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一带一路(浙江大学一带一路)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金南星

义乌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窗口,义乌以“世界小商品之都”这一“金名片”享誉全球。新时代浙江大学为义乌再度打造新的“金名片”——“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国际医学中心”。这一梦想之舟早在14年前就已启航,如今宏伟蓝图正一步步走向现实,高远使命引领中国医学走向世界。

浙江大学一带一路(浙江大学一带一路)(1)

图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实景图

2009年,浙江大学和义乌市人民政府提前布局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以下简称“浙大四院”),开创了浙江大学在杭州以外地区建设附属医院的先例。经历几年跨越发展,浙大四院成为了区域高水平的省级医院、三甲医院和大学附属医院。

2019年,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适应义乌“世界小商品之都”建设发展需要,浙江大学、义乌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建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以下简称“国际医学院”),旨在将其打造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标志性项目。

2020年12月28日,梦想的种子在义乌双江湖科教板块上播种萌芽,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荷凤接过聘书,成为国际医学院的首任院长。梦想从一座三甲医院孕育发展成一座国际医学院,十年时间一前一后相继生根义乌,将会成就怎样的百世之利?而国家“双一流”的浙江大学,为何又在已经拥有110年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医学院以及7家直属附属医院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作出如此大胆的布局?

战略迭代

新时代赋予中国医学人的历史使命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人类追求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在中国对全球发展领域的巨大推进作用下,15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组成“一带一路”大家庭,使之成为造福全世界的发展之路、幸福之路。

伟大事业,从来就孕育于伟大梦想。在这场新征程中,浙江大学领导多次来到义乌调研走访,和义乌市政府在深入调研论证和充分沟通协商后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大胆的决定”得到了浙江省政府的支持和教育部的批准。这也使得国际医学院成为唯一一家以“一带一路”命名的高等学府二级学院。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指出:“国际医学院诞生于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这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是服务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重大布局,更是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使命担当。国际医学院是浙大医学版块的战略纵深,要拔高站位,打造中国医学健康新高地;要立德树人,建立学校国际教育的育人新品牌;要提质增效,凸显医学发展新优势;要改革创新,建设市校合作新样板。”

这是浙江大学在建设这一国际化办学机构时瞄准的定位,并提出通过与人文、社科、理科、工科、信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新医科”体系,与浙江大学医学院形成相对错位、互补的格局。

同时,为实现医教研深度融合,浙江大学大胆创新医院和医学院管理范式,于2022年1月成立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和“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筹)党委领导班子。

“无中生有”、“从0到1”,在创新办医办学的道路上,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浙江大学国际健康医学研究院一体化管理,开启“三院一体”建设新征程。

异峰突起

栽得梧桐树虹吸凤凰来

国际医学院梦想开始的地方,便是在蓝天白云下的鼎富广场,以学术先导,为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2020年5月,作为国际医学院前期科研支撑和转化医学研究平台,浙江大学国际健康医学研究院于鼎富广场诞生了。

浙江大学一带一路(浙江大学一带一路)(2)

图注:位于鼎富广场的浙江大学国际健康医学研究院

在“三院一体”总体建设框架下,生殖医学中心、肺部肿瘤医学中心、再生与衰老医学中心、RNA 医学中心、代谢医学中心、小脑健康与疾病研究中心、线粒体医学中心、基因组医学中心八大医学中心为建设载体,以实验动物平台等12个平台为关键技术和转化支撑平台,构建“临床-基础-研发-临床”的全链条一体化的科技创新新范式。

浙江大学一带一路(浙江大学一带一路)(3)

图注:国际医学院院长黄荷凤院士(右二)慰问学生

国际医学院院长黄荷凤院士认为,研究中国人群的健康,研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甚至全世界人民健康,“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生殖医学中心由黄荷凤院士牵头,目前已经形成三大研究方向团队,分别是发育源性疾病研究方向、不孕不育疾病与表观遗传研究方向和生育力保护与保存技术研究方向。

国际健康医学研究院是医学生梦想的摇篮,也是科学家肆意挥洒智慧和汗水的宝地。“这里吸引我的除了拥有超过3300平方米的实验动物中心、一流的实验设施设备,还有露天咖啡吧可以晒着暖阳、喝着咖啡,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科的科学家、临床医生、研究生畅快淋漓地交流。”代谢医学中心主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刘伟说。

“栽得梧桐树,虹吸凤凰来。用优质的科研条件吸引海内外英才,用先进的科研成果造福人类。”党委书记徐键说,在美好的愿景引领下,在自由的科研氛围感召下,短短几年,无论是人才吸引还是科研产出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三院一体”人都已经展露出夺目的光彩。

