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副作用)

医生会留意哪些毒副作用?,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副作用)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

医生会留意哪些毒副作用?

每种疗法都有利有弊。免疫疗法的优势是,可用于改善某些癌症的预后,例如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肾细胞癌、结肠癌和霍奇金淋巴瘤。换言之,患者得到第二次机会,以争取更长的寿命和更舒适的生活,这种大好机会正在改变癌症治疗的面貌。

免疫治疗的探索只是刚刚开始。目前,这是癌症研究和护理中不断演进和激动人心的领域。

随着越来越多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伊匹单抗、纳武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医生正在留意服用这些新药时可能出现的特别问题。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简介

为了理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副作用(毒性),搞清楚这种免疫疗法的工作原理非常重要。

简单说,免疫检查点一般在免疫系统细胞(称为T细胞)表面。这些检查点分子通过复杂的信号通路工作,以阻止T细胞攻击健康细胞,让它们只攻击对人体有害的外源细胞(例如受病毒感染的细胞)。

肿瘤细胞会通过分子表达欺骗T细胞,以躲过T细胞的攻击。

科学家通过免疫检查点阻断癌症疗法反击,希望免疫系统能识别出肿瘤细胞并将其消灭。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毒性

如果肿瘤患者的免疫系统有点错乱,除了肿瘤细胞以外,还开始攻击正常的健康细胞,那么问题就来了。换言之,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时,可能发生严重的炎症、器官损害和自体免疫疾病。

事实上,研究显示,这些毒性,称为免疫相关性不良事件,在高达85%的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易普利姆玛者中发生,也在高达70%的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纳武单抗或帕博利珠单抗者中发生。

伊匹单抗能结合CTLA-4,以阻止CTLA-4与其配体的结合,阻断CTLA-4可增加T细胞的活性和增殖能力,其已被用于治疗黑色素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纳武单抗或帕博利珠单抗靶向PD-1,已被用于治疗黑色素瘤、肾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和霍奇金淋巴瘤等癌症。

回到毒副作用上,被这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误伤”的主要部位包括皮肤、胃肠道、肝脏和内分泌系统。

对皮肤的毒副作用

皮肤问题是最常见的与服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关的免疫相关性不良事件。皮肤问题一般是在免疫治疗期间最早发生的。

皮肤问题包括皮疹、瘙痒、脱发和白癜风。也可能发生口腔干燥症和口腔黏膜炎等口腔问题。

皮疹治疗通常要用到外用皮质类固醇药膏。当皮疹严重起来,有时会需要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服用苯那君等口服抗组胺剂可有助于缓解瘙痒。

有种罕见的情况,如果皮疹非常严重,覆盖30%以上的皮肤,患者将需要静脉注射类固醇,然后服用剂量更少的口服类固醇。

值得注意的是,服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者很少报道像史-约综合征等严重的皮疹。

所以在肿瘤患者进行免疫治疗期间,医生将细心地监测肿瘤患者,如果皮疹看起来令人担忧(好像有水疱),或患者使用皮质类固醇药膏等简单措施后没缓解,医生将把肿瘤患者转诊至皮肤科医生。

对胃肠道的毒副作用

腹泻和导致腹痛和血便的结肠炎是服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后可能出现的两种肠道问题。如果发生这些毒副作用,一般是在开始免疫治疗后第六周或之后出现的。

与接受PD-1抑制剂(例如治疗晚期鳞状细胞非小细胞肺癌的纳武单抗)者相比,这些毒副作用似乎在接受CTLA-4阻断抗体(例如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伊匹单抗)者中更常见。

轻度和早期腹泻治疗包括喝大量液体、食用抗腹泻饮食和服用易蒙停等抗腹泻药。但如果使用这些简单的治疗措施下,腹泻仍持续两三天以上,或如果腹泻加重(每天排便四次或以上),医生将对肿瘤患者执行全面的评估,以进一步评估腹泻,查明是否感染导致,而非药物导致。

如果排除了感染,腹泻成因一定与治疗有关,有需要用到皮质类固醇,有时甚至要更强而有力的药物,以抑制免疫系统,例如英夫利昔单抗。

另外,医生会留意一种不常见却威胁生命的结肠炎并发症——肠穿孔。

对肝的毒副作用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导致肝酶水平升高,提示有肝炎。肝酶水平一般在开始免疫治疗后两到三个月左右升高。

通常,医生将监测肿瘤患者的肝脏血液检测结果,尤其是在每一剂免疫药物之前,如果肝酶水平升高,医生将评估其成因与免疫治疗有关,还是别的原因(例如,另一种药物或病毒性感染)。

如同其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副作用,如果确定其成因与免疫治疗有关,医生将开具皮质类固醇的处方。如果肝毒性很严重,免疫治疗必须停止。

对内分泌系统的毒副作用

免疫相关性不良事件可发生在内分泌系统之中,其包含脑下垂体、甲状腺和肾上腺。一般而言,症状在开始免疫治疗后第九周左右出现,包括:

  • 疲乏
  • 虚弱无力
  • 恶心
  • 意识障碍
  • 头痛
  • 食欲不佳
  • 视力问题
  • 发热

最常见的对内分泌系统的毒副作用之一是甲状腺功能减退,此时患者甲状腺活性过低。

也有肿瘤患者报道甲状腺机能亢进。两种疾病可由内分泌医师管理,经由验血诊断,尤其是促甲状腺激素血液测试。甲状腺机能亢进需要甲状腺激素(称为左旋甲状腺素钠制剂)的治疗。

除了甲状腺功能减退,还有一种由服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导致的常见的内分泌问题,下垂体炎(脑下垂体炎症)。脑下垂体也称为主腺,因为它向身体释放大量激素。

下垂体炎可导致疲乏和头痛,而且血液测试显示几种低激素水平。成像检查也可能显示脑下垂体肿大。如果及早发现,高剂量的皮质类固醇可消炎,以防出现长期服用激素替代药物的需要。

如果肾上腺受波及,患者可出现低血压、脱水和电解质问题(例如高钾血症和低钠血症)。这要看急诊,患者要住院并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

最后,初发病的1型糖尿病与服用PD-1抑制剂有关,但这很罕见。所以在肿瘤患者开始免疫治疗时,医生将往往检查血糖水平。

比较罕见的毒副作用

免疫疗法也可触发肺炎,与上述的毒副作用相比,这种毒副作用很罕见。这种副作用在接受免疫治疗的晚期肺肿瘤患者中尤其令人担忧,因为他们的肺功能已经因肿瘤受损。肺炎可导致咳嗽或呼吸困难等症状。

虽然这一般是不常见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副作用,肺炎也可能会威胁生命。如有怀疑,医生将排除其他肺炎成因,例如肺感染或肿瘤进展。医生通常会进行胸部CT扫描以辅助诊断。

肺炎治疗往往包括,患者暂停免疫治疗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他们的肺部会接受密切监测。还往往给予皮质类固醇。病情严重时,如果患者在服用类固醇后仍没好转,或会需要英夫利西单抗等免疫抑制剂。

最后,还有肿瘤患者报道其他罕见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副作用,例如神经问题或眼部问题。在这时候,医生将把肿瘤患者转诊至专科医生,例如神经科专门医师或眼科医师,以进行诊治。

小结

如果您或您的亲人正服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了解不同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副作用有帮助,这些毒副作用有别于化疗副作用。

换言之,这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副作用的轻微体征和症状也会让肿瘤科医生感到陌生。即使如此,别害怕免疫治疗。反而应该多接触这方面的科普,保持警觉,因为若早期发现,很多毒副作用都可以治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