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是怎么写下滕王阁序的(当时最年轻的朝廷官员)

王勃是怎么写下滕王阁序的(当时最年轻的朝廷官员)(1)

王勃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发展最精彩,各路文人英才辈出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出现了被称为"诗佛"、"南宗山水画之祖"的王维;"七绝圣手"、"诗家夫子王江宁"的王昌龄;"岭南第一人"的张九龄;还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等著名才子。

这些诗人有仕途一帆风顺的,也有命运坎坷的;有平步青云的,也有隐居山林的,但其中从年少时就能入朝为官的却少之又少。王勃就是这样一位满腹才华的文人,他在年幼时就向世人展露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十几岁的时候就以入朝为官,被贬之后,却又留下了千古绝文,令人拍手叫绝。

王勃不愧为千古奇才,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官员

王勃,是绛州龙门人,出身于儒家世家,全家人都推崇儒学。王勃自幼天资聪慧,六岁就写的一手好诗,被父亲的好友连连称赞;在他九岁的时候,就能够读颜氏的《汉书》,并且居然指出了颜老所犯的一大堆错误,为此还撰写了十卷《汉书指瑕》。

王勃是怎么写下滕王阁序的(当时最年轻的朝廷官员)(2)

王勃

小小的王勃就展露出如此惊人的才能,父母自然会认真培养,将他培养成"人中龙凤"。为此对王勃可谓是有求必应,尤其是关于学习方面的事情,想要看什么书籍,需要什么纸墨笔砚,统统都会满足。王勃也没让自己的亲人们失望。

他在年仅14岁的时候,就敢上书当朝宰相刘祥道,直抒政见,针砭时弊,并且积极表示自己愿意入仕。刘祥道看完他的文章,赞不绝口,直称呼他为"神童",又感叹于他小小年纪,就愿意入朝为官,为国家分忧,便立即就向朝廷举荐了王勃。

王勃是怎么写下滕王阁序的(当时最年轻的朝廷官员)(3)

王勃 作品

等到了16岁,王勃科举及第,成为了当时朝廷中最年轻的官员。在此期间,王勃忽然来了灵感,大笔一挥,撰写了一篇《乾元殿颂》,文采斐然,惊动了唐高宗。细读之后的唐高宗惊叹不已,王勃的才名也因此大振,并被推上了"初唐四杰"之首。

入朝为官不久的王勃,迎来了一场分别——他的好友要去四川上任。因为不知道这位友人的名字,所以就用诗中"杜少府"来指代。"杜少府"是王勃认识很久的朋友,两人共同奋斗,求取功名,如今却要分别,依依不舍的王勃,便写了这首流传千古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是怎么写下滕王阁序的(当时最年轻的朝廷官员)(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风华正茂的王勃,一步踏错,步步皆错

年仅十几岁的王勃,已经站在了大部分人,一辈子都在仰望的位置,可越是处于高位,就越应该小心谨慎,若是一步踏错,就会满盘皆输,但是人是做不到像是上了发条一般,一直紧绷着的。于是,正处于风华正茂,年轻气盛时期的王勃,踏错了一步,然后就步步皆错。

王勃在入朝为官后,经过主考官的举荐,在沛王府任职,并且深得沛王李贤的欢心。在这一天,兴致勃勃的李贤约来了英王李哲斗鸡,为了给李贤助兴,便写了一首带有一丝讨伐李哲的斗鸡文章,名为《檄英王鸡文》。

王勃是怎么写下滕王阁序的(当时最年轻的朝廷官员)(5)

斗鸡

但是令王勃、李贤等人没有想到的是,这篇"檄文",居然被一些"斗鸡爱好者"得知了,并且被疯狂的转发分享。热度变得这么大,自然唐高宗李治也听说了。此时的王勃还并不在意,以为自己写的文章并没有什么,他哪里会想到这篇文章无意间,触碰到了李治最敏感的部分。

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能够即位的?是因为他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兄弑弟,逼父退位。唐高宗李治在看完王勃所写的"檄文"后,觉得他冒犯了皇家,怒骂王勃心术不正,两王不务正业的时候,不但不加劝导,反而煽风点火,甚至挑拨离间,空有一身的才华!

