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心得体会(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

原创作者:樊纪华

让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心得体会(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1)

▲樊纪华王朋琴夫妇到达南昌。

当我背上了行囊时,当我乘坐火车前往南昌的路上时,当我乘坐中巴车奔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征程时,我的心中就已经高高举起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旗帜,这也让我的心情异常的激动。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镶嵌在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是一座雄伟秀丽而又神奇的山,那里的山山水水,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那里的一草一木,溅洒着革命烈士的鲜血,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到处都留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

让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心得体会(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2)

▲在井冈山入山的标识景前合影留念。

前排左起:王朋琴、乔淑萍、王颖、崔爱菊及小外甥、蔡如芹、黄素梅、赵国发;

后排左起:樊纪华、朱开尉、封百华、钟银林、李卫华。

2022年8月20日,南昌白浪情酒会后,白浪情新媒体中心组织参加酒会的编辑、部分作者、军嫂赴吉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采风活动,这也是我初次踏入这片红色的土地——井冈山。

早在学生时期,我就非常神往这个名字,那是朱毛会师的地方,是工农红军兴起的地方,是燃起革命燎原之火的地方。自从我入伍后,当上一名光荣的铁道兵战士,为中国的铁路建设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时,到转业回到地方我曾无数次说起和向往这个名字——井冈山。

让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心得体会(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3)

▲在井冈山合影。

前排左起:王朋琴、黄素梅、崔爱菊及小外甥、蔡如芹、王颖、乔淑萍;

后排左起:朱开尉、封百华、钟银林、赵国发、李卫华、樊纪华。

谈到井冈山的那段历史,中国革命就是从那里兴起,人民军队就是从那里走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就是从那里探索,所以说,井冈山的名字是多么地熟悉而又亲切啊!井冈山又是多么地神圣、是多么地有力量啊!

光阴如箭,日月如梭。对于我来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今天,我终于来到了这片红色的土地,心情却是格外的激动。远眺群山连绵,近观翠绿丛丛,肃立枫树坪,凝望八角楼,聆听革命的事迹,遥想伟人的风采,就是在那一瞬间,让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视频黄洋界风景。

回首那段红旗漫卷的岁月,激战龙源口,坚守黄洋界,激烈的枪炮声仿佛就在耳畔,浴血奋战的身影似乎就在眼前。井冈山,是革命战斗的山,纵横湘赣边,运筹八角楼,打土豪、分田地,绘就工农苏维埃新天地,从农村包围城市,开拓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雄伟的井冈山,有大小山峰500余座,以其辉煌灿烂的革命历史,铸就了蜚声中外的“红色摇篮”,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激励无数英雄儿女前仆后继。井冈山,以其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被世人赞叹为“绿色宝库”。

让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心得体会(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4)

▲黄洋界合影。

前排左起:封百华、王颖、乔淑萍、崔爱菊及小外甥、蔡如芹、黄素梅、王朋琴;

后排左起:樊纪华、钟银林、赵国发、朱开尉。

这里千峰竞秀,万壑争流,苍茫林海,飞瀑流泉,构成天然险峰。井冈山,它既有华山之险,又有泰山之雄,但比华山更绿,比泰山更雄。所以说,井冈山既是令人向往的革命圣地,又是风景十分秀美的旅游景区。

此次有机会亲临革命圣地采风活动,缅怀革命英烈,感受和学习革命精神,真是让我激动不已。我们振臂高呼着,井冈山,是革命战斗的山,是一座英雄的山,是“天下第一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一块浸透着烈士鲜血的圣地。

让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心得体会(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5)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参观先烈们英雄事迹。

左起:朱开尉、黄素梅、王朋琴、樊纪华。

在三天的井冈山采风中,我们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时,听到耳熟能详的“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当干粮”传唱弥久的歌谣,唱出了井冈山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红军正是凭着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让弱小的共产党和她的军队立于不败之地、逐渐地走向强大。

▲视频向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敬献花圈!

