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维京人战船大战(维京人和爱尔兰人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

真实维京人战船大战(维京人和爱尔兰人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1)

布莱恩·波鲁是一个精力充沛、野心勃勃的君主,他是中世纪时期少数高等级国王之一,有完全正当的理由成为爱尔兰国王,而且不仅仅是名义上的。但他所取得的这个成就并不会让当时这个国家众多凶恶的独立小君主们感到高兴。

在10世纪末期,999年还剩最后几个月的时候,伦斯特的米尔冒德哈国王和都柏林的“银胡子”西格特瑞格起兵反对布莱恩国王。他们的联军在格伦·玛码 遭遇惨败,米尔冒德哈藏在一棵杉树上才躲过一劫。虽然他和西格特瑞格在事后被胜利者宽恕,从而恢复了王位,但这一败绩对于他们来说始终是一种耻辱。

根据历史记载,双方的战事在1012年被布莱恩头脑发热的儿子莫卡德不明智地重新开启。传说,莫卡德在玩象棋游戏时因米尔冒德哈给对手出主意而被打败,就辱骂伦斯特王,说他的建议并不总是有用:“在格伦·玛码维京人被我们打得头昏眼花那天,你给他们出的主意有多棒!”

由于深深地感到被冒犯,米尔冒德哈回应说:“我还会给他们提建议,但这一次结果会大不相同。”对此,莫卡德反击说:“那你可一定要准备好杉树!”米尔冒德哈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布莱恩的宫廷,召集他的臣属,在北方的诸王中挑动叛乱;1013年,战事在几处地方爆发。莫卡德很快就逼得米尔冒德哈不得不逃跑。当年夏末,米尔冒德哈被迫和西格特瑞格一起进入都柏林的城堡避难。在那里,他们被莫卡德和布莱恩的大军一直围困到圣诞节,此时,布莱恩属下的芒斯特军队离开了营地,返回家乡过冬。这个出人意料的情况让西格特瑞格尽可能地获得了喘息之机。他乘船向北,航海去维京人控制的西方群岛诸国的宫廷中寻求盟友。

真实维京人战船大战(维京人和爱尔兰人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2)

11世纪在爱尔兰铸造的维京钱币,见于英国博物馆馆藏。

根据《恩斯科伦编年史》,他后来从整个西方世界的“外国人”那里借到了援军,根据各种记录的说法,维京人援军分别来自赫布里底群岛、开斯纳斯、琴泰半岛和法国(不太可能)、弗兰德斯、弗里西亚,甚至俄罗斯。1014年春,所有部队聚集到都柏林城外。快到四月底时,布莱恩国王率领一支征发自芒斯特、米德(Mide;位于英格兰中部地区)和南部的康诺特的大约两万人的军队来迎击他们。

4月23日,那是一个不幸的日子,双方做好了在克隆塔夫的平原进行作战的准备。各种不同的人均试图调整两军的部署,但很少有人能提出令人信服的方案。然而,后世的研究者认为,维京人和他们的伦斯特人盟军分为五队或者七队,兵力被部署得过于分散。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在保卫通过利菲河上的桥进入都柏林城的撤退路线的同时,还能保卫另一翼的外来维京人停泊在都柏林湾里的船只。《纳加尔萨迦》认为,布劳德尔所部位于军阵一翼,西格特瑞格国王领人部署在河岸另一翼,西格德伯爵所部位于中军。尽管米尔冒德哈的伦斯特人在数目上应该至少有维京人的两倍,萨迦中却并未提到米尔冒德哈和伦斯特人的部署位置。

将西格特瑞格说成是参战的人物,也是一个错误。整场战役期间,他都待在都柏林,在这场战役中代替他指挥部队的是他的兄弟都柏哈高尔。为了保护自己的船只,在西格德和布劳德尔指挥下的外来维京人很可能主要集中在河的左翼,守桥的都柏林人位于右翼,米尔冒德哈居高临下负责指挥战阵中央区域的部队。布莱恩军队的部署问题更大。我们知道,该军右侧靠着利菲河,左侧是跟利菲河平行的托儿卡河,因此左右两翼都是安全的,《纳加尔萨迦》称,这位大国王当时已经有73岁,“不希望在耶稣受难节舞刀弄枪,所以在他的周围设置了一道盾墙,然后将部队部署在盾墙前面”。莫卡德因此成了实际上的指挥官,陪他在一起的有他的堂兄弟科纳宁和15岁的儿子托德尔巴奇。

“两军交锋,必有一场恶战。”《纳加尔萨迦》描述道。在战场的中心,米尔冒德哈率领骑兵猛烈地冲锋,深入莫卡德军的阵列深处,但侧翼的维京盟友进展不太顺利。经过一番恶战,莫卡德军的数量优势开始显现出来。伦斯特人由于孤军深入,缺乏支援,被赶了回去,陷入混乱,维京人盟友也是这个情况。都柏林人朝城内败退,敌人在后面紧紧追杀,据说只有20人活着跑到城堡,而据另外一个版本的说法是只有9人。与此同时,左翼的维京人反败为胜,伦斯特人遂向左翼的维京人靠拢;但他们这时实际上陷入了莫卡德手下凶恶的芒斯特人的包围圈。他们别无选择,只能退往大海方向。在那里,他们逃脱的希望也很小,当时大浪已经把维京人的船冲离了岸边,只有最擅长游泳的好手才可能爬到船上去。

绝望中,有一些维京人实际上开始朝莫卡德的部队反冲锋,布劳德尔就在这些人中间,而且冲到了爱尔兰人战线后方大国王布莱恩扎营的地方。可惜,大国王的卫队很快就包围了他们,将他们俘虏并处死了。

真实维京人战船大战(维京人和爱尔兰人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3)

戴着一顶有装饰性图案的圆锥形头盔的11世纪麋鹿角材质雕刻头像,见于锡格蒂纳。

根据《爱尔兰人和外国人的战争》一书的记载,维京—伦斯特人盟军损失了2500名维京人和3100名爱尔兰人——共计5600人。其他记录记载总共阵亡了6000人,或6000名“外国人”;最可信的估测见于《编年史》一书,该书声称此战有6700名维京人和1100名爱尔兰伦斯特人战死。此外,他们所有的领袖人物都在这场战争中被杀了。尽管如此,对于胜利者来说,这也是一场得不偿失的胜利——不仅大国王本人战死,他的儿子莫卡德、他的孙子托德尔巴奇、他的侄子科纳宁也战死了。在这场战争中,至少还有其他七名国王和1600名贵族被杀。

尽管在很多方面都很重要,但克隆塔夫之战并不像我们经常被告诉的那样具有决定性作用。它并不意味着斯堪的纳维亚人势力在爱尔兰的终结,尽管他们的势力确实在10世纪中期即已经开始遭到削弱,西格特瑞格国王在此战后仍旧不受影响地继续统治了都柏林20年。不过,除了偶尔的海盗袭击,外国斯堪的纳维亚军队再次在爱尔兰本土作战则要等到一个半世纪以后。

(全文改编、摘录自《维京人传奇:战斧和长船征服世界的历史 》一书)

真实维京人战船大战(维京人和爱尔兰人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4)

最有趣有料的军事知识供应商

用海量优质军事图书搭建知识地基

欢迎关注公众平台“tiexuexifeng”

后续精彩不断

▼ 推荐阅读

真实维京人战船大战(维京人和爱尔兰人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5)

《维京人传奇:战斧和长船征服世界的历史》:勒内·沙特朗、马克·哈里森 等/著,夏国祥/译,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为一本精美的插图版维京世界指南,本书试图为读者揭开维京人神秘而恐怖的面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