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nicu转到普通病房需要多久(竭尽全力保证救治)
“血钾低,内环境紊乱,用药还需要调整……”
神经重症病房内,于敏主任正在带领医生护士进行查房。科室8张病床,全部住满。感染性休克、多器官衰竭……几乎都是病情复杂的重患,一圈查下来,已经接近11点。
为了应对当下就医需求,按照医院统一的安排部署,神经重症监护室从19号以来,开始转换职能,收治重症患者。呼吸机由原本的两台迅速配齐,8张病床,8台呼吸机。只要有出的,迅速就有入的,几乎无缝衔接,一直保持着满床状态。
在NICU的病房里,很多患者是因为平素就有基础病,发烧咳嗽之后病情急转直下,才来就医的。3床患者是位81多岁的老爷爷,平时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在家发烧咳嗽一周后因为发生了浅昏迷,被家里人送到了急诊,入院时就已经出现了呼吸困难、憋喘的情况。完善检查后发现老人患有冠心病、左心衰,合并重症肺炎。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就像脱了缰的野马,如果勒不住,短时间就会急转直下。入科以后,立即气管插管上呼吸机,给予各种生命支持、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经过两天紧张救治,患者病情终于逐渐趋于平稳,下一个目标就是脱机,恢复自主意识和呼吸。
最忙的一个晚上收了4个患者,接诊、插管上呼吸机、沟通家属询问病史、专科会诊制定治疗方案……一套流程下来起码要三个小时,4个患者让夜班医护忙活了一整夜。
雾化、定点皮下静推、采血气,依据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每两小时进行翻身、叩背、吸痰……上呼吸机的病人泵多,镇静的、降糖的、利尿的、平喘的、止痛的……配比和用量都需要护士时时关注。NICU病房的白班和夜班没太多区别,停不下手中的操作,总是要围绕着患者做各种处置。
“一床睁眼了!”护士苗瑾兴奋地跟同事分享病人的进展,患者能睁眼了,能说话了、能提要求了,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让医务人员欣喜。
神经内科二病房的医护是较早一批感染的,此时都已经陆续返岗,正好应对这一波就诊高峰。当初几乎全员覆没,当时于敏主任为此懊恼焦虑,而今看来也算是一种幸运。
自从开放收治患者以来,科室里的杨颖医生还一直没阳,她自己调侃是名副其实“天选打工人”,一天没休顶着NICU的班,对所有的患者的情况都了然于胸。早上出门,晚上九十点钟能到家。每天回家杨颖的心情都很纠结。孩子睡得晚,自己回家的这个点儿可能正是睡前的状态。怕自己惊醒她,又盼着孩子没睡着,能和自己亲近亲近。刚刚两岁的宝宝正是依恋妈妈的时候,睡前时光,是杨颖这一天当中唯一能给予女儿的时间。
护士队伍中纪晓红、韩小明、孙亚囡目前还都没阳。三个人刚好都有武汉支援的经历,她们开玩笑说自己可能跟杨大夫一样,都是“天选打工人”!也正是因为曾经的支援经历,也让她们在这三年当中数次进驻集中救治中心、方舱医院。不久之前,她们刚刚结束支援任务,之后就几乎无缝连接驻守在NICU病房。白班7:30到岗,执行各种处置,书写护理记录,给夜班备药,至少也得8点能下班。夜班则是从3:30开始,第二天九十点钟结束。
患者多、病情重,纪晓红形容几乎是被活撵着走,感觉到饿了,往往早就过了饭点。大家都是二级防护,换衣服还麻烦,干脆不吃了。
医护队伍中,80后、90后是主力,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他们选择坚守,为守护居民健康尽一份力。
来源: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
文:晋云强
编辑:文倩
【免责声明】独角新闻未标有“来源:独角新闻”或“独角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独角新闻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如需商务合作及新闻线索爆料请联系独角新闻:19123038780(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