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麦穗的情感内涵(拾麦穗悟出的人生哲理)
农家的孩子,自小就要下地干活。我干的第一桩农活或许就是拾麦穗。那时,我刚刚八九岁的样子,也干不了什么重活,自然只能做手上的轻省活儿。不像现在的孩子们,读初中了竟连麦苗和韭菜也分不清,花生是长在土里还是树上也不知道,乡里人形容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可我几乎干遍了犁田打耙、栽秧割麦所有的农活,“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诗句我是用心体会的,其间的艰辛和劳累使我儿时就萌生了要跳出”农门”的梦想。
“知了”在门前老槐树上使劲儿叫唤的时候,预示着三夏收获的日子已经来临。太阳照在脊背上火辣辣的,赤脚走在地面上,冒起一股股青灰。一大早,母亲和村里的妇人一起出门割了好几块地里的麦子,至晌午时分才回家。
吃罢午饭,母亲叫我跟她去地里拾麦穗。她说地里麦茬子扎脚,就给我换上过年时才穿的一双新布鞋,并将她平时干活时戴的一顶草帽扣在我头上,自己用井水浸湿了洗脸的毛巾,拧成半干不干的状态,然后搭在头上,走出了家门。
刚出门,就碰上隔壁的文良。他和我同岁,只比我大两个月,我们在一个班念书,是很要好的伙伴。他有个姐姐,已经辍学在家挣工分了。我的姐姐初中毕业后却被招进了一家工厂上班,每个月工资仅37块5,还要交20块钱的“副业费”。
由于父亲也在外地工作,只有母亲一人在家务农,挣得工分自然就少,家里年年短出。虽然我还不完全懂事,但听母亲说拾麦穗论斤秤,每拾10斤就可以挣一个工分,知道自己也能挣工分了,我突然感觉自己长成了大人,连走路也变成了昂首挺胸的姿势。
田野里一片金黄,齐刷刷的麦穗倒在地里,等待着农人去收获归仓。天地间翻涌着黄金的波浪,空气中充满了麦子的馨香。麻雀先我而至,在麦地里叽叽喳喳,尽情享受着季节的盛宴;蜻蜓停落在麦穗上,它的薄翼在太阳下闪闪发光,诱惑着我的眼睛;稍有风吹草动,蚱蜢便一惊一乍的,其矫健身影在草丛间跳跃扑腾。我却无暇顾及这些美丽的生灵,也没有心思跟它们玩耍。
我要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我要和母亲一样养家糊口。我瞪大了眼睛在麦地里搜寻大人们收获麦子时散落的麦穗,那些横七竖八躺在地里的麦穗,似乎成了金条,在我的眼里发出了灿烂的光芒。我如脱兔般在麦地里蹦来蹦去,关于那些麦穗,一株也不能错过。整个下午,我是手脚并用,几乎没有停歇过,但我丝毫没感觉劳累。
天擦黑的时候,母亲将我拾起的麦穗扎成捆,准备背回稻场过秤。我却执意背在了自己的肩上,闻着麦穗的清香,背着劳动的果实,我有一种心满意足的感觉。小伙伴们都是大人领着秤完麦穗的,斤两大概差不多,记得是20多到30斤的样子,唯有文良的比我们多10来斤。昏暗的灯光下,母亲看我不服气的样子,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脑袋,拉着我的手走回了家。一路上,我一句话也没说。
连续几天,文良拾的麦穗总是比我们多出10到20斤。有一次,我故意跟着他,终于看出了他拾麦穗的高明之处:原来,他拾麦穗时老是跟在他姐姐后面,他姐姐拢麦堆时,总会有意无意留一把或是几根麦穗,文良眼疾手快地抓在手里。不一会,他手里的麦穗已是握不住了,我和伙伴们才拾了一小把儿。
得知文良拾麦穗的诀窍后,我心里渐渐有些愤愤不平,甚至埋怨我的姐姐为什么要去工厂上班,而不回生产队干农活。争强好胜的我那时真的好憋屈。以后,我也跟在母亲后面拾过几回麦穗,可是母亲根本不懂得儿子的心思,她拢麦堆时,不仅从未故意遗落一株半株麦穗,而且还比别人拢的干净得多。
为此,我宁可在别人后面拾麦穗,也不愿意跟着母亲,甚至我因此赌气几天没有跟母亲说过一句话。母亲每天忙忙碌碌的,也顾不上我有什么想法。
直到上学的时候,母亲才摸着我的头说:“我知道你在生妈妈的气,可是我们不能做亏心的事。以后读书也要记住不能投机取巧。这和干农活是一样的道理,人哄地一时,地哄人一年”。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可母亲的话使我受用了终生。
通过自己勤学苦练和不懈努力,我如愿以偿考上了县一中,由于家境困难,兄弟姊妹多,学费生活费没有着落,我只选择了地区里一所中专就读。
文良尽管复读几年,最终还是名落孙山。后来听说他去南方一家合资企业打工,凭借扎实的英语功底和吃苦精神,当上了一名资料翻译员,待遇相当丰厚。
回想儿时的经历,我想吃亏有时并非就是坏事,投机取巧所得到的东西,必然长久不了;人只有实实在在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没有愧疚,活着才更加安逸和自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