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追凶怎么评价潘粤明(白夜追凶最厉害的地方)
文 | Zazie
无可争议,今年是网剧大爆发的一年。上半年的《河神》刚在一片好评中完结,良心罪案剧《无证之罪》和《白夜追凶》又接踵而至,最近,《白夜》第一季终于走向了大结局。
《白夜追凶》从开播到现在,一直在豆瓣上保持着9.1的高分,播放量也是同期全网最高。9分以上的剧往往都被封为神剧了,全球范围内也没有多少部。
《白夜》尽管也有它的瑕疵,但这个高分,完全值得给。
首先,这不是一部所谓的IP剧,它是纯原创剧本,光从这点来看,就已经很难得了。如果是翻拍或是改编剧,观众会有主观的心理预期,一旦有什么地方没满足观众的想象,要想拿口碑,就会难很多。没有预期,也就意味着每一集都是惊喜。
《白夜》刚开播没多久,就有一种声音传出:这部剧可真像美剧。
俗话说,办事先起范儿。众所周知,在美剧里,片头总是很重要。片头一上来就能给观众呈现出整部剧的风格和调性,无论是画面、剪辑、摄影还是配乐,都得围绕着全剧独特的格调而进行。
《白夜》的片头同样出彩。音乐不再是老国产剧那种片头曲,画面也不再是剧中内容的复制粘贴,而是像美剧一样,专门做了一个精致的片头。黑白的色调,阴冷的工具,颠倒的城市,紧张又带点神秘色彩的配乐,共同烘托出了这部剧冷硬的风格。
《白夜追凶》片头
《白夜》的另一特点是,剧情节奏相当紧凑,每一分钟都信息量巨大。尤其是第一集开局七分钟的精彩长镜头,肯定拉了不少观众下水。罪案现场,重要人物一个个登场,他们的身份、地位、性格、关系,关队两兄弟的主线迷局全部清晰利落地抛了出来,没有一句废话。
更难的是,本剧将这种高度紧张的节奏保持了全季,这么多集下来,我们真的挑不出几分钟「废话时间」。这是现在网剧超出主流电视剧的地方,回想一下今年上半年的那部全民热播剧,观众纷纷吐槽其中一条大支线可以全砍,这种事决不会发生在《白夜追凶》或《无证之罪》这类网剧中。
以前看到有人打趣说,美剧里的罪案剧是看警察破案,医疗剧是看医生救人;而国产罪案剧是看警察谈恋爱,医疗剧是看医生谈恋爱……《白夜》终于不再谈天谈地谈恋爱了!它相当耿直硬朗——从头到尾,除了破案,还是破案。
光破案会不会显得人物太刻板?这倒没有。过去很多国产剧都有个诟病,表现人物偏要靠直白的对话来说出心声。
而《白夜》的一大优点在于,一方面,它以破案过程中的戏剧冲突和人物所做的选择来彰显人物个性;另一方面,角色之间看似闲聊的内容也不光是内心告白,还是为后来的案件做的细节铺垫。
关宏峰吃鱼
前者的例子是,关宏峰冷峻的性格真正深入人心的时刻,不是他一直以来克制的语言、表情和肢体动作,而是他在「213事件」发生后,选择嫁祸给弟弟,也是在他知道自己快要被抓之后,毅然决然地吃掉了爱鱼「老虎」。
后者的例子是,在前面几集,关宏宇带小周喝酒,小周说她不吃花生,这样的细节便为最后刘队之死给出了铺垫。
也就是说,《白夜》之所以给人节奏紧凑,没有废话的感觉,是因为它非常高效地利用了每一处激烈的戏剧冲突,以及每一处看似平常的对话。
除了剧作,《白夜》的布景、配色、灯光也很考究,明显借用了不少黑色电影的拍摄手法。第一集最后,兄弟二人站在天台,一明一暗、一左一右的构图直接定下了整部剧光明与阴谋并行的格调。
在最后一集的最后一幕,潘粤明那歪嘴一笑,弟弟微笑的左脸藏在阴影之中,哥哥冷峻的右脸暴露在灯光之下,巧妙的灯光布置和精湛的演技让兄弟二人同时出现在一张脸上,给结尾一记神秘的重击。
剧集前半部分,周巡跟关队关于案卷的好几次对话都被安排在百叶窗的阴影之下,两人的脸忽明忽暗,谁正谁邪、是敌是友都在光影的闪烁之下让人看不清楚,故事在镜头的精心设置之中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作为专注破案的刑侦剧,《白夜》还做到了道具逼真、破案专业。老刑警关宏峰破案靠的不是天才的直觉,而是多年来的经验,以及具体的事实细节,一步步将罪案曝光。
编剧指纹2004年就出于爱好,创建了犯罪剖绘爱好者团体「指纹·犯罪研究工作室」,经常跟朋友一起研究国内外的案例,以及相关书籍和影视作品。那时的他还是一位一线诉讼律师,后来凭借《刀锋上的救赎》进入推理小说界,现在则是一名专职编剧。这些经历都让他在推理和罪案方面有很高的专业性。
不止如此,《白夜》背后还有金盾影视的支持,金盾影视有公安的背景,这对于剧作的真实性来说也是一道把关。破案的步骤、警察之间的关系、犯罪现场的组织,这些都有专业人员的参谋。
再说人物。剧中关宏峰和韩彬有句精彩的对白,关宏峰问韩彬:「你是罪犯吗?」韩彬反问关:「那你还是警察吗?」
