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四大处世法则读懂受益终身(傅昭的九字箴言)

《处世悬镜》是南北朝时期的傅昭所著,是一本关于世人应该如何为人处世的经典书籍。这本书涵盖了许多人生道理,也是傅昭的人生经验,为警示后人所留下的。

《处世悬镜》虽然写的是古人的为人处世标准,但其中有很多的人生道理,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运用。《处世悬镜》全文分为九卷,也是九个字,因此也被称之为人生的九字箴言。九箴言分别是,识、行、止、藏、忍、信、曲、厚、舍。

古人有四大处世法则读懂受益终身(傅昭的九字箴言)(1)

识之卷一

第一卷是识之,因此可以看出识的重要性。做人一定要有知识,有见识,有一定的思维意识。明白事物的发展规律,了解做人的人生准则。

天地载道,道存则万物生,道失则万物灭。

天地之间,自然会有其中的规律和道理,应该称之为道。因此要明白这个道理,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顺势而为,则一定会取得相应的成功,可以得到安身立命的机会。而相反,逆势行之,违背大自然的自然规律,一定会身受其害。

要明白,凡事都是物极必反,盛极则衰,否极泰来。做人做事,一定要知晓这个道理,合理运用。要清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才能不断发展和改进。

不矜细行,终毁大德。

人应注意细节之处,因为细节会决定成败。越是细小之处,越要小心留意,时刻保持谨慎。保持好德行,是人一辈子要做的事,不能因一时不慎之失,而留下悔恨终身的事情。

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草木春秋,亦枯亦荣。

人生于天地之间,就要遵循其中的自然变化规律。有生就会有死,天地万物皆是如此,草木荣枯也是这个道理。

古人有四大处世法则读懂受益终身(傅昭的九字箴言)(2)

古人学习

人贵有自知之明,要清楚地知道自身的情况。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知道事物的发展规律,要未雨绸缪,早有准备。

识,是为人处世的第一步。做人要自知,有先见之明,有知识和见识,顺势而为,与时俱进。

行之卷二

行事是重关重要的。人的一生,都会听到过很多的人生道理、乃至于成功人士的名人名言,但是大多数的人,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非知之实难;惟行之,艰也。

其实了解一件事情的道理相对简单,真正做的时候才是真的难。因此,在生活之中,大多数人都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人。

《弟子规》中也写道,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所以人在学习知识道理的同时,也一定要身体力行,亲身去经历去体悟,去验证其中的道理。

这也是为什么别人的经验道理,只有在亲身经历之后,才会有感同身受的感觉。

古人有四大处世法则读懂受益终身(傅昭的九字箴言)(3)

人在生活之中,遇到需要抉择的时候,一定要有主见,不要优柔寡断。犹豫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失败。所以,人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提前做好准备,决断的时候要果断干脆,不要拖泥带水。

止之卷三

止,便是在合适的时机终止,掌握好一件事物的发展程度。做到运筹帷幄之中,一切尽在掌握。

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

人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掌控住自己的喜怒哀乐。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能做到这一点,则绝非普通之人。喜怒不形于色,也应该是一个成功人士的必备素质。

是啊,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情绪和面部表情都掌控不好,又怎么能掌控好自己的人生呢?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地去做到这一点。

凡事都要适可而止,过犹不及。对人施加恩惠,也不是越多越好。如果一直帮助一个人,那个人也一定会习以为常,最后势必会造成意料之中的局面,这类新闻也是比比皆是。

因此帮助他人的时候,也要用合理的方法,因为做好事、善事也是一件需要运用智慧的事情,否则也可能会弄巧成拙。

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潭之鱼,亡于芳饵。

能翱翔于天际的鸟儿,也会因为贪图美食而死亡。能游往于深潭之中的鱼儿,也会因为贪恋钓饵而被食。这都是因为,它们不懂得中止自己的欲望,欲望太盛,不懂得及时停止,必然深受自害。

钱字拆开,乃两戈争金,世人应晓其险也。

自古便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皆因为不懂这个道理。天下本就是熙熙攘攘的样子,世人的人多是为了利来利往。如果能够做到适可而止,便能功成身退;如果做不到,兔死狗烹的例子,古往今来多不胜数。

古人有四大处世法则读懂受益终身(傅昭的九字箴言)(4)

天地之间,很难有十全十美,月亮尚且有阴晴圆缺,更何况人这一生。要明白过犹不及,适可而止,减少自己是种种贪欲,如果一时误入歧途,一定要早日迷途知返。

藏之卷四

藏,隐藏的意思。人要懂得隐藏自己的才能和智慧。自古便有,这可能就是古人的为人处世,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山以高移,谷以卑安,恭则物服,骄则必挫。

