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十大事件(秦始皇为何在22岁才加冠)

看《史记-秦始皇本纪》时,发现秦始皇嬴政在22岁完成的冠礼,这么晚?让人非常诧异,为什么不是传统的20岁或20岁之前?今天来剖析一下。

“(秦王嬴政)九年,彗星现,或惊竟天。攻魏垣、蒲阳。四月,上宿庸。己酉,王冠,带剑。”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简单翻译:“秦王嬴政九年(公元前238,嬴政22岁),彗星又出现了,有时划过整个天空。秦国进攻魏国的垣邑(今河南长垣东北)和蒲阳邑(今山西隰县[xí xiàn]一代)。四月,秦王留宿在雍地。己酉日,秦王嬴政举行表示已经成年的加冠礼,佩带宝剑。”

秦始皇的十大事件(秦始皇为何在22岁才加冠)(1)

秦始皇:22岁加冠礼

  • 什么是“冠礼”? “冠礼”的由来

冠礼,是中国古代华夏男子的成年礼。冠礼起源于周代,已有三千年的历史。

“冠”,《说文解字》解为:“弁冕[biàn miǎn]之总名也。”冠字有三从

  • 从“冖”:即以布帛蒙覆;
  • 从“元”:取其在首,故从元。古亦称冠为“元服”;
  • 从“寸”:“寸”字有两意:《汉书·律历志》云:“度量衡皆起于黄钟之律,一黍[shǔ]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一尺;“寸”者,忖[cǔn]也(意思是仔细考虑)。凡法度字皆从寸。

《礼记》:“冠者礼之始也。”华夏文化是礼仪的文化,而冠礼就是礼仪的起点。

秦始皇的十大事件(秦始皇为何在22岁才加冠)(2)

古人行冠礼

对古人来说,冠礼是社会承认男子社会地位的重要礼仪。通过冠礼,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合格的弟弟、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

  • 几岁行 “冠礼”呢? 一般为二十岁,可以提前,但不延后。

《礼记·曲礼》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即男子一般在二十岁时行冠礼。

所以,“冠岁”的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的意思。

“冠子”的意思是:已行过冠礼的男子,指二十岁成年男子。

“冠字”的意思是:男子二十而冠,并赐以字。

当然,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礼。传说周文王(周朝开国君主)十二岁而冠,周成王(周朝第二位国君)十五岁而冠

秦始皇的十大事件(秦始皇为何在22岁才加冠)(3)

周文王(周朝开国君主):十二岁而冠

秦始皇的十大事件(秦始皇为何在22岁才加冠)(4)

周成王(周朝第二位国君):十五岁而冠,周公辅佐之

后来呢,民间也有提前的,在“十五岁至二十岁”之间举行冠礼的。一般没有延后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子早日得到社会的认可,早日成家立业。

  • 为什么秦始皇到22岁才行冠礼呢?三个原因:

一、母亲赵姬、丞相吕不韦贪恋权势,不想让秦始皇过早掌权。

秦始皇嬴政在13岁时,其父亲秦庄襄王去世,于是年仅13岁的嬴政继位为秦王。

因为嬴政年幼,国事有丞相吕不韦把持,母亲常过问。吕不韦被封为文信侯,号称为嬴政的“仲父”,权倾天下。同时,吕不韦与赵姬太后有奸情。但是吕不韦看着嬴政逐渐长大,担心自己继续与赵姬偷情会引火烧身,于是吕不韦设计献上大阴人嫪毐[lao ai]给赵姬,自己全身而退,专门辅佐秦王嬴政治理国家。

秦始皇的十大事件(秦始皇为何在22岁才加冠)(5)

同时,嬴政的母亲赵姬太后又扶持了自己的情人嫪毐[lao ai],封其为长信侯,权力仅次于吕不韦。嫪毐又自称是嬴政的“假父”,可见十分嚣张。

秦始皇的十大事件(秦始皇为何在22岁才加冠)(6)

当然,母亲赵姬(同嫪毐)、吕不韦都不希望嬴政早日行冠礼,行冠礼之后就意味着承认他的社会地位,就意味着嬴政自己可以亲政了,会损及自己的权势。嬴政的父亲不在了,母亲又不支持自己,丞相也不支持自己加冠,提前加冠是不可能了。

所以,年幼的嬴政在母亲赵姬、嫪毐、吕不韦三大权力势力之下,很难有亲政出头之日。

秦始皇的十大事件(秦始皇为何在22岁才加冠)(7)

嬴政:母亲不支持自己,难以加冠礼

二、母亲赵姬、丞相吕不韦给嬴政找了二十岁不能加冠的理由:故意以秦老案例压之,让他学习秦惠文王、秦昭襄王。

秦惠文王继位三年后,二十二岁行冠礼;秦昭襄王也是继位三年后,二十二岁行冠礼。

秦惠文王赢驷(si), 即秦始皇的高祖父,秦国的第26代国君,秦六世余烈的第二代变法国君,在位27年,是非常有作为的一位秦王。秦惠文王是秦国第一位称王的秦王,南征巴蜀,北伐义渠,西战蛮夷,东收河西之地,让秦国疆域扩大了数倍之多,一举让秦国称为虎狼之国,为秦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基础。

秦始皇的十大事件(秦始皇为何在22岁才加冠)(8)

