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三绝中的韦指的什么意思(韦编三绝中韦编)

春秋时期,由多枚竹简组成的文书,要按内容的顺序排列竹简,通过绳子编织将竹简固定在一起,便于阅读,一份完整的文书就是“册”,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韦编三绝中的韦指的什么意思?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韦编三绝中的韦指的什么意思(韦编三绝中韦编)

韦编三绝中的韦指的什么意思

春秋时期,由多枚竹简组成的文书,要按内容的顺序排列竹简,通过绳子编织将竹简固定在一起,便于阅读,一份完整的文书就是“册”。

成语“韦编三绝”源出《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其中“韦”解释为把竹简编联起来的牛皮绳,“韦编三绝”大意即编织固定竹简的牛皮绳断了很多次,表示孔子读易很努力,以至于编织固定的牛皮绳多次断开,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

细细品味,“三绝”的主体是绳子,“韦”是牛皮绳,“编”是动作编联竹简,从语义看“韦编”的意思用牛皮绳来编,不管是编之以韦还是以韦编之,它限定的中心语是竹简(书),而把“韦编”解释是编联用的牛皮绳,似乎不那么顺;

查“韦”与牛皮相关的例子,

1.“韦其皮为服”(《新唐书·北狄传·室韦》),把皮围在身上当衣服;

2.“以韦带剑”(《汉书·东方朔传》):把牛皮围起来装剑;

3.《后汉书·乌桓传》:“妇人能刺韦作文绣”,在牛皮上刺绣;

4.《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西门豹急性子,所以佩戴牛皮(块、条)自警不要急性子;

可见即使在汉代“韦”也没有牛皮绳的用法,牛皮绳的解释见于唐代李善在《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的注:“韦,皮绳,喻缓也”;

其实“韦编”还有另外一种解释,编织物的编织方法:

纬,从“纟”从“韦”,“韦”本义为“围”,“韦其皮为服”,即横向把皮包住身体,“纟”表示丝线,故纬表示横线, 《说文》中说“纬,织横丝也。用作动词时,也指纺织、编织之义,简化后“纬”写作“韦”, 纬编:用一根或多根线作横向编织;

“经”:从“纟”,从“巠”,“巠”意为“纵向的”、“高低走向的”、“陡直的”,象“茎”、“颈”、“胫”等都包含有直的、立的意义,“纟”表示丝线,因此“经”字本义是“织物上的纵线”,经编:用一根或多根线作纵向编织。

现在“纬”、“经”字的本义和“纬编”和“经编”这两种编织方法至今仍在使用,地球的经、纬线;某些城市道路名字依然有经一路,纬二路。

以编(纺)织术语来解释成语中“韦编”,从语义看似乎比解释为牛皮绳更为合理,其意为用横向的绳子编织、固定竹简,它修饰限定的中心语是绳子。

“读易,韦编三绝”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孔子读易经,很勤奋以致编织书的绳子都断了好多次,至于绳子什么材质并没有特别强调,牛皮绳、麻绳等什么材质都是可以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