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废的东西要把它捡起来(不希望它们埋没在相册里)
作为宁波最具代表性的近现代建筑之一,灵桥建成已78年上个月,上海老人李思颖把一张当年灵桥竣工后的全景原照送回了宁波而昨天,又有两张有关灵桥的老照片被捐赠到了宁波市图书馆,记录的是灵桥竣工前夕景象和通桥典礼场景,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荒废的东西要把它捡起来?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荒废的东西要把它捡起来
作为宁波最具代表性的近现代建筑之一,灵桥建成已78年。上个月,上海老人李思颖把一张当年灵桥竣工后的全景原照送回了宁波。而昨天,又有两张有关灵桥的老照片被捐赠到了宁波市图书馆,记录的是灵桥竣工前夕景象和通桥典礼场景。
捐赠人姓陈,今年已82岁,是土生土长的宁波人。接受采访时,陈老先生显得很低调。他并不希望记者在报道中提及自己的姓名,也不愿意在镜头中露脸,表示只是为了给这两张照片找个好归宿,“我年纪大了,子女又没人有兴趣去保存,我不希望它们永久地埋没在我的相册里。”
通讯员 乔津晶 记者 朱琦琳 摄影 记者 贾东流
灵桥老照片记录了什么?
竣工前夕和通桥典礼繁荣场景
昨天,在捐赠仪式上,记者见到了这两张灵桥老照片的“庐山真面目”。两张照片历经近80年的时间洗礼,虽然整体已泛黄,但其中的内容依然清晰可见。
一张记录灵桥通桥典礼场景的照片尺寸略小,约为三寸。照片中景象相当热闹,大桥东西两端各搭有高大的彩牌楼,桥上满是看热闹的人群,在锣鼓和爆竹声中欣喜若狂。
另一张记录灵桥竣工前夕景象的照片,则为五寸大小。照片中灵桥钢梁环拱、钢柱挺立,在阳光下显得凝重壮美。西侧脚手架上,几个建桥工人正在进行最后的紧张施工。而在近端,旧灵桥的木质浮桥依然横卧江面,行人、黄包车、自行车在江流起伏中行进着。
照片中两座桥相互映衬,形成鲜明对比。照片的右下角,印着一行字“灵桥今昔 宁波中华摄”。陈老先生告诉记者,这张照片是1936年5月由当时的宁波中华照相馆拍摄,“后来我们的一位远房亲戚把两张照片转赠给了我父亲,我父亲在我大学毕业时又送给了我。”
据了解,陈老的远房亲戚叫洪昌定,原先是上海华达烟草公司的卖办,因出资捐助灵桥改建而应邀参加当年6月的通桥典礼。这张照片,就是当时作为珍贵礼品送给他留作纪念的。
老照片身上可有什么故事?
曾寄托陈老对故土的怀念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宁波人,陈老先生对于灵桥有着很深的感情。1936年6月27日灵桥举行通桥典礼,当时只有4岁的他从鄞州走马塘走到市区来看“热闹”,“当时的游行时间之长,游行队伍表演节目之多、规模之大,可算是史无前例。”
1957年,陈先生大学毕业被分配去北方工作,父亲把这两张照片作为礼物送给了他。“我在北方呆了14年,照片一直带在身边。想家的时候,就会把照片拿出来,看看灵桥。”陈老说,在离家的漫长岁月里,两张照片就成了他对故土怀念的一种寄托。
陈老先生说,自己一生与灵桥发生过很多关系—1949年9月,尚在念中学的他曾亲眼目睹国民党的飞机把灵桥桥面炸得千疮百孔。但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多次炮火洗礼的灵桥,始终没有坍塌。为什么这么神奇?这个疑问直到他上了大学才解开。
“我大学学的是工程专业,也曾是一位建筑师。”陈老解释说,灵桥在受力体系中属于三铰拱结构,每片拱架都由三个滑轮支撑,只要拱架中间连接处的一个滑轮和桥脚两边底部的滑轮不被破坏,那么整个桥梁就不会垮掉。了解原理后,陈老对灵桥的喜爱之情就更深了。
为何想要把老照片捐出来?
怕它们永久埋没在相册里
收藏了几十年的“宝贝”说捐就捐,陈老先生为何要这么做?记者了解到,给他带来触动的,是上月底一则“灵桥老照片漂泊78年回家”的报道。当时,李思颖把父亲拍摄的灵桥竣工后全景原照捐给了宁波市图书馆,其父李蟠曾参与灵桥的设计建造。
“看了报道后,我很激动。因为我自己年纪大了,子女对保存这两张照片又兴趣不大,当时我正在为它们的去处发愁。”陈老先生说,自己随后马上提笔给宁波市图书馆贺宇红副馆长写了一封信,表达了捐赠的意愿。
记者发现,相比李思颖捐赠的灵桥竣工全景原照,此次陈老捐赠的两张照片是不同的拍摄角度,而且内容上呈现当时灵桥通车在即的繁荣景象,是一种很好的补充。陈老表示,“虽然当时有多少照片我并不清楚,但是我相信这两张照片有它们的价值。”
这次捐给宁波市图书馆,可以说了了陈老一桩心事。在他看来,这也是两张照片最好的归宿,“我此前很担心它们会永久埋没在我的相册里。现在捐出来是好事,也许别人也想看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