山峰因为高耸而日久接受风霜雨雪的洗礼,难免会深受其害,遭到侵蚀。山谷却因为低矮,而得到了平安,不会遭到侵蚀。只有恭敬待人,才会同样得到别人的尊重,傲慢与人,终究会遭受到挫败的感觉。

蝼蚁之穴,能毁千里之堤;三寸之舌,可害身家性命。

人一定学会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不要随从彰显自己的才能,平时里深藏不露才是每个人应该学习的,在关键时刻大显身手,才会得到最大收获。

人一定要低调,学会隐藏自己。管住自己的嘴,因为自古以来,灾祸多是因为一个人的多嘴多舌所引起的,三寸之舌,能给自己带来万劫不复的灾祸。因此一定要懂得锋芒毕露、藏器于身的道理。

人生,本就是低谷的时期要厚积薄发,潜龙勿用;得意之时,也会回想低谷之时,为人低调,处世谨慎,懂得一张一弛。

古人有四大处世法则读懂受益终身(傅昭的九字箴言)(5)

忍之卷五

忍,代表着忍耐,隐忍。生活之中,少不了忍耐和隐忍的情况,其实这也是一种大智慧的表现,能做好这一点,大多能成为人上之人。

和者无仇,恕者无怨,忍者无辱,仁者无敌。

能够真正做到忍耐的人,并不会感到侮辱,因为他们早已达到常人难以想象的境地。正是因为,不以辱为辱,才能够做到真正的忍耐。仁义的人,是无敌的存在,没有敌人,做事顺利,一定会取得最后的成功。

在生活之中,人与人之间少不了争执。一时的冲动,往往会留下令人悔恨终生的结果,而且这也是没有智慧的表现。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一时之得失,与长远利益相比,孰轻孰重自然一目了然。如是当时还能想到这一点,怎么可能会忍耐不了,只是那种情形之下,大多数被冲动蒙蔽了双眼。往往会留下遗憾的结果。

所以,一定要学会忍耐,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这是人生的必修课。其实,更是大智慧的一种表现。一时的忍耐,是为了之后一世的平安喜乐,这么一想,再划算不过了!

古人有四大处世法则读懂受益终身(傅昭的九字箴言)(6)

信之卷六

信,诚信的意思。诚信,是一个人立身之本。一个人,只有诚信于人,才会取得别人的信任。而只有取得别人的信任,才会取得成功。

践行其言而人不信者有矣,未有不践言而人信之者。

能够兑现自己承诺的人,也许会有人不相信他。但是,不能兑现自己承诺的人,一定不会有人相信他。所以人一定要言出必行,信守承诺,做到一诺千金。

人一定要有信用,待人诚信,这样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人与人的相处,离不开信任。

曲之卷七

曲,弯曲、曲直之意。人生之中,少不了艰难险阻,既然有笔直大路,就会有弯曲小路,因此做人一定要能取能伸,这也才是大丈夫的所为。

水曲流长,路曲通天,人曲顺达。

流水因为弯曲流转,才能够延绵不绝,源远流长;道路因为弯曲连连,才能永不间断,没有尽头;人也因为能屈能伸,才能一路顺利,取得成功。

人要勇于面对生活之中的困难,能够随机应变,学会变通,能屈能伸,一定会取得最后的成功。

古人有四大处世法则读懂受益终身(傅昭的九字箴言)(7)

厚之卷八

厚,人要有宽厚之心。宽以待人,厚以待物。

无欲则生仁,欲盛则怀毒。

人在减少心中的种种欲望之后,就会生起仁义之心,会有大爱。但人要是被欲望遮蔽了双眼,就难免会误入歧途,难免心怀恶毒之心。所以人一定要减少欲望,要怀宽厚之心。

如果,人人都能抛弃自私之心,就都能宽厚待人了。

舍之卷九

舍,是懂得舍弃,取舍。其实要是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就会知道人的一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切所谓的物质财富都是身外之物。

伐欲以炼情,绝俗以达志。

除去欲望,才能够锻炼自身的心性和情操,抛弃俗念,才能够树立目标,实现自己的志向。

正如诸葛亮所说的,非淡泊无以明志,无宁静无以致远。人生本来就是如此,只有放弃种种物质追求,才能真正做到一心为了志向,才会走得更远,实现最终的目标。

舍弃,有时候也是为了收获。因为,舍得,有舍才会有得。


这九字箴言,就是傅昭为人处世的标准,更是他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其中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