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孩子的品性(坏小孩人之初性本恶)

一口气看完了紫金陈的小说《坏小孩》,以及两集电视剧《隐秘的角落》——因为没有冲会员。

小说黑暗罪恶得酣畅凌厉,让人找不到开脱的借口。电视剧则要温情得多——也许仅仅是为了能够顺利过审。

坏孩子的品性(坏小孩人之初性本恶)(1)

小说中,严良(小说中的“耗子”丁浩)与普普逃离孤儿院,是为了躲避胖子院长的对未成年人的性侵。而电视剧中是为了探望普普生白血病的弟弟(小说中狮子大开口的30万勒索费也是为了给弟弟换骨髓治病,显得令人同情)。

坏孩子的品性(坏小孩人之初性本恶)(2)

小说中,张东升谋杀岳父母和妻子经过了整整一年的缜密计划,即使岳父母已经被他感动也毫不动心。而电视剧中,爬六峰山是岳父母提出的,张东升推人下山更像是临时起意。

小说中,朱晶晶被朱朝阳等推下楼是在男厕所,起因是三个“坏小孩”要喂她“吃大便”,中间还夹杂了一些难以描述的情节,以至于警方一度以为这是一起奸杀幼女案。而电视剧则将坠楼地点改在了储物间,过程也单纯了许多……

这是目前所看到的小说与电视剧最显著的情节区别。

当然,还有人设的不同。

小说中的朱父对儿子毫无感情,而电视剧中,多少还有些无奈和愧疚。

小说中的普普一出场就冷静、冷血、冷酷,张东升第一次见到这个12岁的小女孩就被她吓了一跳。而电视剧中的小女孩软萌可爱,一口一个“朝阳哥哥”。

小说中的“坏小孩”其实不止三个,还有朱朝阳的同学。叶驰敏因为嫉妒朱朝阳成绩优 秀,伙同班长诬陷朱朝阳,设计之严密、表演之逼真,丝毫不输给“小杀人犯”朱朝阳。

还有陈冠声,小说中根本不存在的人物——一个即将退休的小片儿警。

坏孩子的品性(坏小孩人之初性本恶)(3)

如果说,朱朝阳第一次作恶——推朱晶晶下楼还是意外。那么,他计划杀死自己的生父已经是相当冷静的考量了——除了对于漠视自己的父亲的包袱,还带有现实利益“遗产”的争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甚至不害怕独自跑到墓地,将父亲的尸体挖出来,故意让警方发现。

至于最后,借张东升之手毒死丁浩与普普,让所有知道自己秘密的人永远闭嘴,朱朝阳已经化身彻彻底底毫无底线的魔鬼了。

坏孩子的品性(坏小孩人之初性本恶)(4)

《坏小孩》是一个缩小版的恶人谷。小说中说“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小孩子的恶。“成年人眼中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或许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就已经具备了成人世界的一切恶的基因。相比于成人世界游戏规则的约束,“小孩子”披着天真无邪的外衣,更加肆无忌惮地施行着“恶”。书中有一个细节,朱晶晶坠楼后,朱朝阳一度惶恐不安,但当他想到政治课上学过“未满十四岁不承担刑事责任”后,如同看到了一个新世界,不仅为自己不用因此坐牢甚至偿命而释然,甚至有了在十四岁之前加紧作恶,报复社会的计划,所以才有了后来一系列——杀父灭友的行为。

这,真的是印证了荀子的那句话“人之初,性本恶”吗?似乎,越是表面善良守法的人,一旦释放“恶”,能量也更大。整个故事中,最令人恐怖的坏孩子朱朝阳恰恰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别人家的孩子。而自幼失教的丁浩与普普,反倒恶得平常了。这就好像一座火山,沉默的时间越长,积聚的能量越大,喷发起来也就越恐怖。

坏孩子的品性(坏小孩人之初性本恶)(5)

这倒让我想起了那个《兰陵王》的故事。英俊潇洒的兰陵王一旦戴上了面具,沉埋心底的恶便被唤醒了。面具下的他是个更加真实的自己,他在施暴的道路上一去不返。“未满十四岁不承担法律责任”是朱朝阳的面具,那个怂恿张东升杀人、利用普普的感情,眼见着好友喝下掺有氰化钾的橙汁,在深夜伪造日记的朱朝阳,或许才是真的朱朝阳。而“好孩子”朱朝阳反倒是一个带着面具的演员。

人之初,性本恶。这样说来,这个世界真的是毫无指望了?

坏孩子的品性(坏小孩人之初性本恶)(6)

倒也不然,其实,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不懈地致力于纠正这种与生俱来的恶。告诉人们,如果可以选择“善”,请不要释放内心的“恶”。虽然带着面具生活很痛苦,但一个有理智的人应该学会和内心的“恶魔”和平相处——一辈子。

有人将紫金陈比作邻邦的东野圭吾。但我觉得两者还是有根本不同的。东野圭吾的恶是友邦人士的劣根性,就像那个民族的本性——阴冷变态,在温情脉脉的面具下,随时寻找机会跳出来噬人。

而紫金陈的“恶”,到底还是被现实“逼”出来的。

尽管恶得彻底、恶得令人毛骨悚然。但张东升、朱朝阳的罪行还是找得到原因的。他们都是被“压抑”被“侮辱”的人。如果不是因为“上门女婿”的身份、“被戴绿帽”的耻辱、“净身出户”的恐惧,张东升也许还可以和妻子好好坐下来好好谈谈。如果不是校园冷暴力、毫无温度的家庭,朱朝阳即使录下了张东升杀人视频,也许也会交给警方。

坏孩子的品性(坏小孩人之初性本恶)(7)

小说中有个细节。朱晶晶死后,母亲王瑶找人朝朱朝阳泼粪,朱父前来安慰。那一刻朱朝阳的心中曾经有一丝感动,甚至为之前冒出的“杀父”念头惭愧。但当他发现父亲是带着录音笔来搜集自己的罪证时,心彻底冷了。如果说“黑化”,朱朝阳就是在那一刻彻底黑化的。

他不是没有努力过,靠努力学习赢得人们的肯定、靠乖巧听话获得父亲的怜爱,但是他失败了。他最终发现唯一可以依赖的原来是那一条“未满十四岁不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不是被环境所逼,也许朱朝阳可以带着“好孩子”的面具一直到年满十四,然后发现自己已经带不上那个“法律保护”的面具。从此规规矩矩地成家立业,坚信自己“人之初,性本善”。

一切都不会发生。

但是,偏偏这一切发生了,是偶然也是必然。已经破土而出“恶”的种子,还能阻止它开出血淋淋的花朵吗?故事的最后,严良(小说中的前刑侦专家、现浙大数学系教授)决定给朱朝阳一个机会,为他保守日记的秘密,让他有一个“全新的开始”。但是,尝到了“恶”的快感,朱朝阳还能就此收手吗?

坏孩子的品性(坏小孩人之初性本恶)(8)

有一点不解,小说《坏小孩》的故事背景,应该很明显是在宁波了。张东升作案的地点叫三名山(应该映射“四明山”,小说变成了“六峰山”)。张东升毕业于浙江大学、断案高手严良是浙大数学系教授。而电视剧则将故事背景改到了广东。难道是因为南方闷热潮湿的天气更适合罪恶的滋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