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历和阴历(农历和阴历真的不是一回事)
我们中大多数人往往以为农历就是阴历,公历就是阳历,其实还真不是这样,我们老祖宗发明的农历是阴阳历,即混合了阴历和阳历。那么究竟什么是阴阳历呢?如果农历真的是阴历,为什么二十四节气的阳历日期相对固定呢?
太阳、地球、月球
日、月、年的设置历法是为了确定时间,而日、月、年的设置其实都是有天文学的周期意义的。
一日,就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
一月,就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公历的月份设置不是这样,阴历的确是这样)
一年,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
由于观察方式的不同和历法计算的习惯,会有闰月、闰年等不同情况。
阳历和回归阳历阳历,就是太阳历,Solar Calendar, 源自古埃及,根据地球上太阳的直射点的变化而制定的历法,一年约有365.24天。现在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
赤道和南北回归线
由于一年比365天多了0.24天,正好每四年多出0.96天,每四年置闰日。现在的公历是一种回归公历,在地球公转过程中,春分时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平分,之后北半球的日照时间逐渐变长,到夏至时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日照时间最长。到秋分时,阳光再次直射赤道,昼夜平分。而到冬至时,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日照时间最短。如此交替反复,而根据阳光直射点的周期变化而制定的公历,就成为回归公历。像公历、格里历、伊朗历都是回归公历。除了回归公历以外,还有根据地球公转时,根据太阳在黄道带上的位置的周期变化规律而确定的历法,成为恒星阳历。例如印度历、马拉西亚历都是恒星阳历。
阴历
朔望月
阴历,又称太阴历,Lunar Calendar,正好与阳历相对,它主要是根据月亮的月相周期而制定。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的位置,一年有12个朔望月,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个月,称为朔望月,大约为29.53日。比如伊斯兰历就是一种阴历。
农历
二十四节气
中国、朝鲜半岛、日本普遍使用农历,相传为黄帝时代创制,又称为黄历、夏历。建国以后,把黄历改称为农历。
农历计年是按照太阳直射周期来计算,配合有二十四节气,也就是节气其实只与太阳的直射位置相关联,因而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相对固定。而农历中的月,则根据月相的朔望变化而定,1个朔望月为29.53日,12个月约为354.36日。而回归年为365.24日,两者相差11日左右,为了调和两者的时间差,设了19年7闰月,也是是在19年中设置了7个闰月,同时定制了闰月的规律。所以在农历年份中闰月就是这样来的。
所以农历,或者说黄历的计算其实综合考虑了地球绕太阳公转造成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变化(计年法)又同时考虑了月球绕地球公转造成的月亮朔望变化(计月法)。前者对种植业和季节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而后者对总结潮汐规律具有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