人物在黑白明暗之间游走,是这部剧几个重要人物的共同特征。
这种「灰色」一方面体现在人物的正邪和个性上。哥哥,好刑警,但又极为决绝;弟弟,办事不按规矩来,黑白两道通走;周巡,外表大大咧咧,实则心思细腻,设局相当有头脑;刘队,官僚呆板,但又有颗责任心。
「灰色」另一方面体现在观众的人物视角上。这部剧中,观众看似上帝视角,但其实对每个角色都毫无把握,每个角色对观众来说都仿佛身藏阴谋。
尽管兄弟二人是绝对的主角,但这两个主角都不可信。一开始,观众对弟弟心存怀疑,随着剧情深入,怀疑的点又转向了哥哥。至于周巡,观众则是至始至终都看不清楚。
人物正邪难分,视角又暧昧不清,两个因素让整部剧都笼罩在重重悬念之中。
再说整部剧的构架。《白夜》一开始就赢在了巧妙的双线设定上,而难处在于,如何将两条线巧妙地交汇在一起。
总体而言,全剧结构如下:一个「213」案件作为主线贯穿全剧,外加六个独立支线案件,每个支线案件又在推动主线——要么推动主案件的破案进展,要么推动人物弧光的变化。而在此之间,还要确保弟弟假扮哥哥这件事不被识破。
六个案件,在剧作结构中围绕着主线分为三个部分。
前两案是对主线人物和主案件情况的铺垫。
第一个快递员杀人案是对主线的介绍,引出周巡与关宏峰「帮破案就看案卷」的约定,同时展现兄弟联合破案的矛盾与危机,以及兄弟二人的人物性格。
第二个街头混混死亡案,聚焦于几个配角的人物塑造——周巡的牵制能力,刘队的官僚作风,小周从菜鸟到职业刑警的蜕变。
中间两案是主线的转折点。
第三个车震杀人案是主支线交汇的关键点。凶手王志革是公安人员,跟「213主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从这个案件开始(具体而言是在14集),全剧重点逐渐从支线案件转向主线案件。
第四个歌手弟弟绑架案,是弟弟关宏宇这个人物的转折点,一开始他吊儿郎当配合哥哥破案,这个案件之后,他开始主动学习,也为之后有能力独立破案奠定了基础。
最后两案则一步步跟主线重合。
第五个强暴杀人案,凸显了弟弟转型后的破案能力,利用此案地点上的便利,弟弟在江州查到主线资料,主线案件也因此有了很大进展。
而到了第六个枪支案,基本就跟主线案件重叠了,牵扯出警局内部一系列更大的阴谋。人物方面,刘队、小周也实现了巨大的转变。
最后几集则全力转向主案,阴谋揭晓。
总体而言,剧作完成度很高,也算是非常工整地将两条线串连在了一起。不过,也有个别地方的处理存在小瑕疵。
王志革
比如全剧结构转折的重点人物王志革,他既是支线的连环杀人凶手,又是「213案」主线的幕后之一(不是核心),而车震连环杀人案跟主线案件又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仅仅依靠这个并不立体、也不关键的人物生命中所做的两件毫无内在联系的事,就将主支线交织起来,我觉得略微生硬了。
最后必须得表彰一下潘粤明老师。
潘老师凭借其高超的演技终于在沉寂多年之后火了一把。他相当于一人分饰三个角色,哥哥、弟弟、弟弟假扮的哥哥,这三个角色怎么看怎么不是一个人演的,但偏偏脸又是同一张。
表演的难处还不光在于一人分饰多角,还得考虑到,这几个角色在剧作前后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哥哥相对来说最好演,因为他很稳定,从头到尾人物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一直是兢兢业业、冷静机智的破案老手。
而弟弟则有明显的变化。从一开始的「活泼社会关」,晚上吊儿郎当去夜店放风,到任迪弟弟被绑架事件发生后,他挣扎又悔恨,决心认真学习破案,能救一个人是一个人。
随着弟弟人物的变化,弟弟假扮的哥哥也在发生变化。弟弟学习了破案后,逐渐有了自己对案件的判断,在警局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战战兢兢,开始有了放飞自我的迹象。
从这时候开始,这个角色就从「假扮哥哥的菜鸟警察」,变成了「小试牛刀的进阶社会关」。
所以,你还能说潘粤明只演了三个人吗?从头到尾数下来,起码是五个不同的面貌!而且这还不是独立的五个人,而是命运勾连在一起的五个人。
太难了!能将如此复杂的角色演绎得人人称道,没有破绽,潘粤明应该发一个今年的「视帝」奖。
再怎么重复对这部剧的赞誉都显得多余,都过去了。我现在期盼的是第二季!一定要有,而且希望一定要超越第一季!
你们能做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