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狂性格是怎样形成(工作狂都具备这一特点)

工作狂性格是怎样形成(工作狂都具备这一特点)(1)

文:茹果君

今天是很多人新年上班的第一天,有多少人在新的一年换了新的工作呢,或者是,想换新的岗位却一直犹疑不定。

这世上,最好的工作永远是别人的,自己的工作总是最让人厌烦的。

实际上,并没有最理想的工作,月有阴面阳面,事有利弊之分,再光鲜的工作在背后都有辛酸的一面。

只不过,“甲之砒霜,乙之蜜糖”

想让自己工作顺心,生活愉快,首先你就得搞清楚,自己属于哪一类人?

有人天生宅,喜欢规律的生活,习惯于什么事情都在掌握之中,包括早上几点吃饭晚上几点 睡觉,稍有差池会一天都不自在。

我妹夫是医生,回家过年这几天,最痛苦的就是,没有办法按照他的老习惯,在固定的时间蹲大厕所。

过年人多厕所总是抢来抢去的,在他以往蹲厕所的时间点,很难得正好是空的。

妹夫工作十年已成为业务骨干,很受病人欢迎和尊重。

这么多年来,最让他觉得安心的就是早上提前一个小时起来自己做早饭,然后提前十分钟上班,一天中每个小时每一分钟都是安排好的作息表,车买了四年才跑了一万多里,能不开车就不开车,医院离家近,走路二十分钟都到办公室。

医生很忙,好不容易有个假宁愿在家整理休息,妹妹总是念叨着放个假去哪儿走走,也总是没成行。

我很佩服这样自律性超强的人,可是要我做到这样朝九晚五,对我这种天马行空,女神和女神经随时无缝连接的人而言,固定的作息表只能让我觉得越来越窒息。

这也是我当年一度想逃离体制的原因。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选择让自己惬意的人生,需要勇气和觉悟。

工作狂性格是怎样形成(工作狂都具备这一特点)(2)

老看到有人批判别人的生活方式。

一次中央电视台“在路上”综艺节目,邀请了个女嘉宾,二十多岁的年龄,穷游了二十多个国家,在印度看人烧尸,到了阿尔及利亚,遇上了也是来旅游的一个男孩子,同游了一个月就结婚了。

后来男孩回到法国继续深造完成学业,这个女孩拒绝了男孩让她陪读的提议,仍旧一个人背包旅行,两人异国坚持一年之后终究和平分手。

于是有人写文章骂这个女孩,说什么不顾亲人朋友,闪婚闪离,又没有钱财积累和物质基础,老了就知道后悔了。

看得我尴尬症都犯了,每个人所适应的环境,每个人所喜欢的生活方式,绝对是不一样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你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只有你自己最知道。

不过,你喜欢什么样的工作,和你能做什么样的工作,是两回事。

让人迷茫的,一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二是才华配不上梦想,三是没能将热情灌注到自己擅长的方面。

前两者说的人很多,听的人也很懂。

但是最关键的还是最后一点,好多谚语鸡汤都在鼓励人们“重在过程,重在参与”,实际上,成功就是成功,缺一步缺一点,都是失败。

选择的方向决定你最后的成功,如果从一开始就错误了,越努力离正确的道路越远。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高瞻远瞩,所以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得随时调整方向。

工作狂性格是怎样形成(工作狂都具备这一特点)(3)

我从小喜欢文学,这是自我添金的说法,换句通俗点的,是在与父母师长斗智斗勇,在各种围追堵截下,坚持看完金庸梁羽生亦舒之流的小说,及其他不为大人所认可的教科书之外的读物。

家里书柜上中国四大名著历史小说被我搜刮一空,找不到看的,老爸的各种报告文学纪实小说也成了我的爱,张贤亮的《绿化树》就这样跌跌撞撞地进入我的视线。

可是我妈相当担心,家有痴女,看书成癖。

高中文理分流时,我文理学科成绩都差不多,为了升学,选了理科,当年的口号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到了大学的我,一度认为嗜书如命的行为,影响了我的人际交往和自我人格的形成,放弃了看书好多年。

直到本科毕业工作后,周周转转,才发现,嗜好并非就是致命的弱点。

现在的我,很开心自己在小时侯可以看那么多的书。

六神磊磊曾在他的一篇文章里说很感激妈妈在废品店里可以给他带回来那么多的书,感同身受的是,我们小时侯都被老师家长认为是怪异的小孩,各种打击阻止怕影响学业,长大之后却受益于这些“不务正业”的书。

说这么多废话的原因,好象写成长报告似的,是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想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就要坚定地抛开世俗观念和旁人看法的影响。

从何时开始,看书这一嗜好,从我周边人喊人打的怪癖,变成了现在我安身立命的基础了呢?

这么多年,我也迷茫过,痛苦过,郁闷过,无聊过,兜兜转转才发现,将自己真正所热爱所渴望所愿意为之忘却一切的东西,作为自己毕生追求事业的基础,才是成功的开端。

工作狂性格是怎样形成(工作狂都具备这一特点)(4)

我大学时代班上有个男同学,疯狂热爱电脑游戏,痴迷于有关计算机的一切,不喜欢自己的正经专业,从大一开始就频繁挂科,到了大三,因为学分不够被勒令退学。

大三了,快要毕业了,被勒令退学,读了将近三年的大学,什么指望都没有了。

我们大四实习找工作的时候,听说他回高三重读,唏嘘不已,二十来岁了,我们都要进入社会开始人生新的篇章,而他,则要一切从头来过。

感觉他的人生,就是典型的玩物丧志的反面例子,那么有才华的人毁在了自己不加克制的癖好上,好吧,我承认,我大二演讲比赛得了全系第一的演讲稿,是他帮我起的底稿。

就在我们为他惋惜感叹的时候,听说他重新参加高考,上了西南交大的计算机系。

什么叫“如鱼得水”,“重获新生”,这就是。

听说他年年获奖学金,还在大三的时候,所编写的好些程序就获得了国家专利认可,有公司购买,毕业后顺利到了500强公司,工作没几年就成为骨干精英,外派到加拿大,带着夫人和一儿一女定居国外。

一个被勒令退学,为了打游戏借遍了全班同学钱的混混似的人,我们还曾感叹这样一个有灵气的人,居然堕落如斯,因为重新走对了自己的路,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我不喜欢“逆袭”这个词,“天生我材必有用”,所谓的“垃圾不过是人才放错了地方”。

那些到达了人生和事业颠峰的人,不过是正巧将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当一个人不为了外在的压力和规矩去做事的时候,才会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最大。

总有人问我,你每天都要花费那么多时间看书和写文章,到底有多大的收益和好处,才能让你这样的坚持。

我回答:无它,喜欢而已。

-------------------------------------

作者简介:

茹果君:本科物理,哲学硕士,外面淑女,内心彪悍,不喜欢佶屈聱牙,喜欢摆龙门阵,想用最简洁易懂的文字,研究深层次的人性哲学

茹果君 ID: ruguojun66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