引进大人才,形成大团队,依托大平台,申报大项目,产出大成果。

浙江大学一带一路(浙江大学一带一路)(4)

图注:刘伟教授、孙启明教授、Dante Neculai教授入职

短短2年多,国际医学院通过研究院这个梧桐树平台,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充分利用浙江大学和国家、省、市各级政府的各类人才引进政策,广开渠道、灵活引进,面向全球汇聚人才。来自海内外的12个高层次科研人才PI团队全部入驻,形成“首席科学家—资深研究员—核心骨干成员”人才体系。目前,已成功引进院士、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9人;省特级专家、省卫生领军人才等省部级人才19人,浙江大学 “百人计划”研究员(含平台百人)9人、特聘(副)研究员26人,在站博士后42人,双聘教授37人。

在这里,医学科学研究成果对人类健康的积极影响日益彰显。黄荷凤院士团队揭示了糖尿病代际遗传“记忆”机制,为人类认识和防控糖尿病等成人慢病提供了崭新的科学视角。应颂敏教授团队也取得了新进展,揭示了CCAR-T细胞在体内外对嗜酸性粒细胞的靶向杀伤作用以及对过敏性气道炎症的保护作用,为过敏性哮喘的治疗提供了潜在新策略。王凯教授团队探究肺癌的发病机制及关键耐药分子,发现提高免疫治疗有效率的新途径,确定新型肺癌分子分型,研发新型靶向药物提高疗效……

科研项目紧紧围绕国家和浙江省的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比如聚焦在解决低出生率、预防出生缺陷和提高人口质量等重大人口问题,这些研究成果具有高度的临床转化性,可以迅速转化成临床应用,进而帮助实现我国的人口战略和提高全民,尤其是下一代中国人的整体健康。

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期待在义乌这片小县城的土地上,他们为世界医学创新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并且为世人所熟知,用新的技术、新的理论、新的手术方式以及新的药物成果促进人类健康。

文明互鉴

培养世界需要的医学人才

进入21世纪,医疗卫生领域迎来新挑战、新任务。作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医学教育变革再次提上议程。未来医学教育如何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挑战?医学人才培养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面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描绘了一幅灿然一新的画卷。

李晓明副校长指出,浙江大学主动对标国家赋予医学教育的“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的新定位和新要求,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基础性战略工程,积极探索卓越创新医学人才的培养。

浙江大学一带一路(浙江大学一带一路)(5)

图注:浙大四院院长、浙大四院和“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凯(右一)在病区教学查房

国际医学院致力于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卓越教育体系,对标国际标准,培养具有人文素养、临床胜任力、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世界需要的医学人才。同时,充分发挥“三院一体”的优势,建设医教研融合发展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形成一批国际一流的学科交叉方向,造就兼具过硬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研究能力、引领医学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

两年多来,国际医学院致力于打造国际化环境助推国际化教育纵深发展,逐步构建了国际化工作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开放、包容、利他”的国际化工作精神。

开放(Openness),彰显了在当前世界百年大变局之下,开放与发展依然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包容(Inclusion),诠释了国际医学院将会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正如浙大校歌里‘海纳江河’所言,要对不同文化常怀包容之心;利他(Altruism),表明了国际医学院将与国内外合作伙伴深化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2022年9月,国际医学院迎来了海内外138名研究生。这是国际医学院首次面向海外招生,吸引了一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医学生。自2020年起,国际医学院便启动研究生招生,目前已有在校研究生362名。

“来到中国很兴奋,希望通过3年半的博士学习把在中国学到的医学知识带回家,更好地治愈病人。”来自巴基斯坦的KAMRAN ALI对学习生活满怀憧憬。

“我的梦想是学好汉语和医学,留在中国当一名妇产科医生。在义乌也有很多外籍女性由于陌生的语言和环境害怕就医,我希望能够为她们提供帮助,让她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来自阿富汗的留学生弗洛兹说。

在经历带土移植、本土培养、接轨国际三阶段后,国际医学院的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英文授课)项目(MBBS)将具有临床和学术能力、沟通和协作能力、双导师制、个性化培养模式、人文社科特色课程、社区和全球卫生服务、多学科整合课程、多样化教学模式、文化浸润融合等特色。

此外,国际医学院还开展“感知中国行”特色活动,帮助国际学生、学者读懂今日中国。国际学生纷纷表示近距离感受到了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成就,为日后成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奠定了基础。

“希望不久的将来,当人们谈及国际医学生培养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为世界培养医学人才的‘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浙大四院院长、浙大四院和“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凯说。

