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穿刺会致肿瘤扩散吗(乳腺肿物穿刺活检会引起肿瘤扩散吗)

乳腺穿刺会致肿瘤扩散吗(乳腺肿物穿刺活检会引起肿瘤扩散吗)(1)

近年来乳腺肿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早期发现、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对预后有重要的影响。虽然检查手段不断提高,但仍有很大一部分肿瘤不具备典型的影像学特点,诊断困难。正确的诊断需要临床、影像及病理三结合。其中,病理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起着关键作用。而穿刺活检是获取病理诊断的主要途径。

什么是穿刺活检?

乳腺穿刺会致肿瘤扩散吗(乳腺肿物穿刺活检会引起肿瘤扩散吗)(2)

首先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B超或CT引导下穿刺针进入肿块内并取出一小块病变组织,之后对其进行病理诊断,并明确病理分类、免疫组化以及基因检测等结果,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

什么是肿瘤转移?

乳腺穿刺会致肿瘤扩散吗(乳腺肿物穿刺活检会引起肿瘤扩散吗)(3)

指恶性肿瘤细胞脱离原发部位,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或直接脱落到其他器官或者组织上,继续繁殖生长,形成同样性质的肿瘤。

从理论上讲,对癌组织的任何刺激,甚至包括用力揉搓和挤压等,都会使癌细胞脱落。

很多乳腺肿瘤患者不愿接受穿刺。原因很简单,害怕穿刺会引起肿瘤扩散和转移。这种担心是否是多余的呢?这是临床工作中医生常要解释的问题!

乳腺穿刺会致肿瘤扩散吗(乳腺肿物穿刺活检会引起肿瘤扩散吗)(4)

理论上来说,任何对肿瘤的有创性操作都有导致转移的风险。穿刺作为一种直接的侵入性检查,严格来说也有造成肿瘤转移的可能:一方面,穿刺会破坏肿瘤的包膜或造成组织碎屑的脱落,这可能会引起肿瘤的种植性转移。穿刺针携带的肿瘤细胞也可能在途经针道时粘附到周围组织,形成新的病灶。另一方面,穿刺操作不当可能会损伤较大的血管,肿瘤细胞进入血管就可能发生血行转移,造成远处脏器受累。

其实,实际工作中因为穿刺导致转移的案例少之又少。

已有学者对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穿刺活检是否会存在癌细胞的针道残留、是否会影响局部复发等安全性问题进行研究。随访结果证实空芯针穿刺和手术切除活检两组的局部复发率无明显差异。

首先,专业规范的穿刺操作从设计上就最大程度避免肿瘤“种植”的可能。医生会在影像学引导下选择合适的部位穿刺,目前广泛采用的是穿刺针的针芯外层设计为保护套管,切取肿瘤组织后,套管将肿瘤组织封闭在针芯内,隔离了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接触的机会,减少了肿瘤“种植”的可能性。对人体做了最大程度的保护。

其次,进行穿刺检查的时间不会很长,诊断结果很快就可以得出,通过穿刺术明确了病理诊断后,患者均即刻进行肿瘤针对性治疗,即使出现肿瘤细胞种植,其倍增时间也需要数周至数月。如果能够在穿刺活检后的数周内进行手术切除,术后辅以放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肿瘤扩散转移的风险也大大减小了。

乳腺穿刺会致肿瘤扩散吗(乳腺肿物穿刺活检会引起肿瘤扩散吗)(5)

另外,穿刺活检会不会引起血道扩散呢?

目前有多项大型前瞻性研究均不支持空芯针穿刺增加血道、增加远处转移的机会。也并无证据表明穿刺活检术会导致肿瘤转移速度加快。

活检穿刺时虽然有可能会使针道中沾染少量恶性细胞,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发生转移,这是因为仅仅是因为穿刺误伤导致漏入循环的肿瘤细胞数量远远达不到远处转移的要求:癌细胞虽然可以进入血液,但难于在血中存活,因为患者在癌细胞的刺激下,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将少量的癌细胞清除。即使部分肿瘤患者的血液中存有癌细胞,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形成转移癌。只有当机体免疫机能降低或脱落的癌细胞过多,超过了机体自身清除能力的情况下,这些癌细胞才会在机体某些部位定植,即形成转移癌。另外,穿刺往往需要B超或CT引导,有经验的医生在影像辅助下可以有效避开大血管,并且穿刺针头小,创伤有比较小,最大程度降低肿瘤细胞进入循环的可能。

乳腺穿刺会致肿瘤扩散吗(乳腺肿物穿刺活检会引起肿瘤扩散吗)(6)

因此可以说,穿刺并不会造成肿瘤转移得更快。穿刺活检是一项安全且有效的检查手段,理论上的转移风险实际中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在国外多年来一直是作为明确乳腺肿块的常规手段。

穿刺尤其是细针穿刺所取组织样本有限,并不能反映肿块的整体情况,有时也会出现误诊和漏诊。往往需要多针多部位穿刺,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但就现阶段技术而言,穿刺活检肿瘤患者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影像学及实验室等检查在不断进步,但这些检查往往无法确定肿瘤的性质,穿刺病理仍被誉为术前“金标准”。病理活检目前无法通过其他无创手段替代。由于穿刺活检属于病理诊断,部分情况下也可以选择直接手术取材而不用穿刺。

乳腺穿刺会致肿瘤扩散吗(乳腺肿物穿刺活检会引起肿瘤扩散吗)(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