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东方学院什么时候换的校长(白手起家创办黑龙江省第一所民办高校)

黑龙江东方学院什么时候换的校长(白手起家创办黑龙江省第一所民办高校)(1)

春节前夕,距离黑龙江东方学院寒假已经过去20多天,但89岁的学校理事长孟新仍然一大早来到学校。他来看看校园有没有打理好,看看仍然在值班的教职工有没有什么需求。

回首1992年,进入花甲之年已经退休的教育专家孟新,找到了其他三位“老伙伴”,依靠借来的几十万元和租借来的校舍白手起家,创办起我省第一所民办普通高等学校——黑龙江东方学院。

“当时我们的信念,就是要用自己晚年的全部智慧和力量,在龙江大地上建起一座‘人民的大学’。”孟新回忆说。这个信念,他不但自己坚守了一辈子,也将这种精神信念传承了下去。

教育部很多相关负责人提起黑龙江东方学院也会纷纷“点赞”,他们觉得,这种“东方精神”才是民办高校应有的气质,才是中国民办高校能够蓬勃发展的基础。

不做千万富翁只想办个好大学

孟新的办公室,出人意料的简单,办公桌有的地方已经没了“皮儿”,虽然面积不算小,但却摆满了“杂物”。他笑着说,“办公室这么大也没用,我就挪用一部分给学校当‘仓库’了。”

“我个人在学校少花一分钱,就能给学校多投入一分钱。”回忆起创业的艰辛,孟新感慨万千,“刚办东方学院时,我只能在一所公立大学租间办公室,两张旧的办公桌是我从原来工作的学校拿来的人家淘汰不要的。”当时,几位校领导每月只拿200多元的津贴,而通勤车司机工资是600多元。

2005年,按有关规定,民办高校“可以一次性给予举办者相当于学校净资产15%的奖励,成为举办者初始出资额”。当时东方学院已经成为我省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民办高校,若按此规定执行,孟新和几个创办人每人可以取得几千万元的个人资产,转瞬变成“千万富翁”。

但孟新和创办人们却在学校党代表大会上郑重宣布——“我们永远不会谋取学校资产任何形式的个人所有,管理上实行‘亲属回避制’,并将这些写入学校章程。”

不当老板只想成为老师学生的好“伙伴”

来到学校,孟新给值班的教职工拜年。“小孙,你的脸色怎么不太好?是不是有什么心事?一会儿去我办公室‘聊聊’,有什么问题,学校都能尽量帮着解决。”孟新笑着对一名教职工说。

孟新告诉记者,在东方学院工作,虽然没有国家事业单位干部员工的身份,但每一个员工都是学校的主人。学院按照党和国家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制定了教职员工工资待遇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翻番的规划,近10年来多次为全体教职员工上调工资和课时酬金。

学院还号召共产党员和教职工捐资帮助困难学生缴纳部分学费;允许学生休学打工筹措学费,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困难学生解决经济困难;设立高额奖学金,实行学习进步奖制度。学院创办以来,共有万余人次获得奖学金和学习进步奖,其中家庭困难学生占近70%,学校共支付奖助学金总额近2000万元。

不要荣誉加身要助力民办高校提档升级

走在哈南新区东方学院的校园里,记者感受到这里不但设施齐全,而且设计十分人性化,学校的图书馆在每一个学习桌上都配备了台灯和电源,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供学生学习和休息的区域。

“哈南有很多工业基地,而我们东方学院培养的正是应用型人才。我们来到这里,既可以助力哈尔滨城市发展,也能给学校提供继续发展的动力。”孟新说。东方学院哈南新校区于2015年正式投入使用。新校区图书馆已有200多万册藏书、实验仪器设备价值7500多万元、资产总值14.7亿元,实现了从三易校址到三次跨越式发展的奇迹。

孟新的办学成就和立校为公的义举,造福了万千龙江子弟和数万家庭。近10年来,孟新曾被组织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国民办高校先进个人”、“高校教师道德模范人物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