冬日辽阔苍茫,四季美景各有特色,如果想拍摄到云雾缭绕的画面,几率最大的可能性是七八月的时候,我这次虽然是四月来的,因为刚刚下了一场雨,所以很幸运,看到了大诗人李白诗篇中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的唯美画面。

唐诗里的山水风景(跟着古诗去旅行)(18)

时晴时雨的天气,烟雨迷蒙的风景,葱茏的绿树在迷雾中有着朦胧的美,对面的青山虽然看的不是很分明,却更添了几分诗意,这样的春天,穿行在如诗如画的风景中,心情也格外轻松。

唐诗里的山水风景(跟着古诗去旅行)(19)

神仙经如梦如幻的美景,也吸引了很多电影电视剧前来拍摄, 当年很火的《天龙八部》剧组,在仙居神仙居等景区进行为期一个多月30多场戏的拍摄。

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电影,例如《神话》、《新笑傲江湖》、《轩辕剑》、《追鱼传奇》、《兰陵王》等都曾经在神仙居这里取景,熟悉这些电影的小伙伴,可以来找一下自己熟悉的画面。

唐诗里的山水风景(跟着古诗去旅行)(20)

最近这几年,我的旅行,会给自己寻找一个主题,譬如跟着电影去旅行,跟着故事去旅行,有了这样的主题,我们旅行的过程中,看到电影或者故事中出现的场景,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这次神仙居旅行,我从早上八点,在一场雨中开始我的旅行,走过原生态的山间小路,坐索道上车后,欣赏雨中的山峦叠翠,云雾流淌。

唐诗里的山水风景(跟着古诗去旅行)(21)

神仙居的观景台很多,我们是从北海上山,环游神仙居一圈后,从南海下山,整个游览过程用时3个小时。 神仙居风景区分成八大景,即西罨慈帆、画屏烟云、佛海梵音、千崖滴翠、犁冲夕照、风摇春浪、天书蝌蚪、淡竹听泉八景,这八大景各具特色,不类他处,是名副其实的桃源仙境

唐诗里的山水风景(跟着古诗去旅行)(22)

神仙居的南天桥,把相距一百多米的山崖连接起来,天堑变通途的感觉,看起来十分神奇,走在上面,胆小的人估计是有点害怕的,脚下是万丈深渊,两边是巍巍青山,南天桥是神仙也不曾走过的呢。

唐诗里的山水风景(跟着古诗去旅行)(23)

神仙居旅行有两个索道,如果你从南门索道上,一路走过来,再从北门索道下山,走的路基本都是一路下坡。相反,如果是北门上来的,要从南门下去,那么其实你的路线是一路向上爬的,想来神仙居游玩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

唐诗里的山水风景(跟着古诗去旅行)(24)

看着小朋友飞奔在南天桥上,可以感受到她的快乐。

我们在神仙居游览的时候,可以看到沿途有很多精彩的海报展示,图片上的画面,来自于2014年,“首届中国·神仙居全球扁带大师赛”落地中国神仙居,来自国外和中国的扁带选手们第一次将扁带架在了神仙居观音峰旁的山峰之间。

唐诗里的山水风景(跟着古诗去旅行)(25)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跟着李白的诗漫步神仙居,感受大自然的云蒸霞蔚,我行走在绿里,行走在云里,行走在神仙居的神话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