王勃是怎么写下滕王阁序的(当时最年轻的朝廷官员)(6)

唐高宗影视形象

于是就将王勃逐出了沛王府,王勃积极获得且经营的仕途就这样被毁于一旦,但这才只是开始。没过多久,依旧对仕途之路充满渴望的王勃从蜀地赶回长安再次参加科选。当时王勃的一位好友在虢州任职,说虢州有着许多药草,而他对医术也有所研究,就为他在虢州谋得了参军之位。

是不是以为王勃就这样可以开启自己平步青云之路了?并不!在这期间,王勃下了一招致命的错棋——他在任职期间,竟然藏匿了罪犯,最后害怕事情暴露,就私下处置了罪犯。但就是因为这一举动使他犯了死罪,若不是恰逢大赦,可能这世上就不会有下文中,那篇千古奇文的出现了。

王勃是怎么写下滕王阁序的(当时最年轻的朝廷官员)(7)

王勃作品

巅峰即结局,千古奇文竟成绝唱

王勃因为获罪,不幸连累了他的父亲,他的父亲被贬为了交趾县令,远于南荒之外。王勃虽然有放荡不羁,潇洒自流的一面,但是他从小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孝子。这件事给了王勃很沉重的打击,他对自己的父亲充满了愧疚之情

为此王勃曾经写下了《上百里昌言疏》,在文章表达了对自己父亲的愧疚之情。而等到王勃出狱后,在家闲赋了一年多,此时朝廷决定恢复他的旧职。但此时的王勃已经有些畏惧于再入仕了,便没有接受,反而决定在高宗上元二年,去探望在交趾的父亲。

王勃是怎么写下滕王阁序的(当时最年轻的朝廷官员)(8)

王勃

王勃在路过南昌时,恰逢遇到了重阳节,滕王阁此时也重修竣工。都督阎伯屿便召开了一场诗会,也邀请了路过的王勃一同参加,此时的王勃未曾料到,就是因为这一场诗会,他迎来人生中最巅峰的时刻,他在这场诗会中可谓是光芒万丈,耀眼夺目。

诗会开席后,众人先是把酒言欢了片刻,等了会儿阎伯屿觉得时候差不多了,就邀请在场的各位青年才俊为诗会作序一篇。在座的众人居然无一人站出,原来众人早已得知阎伯屿的女婿,在诗会前就写好了一篇稿子,打算在诗会上一鸣惊人,众人自然要卖阎伯屿这个面子。

王勃是怎么写下滕王阁序的(当时最年轻的朝廷官员)(9)

滕王阁

但是阎伯屿忘记了被半路拉过来的王勃,看见王勃唤来了笔墨纸砚,大笔一挥,那叫一个潇洒自如。王勃每写一句,阎伯屿的脸色就黑一点,他忍不住暗自思量,这是哪门子的诗坛天王?分明就是个愣头青啊!我倒是要看看他能写出什么文章。

阎伯屿和其他人一同紧盯着王勃,片刻过后,王勃就洋洋洒洒的写下了大半篇的文章,刚开始的时候,只觉得王勃写的是老生常态,到时等到他写到"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时,阎伯屿的脸色开始有了变化

等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几句出来后,阎伯屿已经忍不住同其他人一般,围绕在王勃的身边,亲眼见证着王勃写下这篇流传千古的绝世佳文,这篇文章的每一句都活灵活现的描写出了当时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王勃是怎么写下滕王阁序的(当时最年轻的朝廷官员)(10)

王勃 作品

王勃此时又发出了一声感慨,挥笔写下"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阎伯屿看到后,忍不住接连赞叹道"不愧是"神童"啊!写的太妙了!"

这篇一笔而成的古今"第一骈文",可谓是惊艳了世人,无论是从音律、对仗、辞藻等方面,都将文字的奇妙发挥到了极致。

上元三年冬,唐高宗也得知了这篇《滕王阁序》,读过之后,忍不住称赞道:"此乃千古绝唱,真乃天才也!之前将王勃罢免,是我做的最错的决定,他现在在何处?把他召来吧。"太监充满遗憾的答道:"王勃已经不在了。"公元676年,王勃于探望父亲的归途中,渡海溺水而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