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贴福字的发展过程(福字倒贴的由来)

倒贴福字的发展过程(福字倒贴的由来)(1)

每逢春节,人们醒目地看到好多人家把福字倒贴着,谁见谁说福到了来图个吉利。历史上倒贴福字的事件发生过两次。

第一次发生在明太祖朱元璋登基时,他下令南京城百姓过除夕都要贴福字,以示百姓享的都是新皇帝的福。皇帝春节派人检查,结果发现一家农户门上将福字倒贴了,就拿来治罪,被马皇后(马大脚)发现了,她给丈夫劝说:“农民不识字,贴上就算不错了,不是他故意,而是他替天说话,说明你是高寿高福。福到(倒)了,是吉祥的征兆,快把人放了。”随后朱元璋就下令将人放了。以后人们便把“福”字倒贴起来,一来表示吉利,二来更为纪念马皇后。尤其是满朝文武大臣、达官贵人之家更是效行。马皇后是个没有缠过脚的妇女,外号叫“马大脚”。

我国妇女缠足从五代开始,到了宋元时代已经比较普遍了。最终被形容成“三寸金莲”。从此,姑娘不缠足便会遭到非议。

倒贴福字的发展过程(福字倒贴的由来)(2)

“马大脚”自然姓马,可是名字叫什么正史上没有记载。有人说她叫马春香也没有什么依据。不要说她的名字弄不清,就连她父亲的名字也没人知道,历史上只把这位老头儿称作“马公”。他是郭子兴的好朋友,两人曾商议过插旗造反的事情。后来马公回乡组织起义队伍不幸病故。马公的妻子死得更早,只剩下一个女儿无依无靠。郭子兴看在老朋友的份上,把她接到自己家里当亲闺女一样看待。

马大脚和朱元璋的结合全是郭子兴一手包办的。那时候朱元璋参军还不到一年,郭子兴见他精明强干、年轻有为,既勇敢又有谋略,十分赏识。马公想把他拉为心腹,便将养女许配给了朱元璋。婚后马氏非常体贴丈夫,她对丈夫的事业全力支持,并帮他出主意排忧解难。

马氏聪明伶俐又有远见。军中常常有文书往来,马氏目不识丁,帮不上丈夫的忙,她便下定决心学习。谁会就向谁请教,一边认一边学着写。时间一长马氏认识了不少字,后来便帮丈夫整理、保管文书,有时候还提醒丈夫该办的事儿。

当初夫妻寄人篱下,难免遇见不少嫉妒贤能的小人。郭子兴虽然是一军之长,却是个性情暴躁、头脑简单和优柔寡断的人。朱元璋和他不同,果断敢为,因而显得突出。所以郭子兴部下的人包括其子,都嫉妒朱元璋,他们常常在郭元帅的面前说朱元璋的坏话。时间一长,郭子兴就对朱元璋起了疑心,时常不给朱好脸色并嚷来骂去,马氏见丈夫挨骂受气,心里哪有不难过的呢。除了劝丈夫谨慎小心外,自己也更加殷勤地伺候郭氏的一家。她见郭子兴宠爱小老婆张氏,便经常把好东西送给张氏讨她的欢心,求她在郭子兴面前替丈夫说几句好话。

有一次,郭元帅听部下说朱元璋专权武断、目无上司,便臭骂了朱元璋一顿,把他关了禁闭,不给他饭吃。马氏心疼,偷着给丈夫送吃的。一天,她刚烙完大饼,还没收拾好,听见有人来了,慌忙中她顺手把烙饼揣进怀里走开了。等掏出来偷偷送给丈夫的时候,胸脯已被烫伤了一大半,当时朱元璋感动地哭了。经过马氏上下周旋,张氏又说了好话,朱元璋才化险为夷。这事朱元璋记了一辈子,逢人便说妻子对他的好,直到登基封后的那天,朱元璋在对群臣讲皇后贤惠的时候还提起了这件事。马皇后也趁机劝大夫说:“夫妻贫贱相依,患难与共,富贵长久,这是容易做到的。但是群臣之间,能做到长久互相信任却很难啊!你不忘同我的患难,更希望你不忘群臣的患难。”明太祖易怒好杀,马皇后劝他不听的时候,常解下衣服叫他看她乳下烫伤的那块伤疤。这对明太祖滥杀功臣起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平定天下以后,马皇后仍不忘学习,每天都请人教她学习。她对丈夫非常了解,知道他能干但是残忍武断,而且脾气很大容易发火,容易受人挑拨,马皇后对丈夫这些毛病很不放心。有好多事情,明太祖不够冷静,又不了解情况就处罚部下,经马皇后劝阻,再深入了解时发现果然与事实不符。马皇后这样纠正了不少错误,救活了许多好人。