以人为本

打造“三精工程”支撑保障体系

虽是隆冬时令,这片土地却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下扫去了萧瑟,暖阳洒在未卸去脚手架的教学楼、公寓楼上,金与蓝绿的交织让人恍惚,仿佛能穿透时光,看到不久后的这里,师生熙攘来去,欢声笑语,生动热烈。

浙江大学一带一路(浙江大学一带一路)(6)

图注:国际医学院开工仪式

2020年12月28日,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筹)在浙江省义乌市双江湖科教板块揭牌开工。自此,浙江大学的规划设计在义乌市政府的倾力支持之下开始落地,在无数人殷切的期许之下成为了播种智慧的园地,在寒来暑往的悉心耕耘之中筑起了世界生命健康科技创新的高地与培育未来人才的圣地。

站在这里,眼前学府拔地而起,而回头看,国际医学院的建设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尽1000亩规划用地之所用,实现“对标国际一流,塑造经典永恒”的目标,蓝图的铺设就非易事,而施工过程更几番历经台风、疫情等不可抗的突发状况。如何做到品质与速度兼优?如何把医学人文融入建筑设计,彰显“一带一路”大学特色?

我们所见证和参与的国际医学院校园,是一项由“五化”修炼成的“三精”工程。围绕“国际化、数智化、人文化、生态化、特色化”建设理念,创新探索设计与管理,对“精心、精致、精品”的不懈追求,贯穿了从选址设计到建设施工的各个环节,贯穿了从校园建筑道路的宏观设计到室内装潢的细节布置。

校园规划环中央湖景,南北、东西两条主轴划分生活、教学、行政、科研四个组团,3300m骑行道、2000m环廊通道和1200m环湖慢跑道连结,组成多维立体的慢行系统。

浙江大学一带一路(浙江大学一带一路)(7)

图注:国际医学院鸟瞰图

人是建筑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医学院也将成为双江湖的标志性地标之一。”2021年,国际医学院“学术交流中心”荣获年度国际环艺创新设计作品大赛金奖,这栋以西方古典建筑语言,营造精致、典雅风格的建筑,只是一个美丽的缩影。这座校园将打破“围墙内办大学”的传统城校关系,“开放共享”,打造一所滨水融城、传承文化、面向未来的大学校园,与城市自由交换鲜活的发展因子。

一座拥抱未来的国际化校园,建设管理上自当弄潮引航。党的二十大为数智化改革擘画了发展赛道,数智化是未来校园管理的方向。国际医学院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建设、管理的全过程,提出了建筑数智化档案、空间、能耗、安防等运维管理模块,为全国高校校园数智化建设和运维管理做出了引领和示范。

2023年1月,浙江大学周天华副校长来到国际医学院工地考察,充分肯定了工地标准化形象,要求各管理主体要紧扣2023年投入使用的时间倒排计划,按照一流标准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做成校园建设的标杆。

匆匆两度春秋,见证“无中生有”,而今的校园里,一期学生公寓、体育中心、教学楼、食堂、行政及信息中心已全部主体封顶;二期图书馆、学术交流及实训中心、国际馆、科研组团也完成了主体工程的40%,将分别于2023年和2024年分批如期交付投用。

从2020年末到2023开年,奉献精心、打磨精致、造就精品,心血与汗水的浇灌让一幢幢大楼破土而出,承载起梦想的重量与培育医学人才、涵养人文价值的使命。

浙江大学一带一路(浙江大学一带一路)(8)

图注:国际医学院校园中央湖景及科研组群效果图

“国际医学院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的高等医学教育机构,面向全球培育知华、爱华、友华的一流医学科学家和健康行业领导者,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浙江大学杜江峰校长提出了他的殷切期望。

这也是“三院一体”人的使命和梦想。为此,“三院一体”人锚定奋力打造“三地两区一中心”的目标:成为就医目的地、学习首选地、创新策源地、带路新医科建设示范区、医教研深度融合样板区、国际医学开放旗舰中心,建设顶天立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际医学中心。

160年前,梅奥医学中心只是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小镇的一间毫不起眼的小诊所,而在百年后成为享誉全球的医学中心,医生心中的圣地。而后,它以不断创新的医学教育和世界领先的医学研究为基础,建立起全美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综合性医疗体系,成为了罗切斯特的“金名片”。

同心筑梦,并肩追梦,携手圆梦。国际医学院诞生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一个10年,如今已种下梦想的种子。未来,必将在第二个、第三个10年……不断开出梦想之花,结出梦想之实。如同这座城,点医学之石,成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之金。最终,必将成为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又一张“金名片”。

在使命与梦想的伟大远征中勇毅前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中国医学人脚下是步履稳健,眼中是一丝不苟,心中有热情高昂,向前展望,未来已来。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