秦惠文王:秦始皇的高祖父,22岁加冠

秦昭襄王赢稷(ji),即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惠文王的儿子,秦国的第28代国君,秦六世余烈的第四代国君,在位56年,是非常强大的一位秦王。秦昭襄王灭掉义渠、灭掉周王朝、重用白起“长平之战”彻底削弱赵国、蚕食秦国周边的土地、重用范雎“远交近攻”制定了统一天下的战略,让秦国成为最为疆域最大、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六国均不能与之匹敌。假如秦昭襄王再多活10年,可能就把六国给吞并了,就没有后来秦始皇的什么事了,但是历史上没有假如。秦昭襄王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始皇的十大事件(秦始皇为何在22岁才加冠)(9)

秦昭襄王:秦始皇的曾祖父。22岁加冠

“惠文君三年,王冠。” --《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

翻译:秦惠文王继位三年之后(22岁),举行自己已成年的加冠礼。

“昭襄王三年,王冠。” -- 《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

翻译:秦昭襄王继位三年之后(22岁),举行自己已成年的加冠礼。

于是嬴政的母亲赵姬、丞相吕不韦对嬴政说:加冠礼不要急,学习高祖父秦惠文王、曾祖父秦昭襄王,他们都是22岁加冠的。 他们22岁加冠,都非常有作为,所以,你不要提前加冠。

于是,嬴政定下来到22岁时再加冠。

秦始皇的十大事件(秦始皇为何在22岁才加冠)(10)

嬴政:等22岁时加冠

三、秦始皇嬴政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自己不争论早加冠,坐山观虎,后发制人,其实早已掌握帝王之道。

嬴政在13岁就已经继位了,按照秦惠文王继位3年后加冠、秦昭襄王继位3年后加冠的礼节,嬴政应该在16岁时就加冠,继位3年后加冠嘛。

但是,嬴政并没有跟母亲赵姬、丞相吕不韦去争论加冠的年龄,因为,他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其中,吕不韦、赵姬、嫪毐都是其中的棋子。看看加冠后嬴政是如何操作的?

  • 嬴政加冠那一年:铲除嫪毐

嬴政等到加冠那一年,22岁时,故意卖出破绽,故意识破嫪毐私通母亲赵姬之事。嫪毐忍不住发动叛乱,嬴政发动群臣平叛嫪毐,嬴政发出命令谁能抓住嫪毐封侯封爵。于是嫪毐很快败下阵来。嫪毐被车裂,家人被灭族。嫪毐势力被彻底铲除。

秦始皇的十大事件(秦始皇为何在22岁才加冠)(11)

吕不韦指出:秦王是高手,嫪毐是棋子

秦始皇的十大事件(秦始皇为何在22岁才加冠)(12)

吕不韦指出:秦王是高手,嫪毐是棋子

秦始皇的十大事件(秦始皇为何在22岁才加冠)(13)

吕不韦指出:秦王是高手,嫪毐是棋子

  • 嬴政加冠那一年:削掉母亲赵姬的权力

因为母亲赵姬太后淫乱,与嫪毐生下两个私生子,气得秦王嬴政把两个私生子杀掉,并把赵姬太后囚禁在宫中不得外出,于是赵姬的权力也被趁势削掉。

秦始皇的十大事件(秦始皇为何在22岁才加冠)(14)

赵姬太后:权力被削

  • 嬴政加冠第二年:逼迫吕不韦自杀

因为嫪毐曾经是吕不韦的门客,又是吕不韦想办法弄到宫中去的,所以嬴政也非常痛恨吕不韦,但是吕不韦并非嫪毐一党,暂时没有把吕不韦怎么样。吕不韦也自知难逃干系,自此吕不韦不再受到重视。

嬴政加冠第二年,秦王嬴政忍不住了,罢免吕不韦的丞相之位,让吕不韦迁到自己的封国洛阳。后来嬴政又打算下令将吕不韦迁往蜀地,并质疑吕不韦为何号称“仲父”?吕不韦知道与秦王嬴政的关系已无法挽回,曾经孩童已经长大了,现在嬴政已是个敢做敢为的国君了,吕不韦想了许久之后,便饮毒酒自杀了。

秦始皇的十大事件(秦始皇为何在22岁才加冠)(15)

秦王嬴政加冠第二年:除掉吕不韦,吕不韦自杀而亡

为什么秦始皇嬴政在22岁才加冠?

简单总结来说,这是一场政治斗争。赵姬太后(嫪毐)、丞相吕不韦都不想让嬴政亲政太早,特意让嬴政学习高祖父、曾祖父到22岁时再加冠,所以故意推迟嬴政加冠时间。而嬴政深谙帝王之道,13岁时继秦王之位,等了9年才加冠(太晚了),其实他一直在坐山观虎,后发制人。在22岁加冠那年故意刺激嫪毐叛乱,除掉嫪毐,趁机削弱赵姬太后的权力,再而除掉丞相吕不韦,彻底亲政,成为真正掌权的秦王。

秦始皇可谓是一位能屈能伸、审时度势的高手,一位资深棋手。

秦始皇的十大事件(秦始皇为何在22岁才加冠)(16)

秦始皇:22岁加冠,加冠后亲政

----------------------------------------------

(免责声明:本文典故引用《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史记-卷八十五-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涉及到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