我们参观了茨坪大井(毛泽东同志故居),小井红军医院、红军造币厂、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历史长河流到今天,我们跟随革命先辈的脚步,体验当年的战斗历程。我们目睹的不只是井冈山的一草一木,听到的不只是一个个的战斗故事。她让我有太多太多的震撼,她让我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洗礼,一次革命历史的洗礼,一次党性党风教育的洗礼。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井冈⼭。井冈⼭被誉为“中国⾰命的摇篮”和“中华⼈民共和国的奠基⽯”。1927年,⽑泽东等⽼⼀辈⽆产阶级⾰命家就是在这⾥亲⼿开创了中国⾰命第⼀个农村根据地,点燃了中国⾰命的星星之⽕,井冈⼭因此被载⼊中国⾰命的光辉史册。

让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心得体会(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6)

▲在毛泽东旧居前合影。

左起:毛林祥、乔淑萍、封百华、朱开尉、李卫华、钟银林、樊纪华、王朋琴、赵国发。

这次采风活动,使我更加深知,是中国共产党⼈的浴⾎奋战,艰苦创业,使中国⼈民的前途命运发⽣了根本性转折,使中华民族结束了旧时代,开始了新纪元;是中国共产党的励精图治,使中国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民从受⼈奴役到当家做主;使国家从⼭河破碎到强⼤统⼀。

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让我真切地体会到热爱祖国并⽴志献⾝于祖国,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有的政治素质,是树⽴远⼤理想和确⽴为⼈民服务宗旨的思想基础。

在井冈山三天的采风活动期间,我走过伟人的革命旧址,追寻历史的足迹。特别是在烈⼠陵园里,有⼀种静穆的情愫在空中慢慢渗透;有⼀股崇敬之情在⼼间悠然⽽⽣;在⼀幅幅题字里更突显⾰命的意义和情感;在⼀座座雕塑中传达着理想信念的伟⼤。

让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心得体会(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7)

▲在中国红军第四军医院旧址合影。

前排左起:乔淑萍、蔡如芹、黄素梅、崔爱菊及小外甥、王颖、王朋琴;

后排左起:封百华、朱开尉、、钟银林、李卫华、樊纪华、赵国发。

当我们走进中国红军笫四医院旧址,坐落在茨坪西北处小井村,旧址是一栋坐西朝东杉木结构的楼房,面积920平米,上下两层共32个房间。

1929年1月29日,反动派在叛徒的带领下,窜入小井村,因威逼利诱也无法从伤员口中得出红军转移的方向,而恼羞成怒,将130多位来不及转移的重伤员,全部活活枪杀。1969年在烈士牺牲的原地再建一座烈士墓和烈士纪念碑,碑上书写着毛泽东题词“死难烈士万岁!”

▲视频重走当年红军挑粮⼩道。

我们白浪情新媒体中心的编辑、部分作者、军嫂们重⾛当年朱⽑挑粮⼩道的⼀段,我们虽然只是走了⼀⼩段,还是让我们⼤汗淋漓,不由唏嘘当年创业时的艰难,感叹现在时光美好。这不仅仅是对我们体⼒和耐⼒的检验,更引发我们如何⾛好今天的道路而深思。

穿⾏沟壑间,当年⽑委员、朱⽼总还有挑粮战⼠们的⾝影仿佛依然在这⾥活跃和行动着。那⼀个个奔⾛的⾝影,是对新中国诞⽣坚定不移地盼望和实践,那坚实的脚印好像还镶嵌在这条⼩道上,指引着我们前进的道路。重⾛挑粮⼩道,不由感慨意志坚定之重要,在物质条件渐渐改善的今天,这更显得弥⾜珍贵。

让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心得体会(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8)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前合影。

前排左起:王朋琴、黄素梅、崔爱菊、蔡如芹、乔淑萍、王颖;

后排左起:博物馆办公室主任、樊纪华、封百华、李卫华、朱开尉、赵国发、毛林祥。

如今95年过去了,在井冈⼭的伟⼤的⽃争中,⽑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命先辈们所培育的井冈⼭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必将激励中国⼈民在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在今天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应弘扬井冈⼭精神,继承和发扬⽼⼀辈⽆产阶级⾰命家为了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艰苦奋⽃,⽆私奉献的精神和他们敢于开拓创新的勇⽓。

“逝去的是硝烟,不灭的是精神”。这次井冈山采风活动虽然圆满结束了。回到家里,可吉安、井冈山的情景还在我的脑海里不停地萦绕着。今天,我拿起笔写吉安、井冈山采风活动心得体会,因为,在上井冈山时每位党员胸前都佩戴着党徽。

让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心得体会(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9)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向英烈三鞠躬。

作为⼀名共产党员,虽然我们都已经退休多年,但井冈山之行让我又上了一堂深入心灵的党课教育,又一次让我实地重温革命历史,缅怀先烈,但更重要的是让我领悟了一种精神,那就是井冈山精神。

在困难和压力面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时刻牢记井冈山精神,乐于奉献,自强不息,居安思危,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传承和发扬好井冈山革命传统,才能使这种革命精神代代相传,才能使我们党的事业永远向前!

2022年8月28日

摄影/摄像:毛林祥

编辑:毛 秘《白浪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