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朝古都古建筑(古都南京遗存的学府建筑)

来源:金陵晚报原标题:韶韶南京遗存的各具特色的学府建筑,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南京六朝古都古建筑?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南京六朝古都古建筑(古都南京遗存的学府建筑)

南京六朝古都古建筑

来源:金陵晚报

原标题:韶韶南京遗存的各具特色的学府建筑

早在1900多年前南京就开始有了学校。古往今来,几经兴圮,在这里留下众多风格各异的学府建筑:既有古朴庄重、充满沧桑的古代学府,又有美观适用、布局合理的现代学校。它们中西辉映,各领风骚,成为古城南京的一道极其高雅优美的风景线。

气势恢宏的朝天宫学府

据史书记载,清同治四年(1865年)八月,两江总督李鸿章拟迁建江宁府学。于是命江宁知府涂宗灜采海外之大木,购景德镇之琉璃瓦,择吉动工。后历经李鸿章、马新贻、曾国藩三任总督,耗时六年,至同治十年(1871年)始竣。建成后的朝天宫江宁学府,中文庙,东学府,西卞祠,结构严谨,金碧辉煌。四周宫墙环绕:正南宫墙外照壁上砖刻“万仞宫墙”四个大字;墙内泮池,有二涵洞通运渎,故历旱不干。东西两侧分别辟牌坊式宫门,东曰:“德配天地”;西额:“道贯古今”,乃曾国藩手迹。学宫正门为棂星门,三开间木结构牌坊建筑。穿前庭数十步为大成门,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过中部庭院即至大成殿。大成殿开面七间,46.3米,进深18.76米,斗拱飞檐,气势恢宏。全部建筑共占地七万多平方米,是中国江南宫殿式建筑的重要范例。

前庙后学的夫子庙县学

清同治八年(1869年),上元、江宁两县知县,共议效法江宁府学规模,在明应天府学旧址,建上江两县学于秦淮水北之夫子庙。县学以秦淮河为泮池,池北为石栏,栏北为通衢,道旁立“天下文枢”坊。坊西有六角形“聚星亭”,坊东为四方形“思乐亭”。过街北棂星门石牌坊即为大成门。大成门内有东西两庑,越庭院再北,即为大成殿。殿东小门通后苑,苑中街西为县教谕、训导二署,三间五进。殿北为“明德堂”,堂前树“东南第一学”门坊。明德堂后为“尊经阁”,阁之东西为“尊经书院”。阁后卫山上,有“敬一亭”。前庙后学,祭祀与学府融于一体,是典型的仿宫殿式建筑。

异国情调的汇文书院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博罗教士,在南京干河沿会址创办汇文书院。清宣统二年(1910年)与宏育书院合并,改名金陵大学堂,其中学堂更名为金陵大学附属中学及金陵中学等名称。1937年学校一分为二,去四川万县一部为万县中学,留守的先后称鼓楼中学、同伦中学、金陵中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万县中学迁回南京,与金陵中学合并,恢复校名金陵大学附属中学。1951年金陵大学附属中学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附属中学合并,改称为南京第十中学,1988年百年校庆时,恢复金陵中学名称。其校内的钟楼,乃南京现存外国基督教会建造的学校建筑中最早实例,且为金陵中学建筑群之中心。钟楼中部有一钟塔,原为五层,后改成四层。钟亭四个砖柱支承,四面敞开,中置一大铜钟。其中,礼拜堂采用欧美乡村小教堂模式,波形铁皮瓦,扶壁砖墙柱,充满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

传统建筑风格的金陵大学

博罗教士还在鼓楼广场西南部择地2340亩,创办了南京历史上最早的一所教会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大学是由1891年创立的基督书院和1894年创立的益智书院合并的。1906年,益智书院高年级并入基督书院,定名为宏育书院。后经反复协商,宏育书院于1910年并入汇文,定名为金陵大学。金陵大学代表性建筑大致建于1915年至1936年间,占地160万平方米。有塔楼,东、西教学楼,小礼堂,图书馆等。多数为美国建筑师司马设计,陈明记营造厂建造。采用中国北方传统建筑形式,歇山顶筒瓦,高脊青墙,素灰勾缝。1992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古典风格的三江师范学堂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两江总督张之洞创建三江师范学堂于北极阁鸡笼山南麓。未几,更名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05年,李瑞清接任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监督之职。在他的主持下,两江师范学堂规模日益扩大,设置理化、农业博物、历史舆地、手工图画等4科,共10余班,有学生千余人,主要培养中小学教师。学堂开设的科目中也有经学、伦理等科目。民国十年(1921年)改为国立东南大学,乃南京最早建立的国立综合大学。1927年扩建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2月改称江苏大学,同年5月改名国立中央大学。校内主要建筑均为1920年以后建造,三江师范学堂之建筑今皆不复存矣。原国立中央大学保存至今的建筑尚有:体育馆、图书馆、江南院、金陵院、生物馆、梅庵等,分别为杨廷宝、李宗侃等人设计、上海三合兴营造厂施工,于1922年至1933年之间陆续建成。校园面积3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万多平方米。建筑风格大部分为西方古典形式,素雅匀称,体现了当时的建筑风貌。

气氛肃穆的金陵神学院

清宣统三年(1911年),美国基督教南北长老会所办的圣道书院,与美以美会创办的圣道馆及基督会圣经学校合并,选新街口西北大锏银巷十三号成立金陵神学院。翌年,金陵女子神学院亦成立于金陵神学院南侧300米处,现名金陵协和神学院,至今保持完好的学院建筑有圣道大楼和两栋学生宿舍楼。圣道大楼为学院中心建筑,坐北朝南,立面对称,建筑平面布局成十字形。面积1560平方米,砖木结构,主体二层,中间局部三层,迎面入口处为一排连续拱券顶柱式门廊。门厅两边为内走廊,教室与布道堂分列内廊两侧。建筑物北立面底层中间,建有一座布道堂,与大楼门厅走廊相连。布道堂正面为木制圣坛,圣坛上放置一座金色十字架。室内装饰简洁,门窗贴脸及地板踢脚线均用黑色油漆,与白色墙面形成强烈对比,气氛肃穆,为欧洲罗曼式教堂风格,是中国目前唯一的基督教神学院。

造型古朴的金陵女子大学

民国四年(1915年),美国基督教会、长老会、浸礼会、卫理公会、圣公会和英国伦敦会等七家教会共同创办金陵女子大学。校址最初选在南京绣花巷李家花园。民国八年(1919年),德本康夫人前往美国筹集资金,于民国十年(1921年)在南京陶谷新村(今宁海路西侧)购地建校。校园建筑由美国建筑师墨菲·亨利·基拉姆及其助手吕彦直共同设计,陈明记营造厂建造。民国十二年(1923年)竣工,建有七幢宫殿式建筑。分别是金陵女子大学会议楼、科学馆、文学馆和四幢学生宿舍。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图书馆兼院办公室及大礼堂兼音乐系楼两幢建筑完工,使校园形成东西轴线,平面对称的布局。以美国史密斯女子大学捐款建造的金陵女子大学会议楼为中心建筑,构成一个大型的四合庭院。中央为一宽大草坪,会议楼西面为天然池塘,两幢宿舍楼分别列于池塘南北,各楼之间有中国古典式外廊连接。校园占地面积28.2万平方米,把中国古典建筑形式的美学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孔繁敖 参考资料:《石城漫游丛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