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科普知识(环保科普小课堂)

进入夏季,人们的用水量大大增加。作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你了解它吗?

一、什么叫水体污染

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水体具有自净功能,当进入水体的有害物质的数量在允许范围内时,水体能够通过自身的修复消除污染物的影响;而当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时,就会使水体出现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水体中的污染物主要通过各种废水的排放和自然降水等途径进入水体。

二、造成水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有

(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

(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

(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而造成的农田污水;

(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

(5)森林砍伐,水土流失;

(6)因过度开采,产生矿山污水。

三、水污染来源及危害

(1) 死亡有机质:

来源举例: 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 造纸污水, 农业污水, 都市垃圾

危害:

· 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气, 危及鱼类的生存。

· 导致水中缺氧, 致使需要氧气的微生物死亡。而正是这些需氧微生物因能够分解有机质, 维持着河流, 小溪的自我净化能力。它们死亡的后果是: 河流和溪流发黑, 变臭, 毒素积累, 伤害人畜。

(2)有机和无机化学药品

来源举例: 化工, 药厂排放, 造纸、制革废水, 建筑装修, 干洗行业, 化学洗剂, 农用杀虫剂, 除草剂

危害:

· 绝大部分有机化学药品有毒性, 它们进入江河湖泊会毒害或毒死水中生物, 引起生态破坏。

· 一些有机化学药品会积累在水生生物体内, 致使人食用后中毒。

· 被有机化学药品污染的水难以得到净化, 人类的饮水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

(3)磷:

来源举例: 含磷洗衣粉, 磷氮化肥的大量施用

危害:

· 引起水中藻类疯长。因为磷是所有的生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元素。自然界中, 磷元素很少。人类排放的含磷污水进入湖泊之后, 会使湖中的藻类获得丰富的营养而急剧增长(称为水体富营养化)。

· 导致湖中细菌大量繁殖。疯长的藻类在水面越长越厚, 终于有一部分被压在了水面之下, 因难见阳光而死亡。湖底的细菌以死亡藻类作为营养, 迅速增殖。

· 致使鱼类死亡, 湖泊死亡。大量增殖的细菌消耗了水中的氧气, 使湖水变得缺氧, 依赖氧气生存的鱼类死亡, 随后细菌也会因缺氧而死亡, 最终是湖泊老化、死亡。

· 可对热带地区的海滨水域造成与上述情况相似的水体富营养化的威胁。

(4)石油化工洗涤剂

来源举例: 家庭和餐馆大量使用的餐具洗涤灵

危害:

· 大多数洗涤灵都是石油化工的产品, 难以降解, 排入河中不仅会严重污染水体, 而且会积累在水产物中, 人吃后会出现中毒现象。

(5)重金属 (汞, 铅, 镉, 镍, 硒, 砷, 铬, 铊, 铋, 钒, 金, 铂, 银等):

来源举例: 采矿和冶炼过程, 工业废弃物, 制革废水, 纺织厂废水, 生活垃圾(如电池, 化状品)

危害:

· 对人、畜有直接的生理毒性。

· 用含有重金属的水来灌溉庄稼, 可使作物受到重金属污染, 致使农产品有毒性。

· 沉积在河底, 海湾, 通过水生植物进入食物链, 经鱼类等水产品进入人体。

(6)酸类: (比如, 硫酸)

来源举例: 煤矿, 其它金属(铜, 铅, 锌等)矿山废弃物, 向河流中排放酸的工厂。

危害:

· 毒害水中植物。

· 引起鱼类和其它水中生物死亡。

· 严重破坏溪流, 池塘和湖泊的生态系统。

(7)悬浮物:

来源举例: 土壤流失, 向河流倾倒垃圾

危害: 降低水质, 增加净化水的难度和成本。

现代生活垃圾有许多难以降解的成分, 如塑料类包装材料。它们进入河流之后, 不仅对水中生物十分有害(误食后致死), 而且会阻塞河道。

(8)油类物质:

来源举例: 水上机动交通运输工具, 油船泄漏

危害: 破坏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 使渔业减产。污染水产食品, 危及人的健康。海洋上油船的泄漏会造成大批海洋动物(从鱼虾, 海鸟至海豹, 海狮等)死亡。

四、水污染相关名词解释

(1)化学需氧量(COD)——该指标作为有机物污染的综合指标之一,国际上通用在衡量一个地区水体环境质量的指标中采用它作为主要污染控制项目,简称COD。是指一定体积的水里面生物所需要的氧气的含量,一般化学需氧量越低越好,因为水中氧气是一定的,化学需氧量低意味着水中溶解的氧气能保持水中生物的需要;如果化学需氧量太大会造成水中溶解氧降低导致水中需要氧气较多的生物(一般是鱼虾)的死亡使厌氧菌泛滥的生长,“活水”从而变成“死水”。通常COD值愈大,表示水体有机污染愈严重。

(2)氨氮(NH3-N)——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氨氮主要来源于人和动物的排泄物,同时,雨水径流以及农用化肥的流失也是氮的重要来源,氨氮还来自化工、冶金、石油化工、油漆颜料、煤气、炼焦、鞣革、化肥等工业废水中。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

环保科普知识(环保科普小课堂)(1)

成都环保志愿服务联合会 微信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