明太祖常在宫里的西楼上处理政事,马皇后常常在外面探听,如果听说丈夫大怒,便等到他回宫的时候询问他:“今天为什么事发那么大的火?”她不怕他不高兴,重重地说他:“你都有五个孩子了积点德吧!动不动就杀人,难免有冤枉。活人性命,子孙才有福气,国家也才能长治久安。”

为了不冤枉别人,马皇后看见丈夫怒责宫人的时候,自己也假装生气,叫人扭送宫正司治罪。明太祖不明白,认为自己就可以惩罚,何必要送到宫正司呢?马皇后便乘机对他说:“当帝王的不要以喜怒、好恶来惩治或奖赏别人。你发火的时候就容易出偏差,处罚不当。送宫正司便能斟酌情况公平处理。”

正因为有马皇后苦口婆心的规劝,明太祖才少做了许多莽撞的蠢事。

江南大财主沈秀,请求出钱犒赏三军。明太祖大怒,他认为一个老百姓要慰劳皇上的军队是收买军心,是居心险恶、图谋不轨的行为,非杀了沈秀不可。最后还是经马皇后解劝,才留了沈秀一条命。

李希颜是明太祖几个孩子的老师,他教皇子们十分严格。他不管龙子龙孙那一套,谁不好好学习就加以训斥,甚至还要体罚。有几个小王子仗着父亲是皇上调皮捣蛋。李老师气急了在他头上敲了几下。他哭骂着到父亲跟前去告状。明太祖一听就火了脸拉得老长。马皇后见事情不好,忙说:“你干啥呀?老师教书管孩子是自古以来的规矩,你生什么气?”一句话提醒了明太祖,于是他抚摸着小王子的头说:“好啦好啦,以后可得听老师的话。”

宋濂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又是有功之臣,也曾经当过诸王子的师傅。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被杀,宋濂的孙子宋慎也被牵连进去。因此明太祖逮捕了宋濂,给他定了死罪。马皇后知道这件事后对丈夫说:“乡下老师给侄男子弟请个老师很不容易,所以老百姓对先生十分敬重,一向很有礼貌,善始善终。我们帝王家更应该这样。何况宋先生早已告老还乡。隔得那么远,孙子的事情爷爷并不一定知道,你不能杀他。”

明太祖不听劝坚持要杀。马皇后心里十分难过,她在和丈夫同桌吃饭的时候,不吃肉,不喝酒,也不说话。明太祖见她反常便问:“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了?”马皇后回答说:“不是,宋先生快要死了,我们没有按照待老师的礼节对待他,我只能为他祈祷、修福。”明太祖被马皇后的情绪感动了,他心里也有点不好受,放下筷子没有再吃下去,第二天便赦了宋濂的死罪。

洪武十五年的秋天,这位贤德的大脚皇后得了重病,朝廷内外都十分忧虑为她寻求良医。但是他深知丈夫的缺点,什么药都不吃。明太祖焦急地问她原因,她说:“如果吃了药救不了我的命,你会治医生死罪的。”不管明太祖怎样劝说,她一点药也没沾唇。马皇后宁愿自己病死,也不要丈夫枉杀一人,多好的心肠啊!临终时明太祖俯身轻声问她:“你有什么话要说吗?”马皇后语言艰难地对他说:“希望你改改脾气,求贤纳谏,对待功臣善始善终,把子孙教育好,使天下臣民各安其所。”说完马皇后就咽了气,死时才五十一岁。

马皇后的死使满朝文武大臣为之哀悼。明太祖也很伤心,从此不再立后。

倒贴福字的发展过程(福字倒贴的由来)(3)

倒贴福字的发展过程(福字倒贴的由来)(4)

第二次是清代恭亲王大管家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有仆人不识字,将大门上的福字给贴倒了。恭亲王十分恼火欲鞭而罚,正好大管家是个能言善辩的人,怕此事招惹自身,赶忙跪下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此乃吉祥之兆。”恭亲王听罢认为管家说得合情合理,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到(倒)了,真是古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恭亲王高兴地给管家赏了五十两银子

作者简介:柳生潍,1938年10月生,甘肃庄浪县水洛镇陈杨柳村人。乡村医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