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新1线城市(它终于成为准一线城市)

作者:刘晓博

最近杭州发生了两件大事,证明这座城市已经是“准一线城市”。而且,杭州力压深圳,已成为中国内地“生活压力最大城市”!

第一件事:8月2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发布,杭州一共有7家企业上榜,比去年大幅增加了3家。

未来的新1线城市(它终于成为准一线城市)(1)

从上面的榜单可以看出,杭州上榜企业家数继续超过广州,仅次于北京、上海、香港、深圳。

未来的新1线城市(它终于成为准一线城市)(2)

杭州的世界500强企业,是上面的7家,其中2家是国企,5家是民企。7家企业里,3家是新晋500强,显示了杭州经济的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全省一共只有8家企业入选2021年度“财富世界500强”,7家被杭州垄断,只有1家在温州。由此可见,杭州在浙江省的“首位度”还是比较高的。

第二件事:8月5日杭州出台了明显超出“强二线城市”水平的楼市调控措施。

未来的新1线城市(它终于成为准一线城市)(3)

在这次楼市新政里,杭州把“非户籍人口”购房的门槛,从2年社保或个税,提高到了4年。新落户居民也失去了马上买房子的权利,要么攒够2年社保,要么等落户满5年才能买房。

这次楼市调控措施非常严厉,明显超出了强二线城市的一般性要求,正在逼近一线城市的门槛。

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限购措施是:外地户籍的,需要在当地交满5年社保才能购房(不考虑人才购房因素),其中上海还要求必须已经结婚。现在杭州达到了4年,限购条件直追一线城市。

户籍人口购房上,北上广基本上都没有限制,有户籍即可买房子。只有深圳要求户籍人口还要有3年社保才能购买,这意味着如果退休前3年的社保不是在深圳交的,即便有深圳户籍,也永远不能在深圳买房子。

也就是说,在限制户籍人口买房上,深圳是最严厉的。现在杭州也开始限制了,要么落户满5年,要么落户后交2年社保,虽然力度没有达到深圳的水平,但超过了广州,也超过北京和上海。

在落户门槛方面,从难到易依次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其实京沪落户是“非常困难”的级别。

一般认为,北京落户比上海还难一些。但我查阅了最近10年北京和上海户籍人口迁入数据,发现上海迁入的量并不比北京高。下面是上海户籍人口变动数据:

未来的新1线城市(它终于成为准一线城市)(4)

也就是说,上海每年只通过落户方式,新增12到13万张左右的房票(北京跟上海基本在一个量级)。深圳每年新增户籍人口往往在40到50万人,去年一度飙升到了92万人,直接导致了“落户 3年社保才能买房”政策的出台。

广州每年新迁入落户的人数,一般在21到22万人左右,比起北京、上海的12到13万人要高一些,但也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高。

未来的新1线城市(它终于成为准一线城市)(5)

上图是杭州统计年鉴里,2019年度户籍人口迁入数据,不到20万。2020年估计有明显增长,但也达不到媒体上说的50到60万。所谓50到60万,应该包括交社保、但不迁户口的人数。

反正不管怎么说,杭州楼市限购的两大硬性条件——户籍人口购房,非户籍人口购房,都显著超过强二线城市的门槛,更接近于一线城市了。

本来,所谓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就是房地产行业里的概念。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杭州此次楼市新政之后,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准一线城市”了。

目前在一线城市里,GDP超过杭州还有重庆、苏州、成都这三个城市。

但GDP只能做一个参考。因为它在政绩考核里太重要,所以往往被注水。而且GDP不反映经济运行的质量。

所以我一直建议看资金总量,这个指标更全面、更客观。主要是因为它没有被纳入政绩考核,而且是央行系统统计的。

下面是10个主要城市,截至6月末的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未来的新1线城市(它终于成为准一线城市)(6)

可以看出,在10大城市里天津、北京资金增速最慢,都显著跑输了“印钞速度”(广义货币M2增速是8.6%),重庆也是跑输大盘的。

上海、深圳的资金总量增长最快,都达到了14.8%。其次是南京,南京曾慢了两年,终于追了上来。杭州增速仅次于上海、深圳和南京,跑赢了广州,汇聚资金达到了5.87万亿,跟广州的差距只有1.37万亿,超过重庆和成都1.29到1.30万亿。

1.3万亿,大约相当于一个偏弱的省会城市的资金总量。

也就是说,广州目前的综合实力相当于杭州加上一个类似贵阳这样“弱二线”省会城市,而杭州超过重庆、成都也大约是一个贵阳。

未来的新1线城市(它终于成为准一线城市)(7)

上图是中国重要城市,2020年末的人均净存款,采用了最新人口普查数据。

可以看出,杭州已经取代深圳(人均负债14.53万元),成为人均负债最多的城市,达到了17.12万元。如果用人均住户存款减去人均住户贷款,杭州成为人均净存款“负数”最高的城市,为“-5.05万元/人”,深圳人均净存款为-3.69万元。

从各主要招聘网站发布的数据看,杭州平均薪酬略低于深圳。所以,以后别再说深圳生活压力第一了,杭州的生活压力已经超过了深圳,成为全国第一。

生活压力大,并非什么坏事。敢于负债、敢于接受更大的生活压力,只能说明这个城市充满活力,年轻人多、从外地流入的人口多,看好这座城市未来的人多。

所以,前几天我在回复网友提问的时候说,杭州将成为第二个深圳。无论是从产业结构、经济活力还是敢于负债来看,杭州都跟深圳非常像,而且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意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