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模式(你是个解决问题的高手吗)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某位同事经常踩这样的雷,他的职场发展之路会很顺利吗?

领导交代了任务,他过一会想到有个新信息还要确认,来回几次后,领导脸都黑了!

与人谈话或写文章时表达不清楚,连年终述职的工作汇报都搞砸了;

领导交代的任务需要学新知识,他看了无数遍还是不知所谓,眼看任务到期了,只能尴尬地向领导请求换人;

《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一书的作者王世民老师,把以上三种痛总结为:分析时想不明白,表达时说不清楚,学习时学不快,并指出症结在于“思维力不足”。

思维力会极大地影响、甚至可以说决定了我们的职场上限。俗话说:“有多大的头,戴多大的帽”,如果我们去招聘网站搜索对中层管理职位(如各职能部门的经理岗、项目经理等)的职位描述,经常会看到这条要求:较强的逻辑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Strong analytical and problem solving skills),这通常也是面试官最在意的,毕竟公司都是信赖骨干员工解决问题、拿结果的。

《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一书中定义思维力为:选择、改善或构建“框架”,以更快速、更全面、更深入地系统思考和表达的思维方式,它是YouCore创始人王世民老师帮助我们提高思维力的实用工具书,是我之前介绍的学习学习,再学习,让你一年顶别人两年|《学习力》的姊妹篇。

作者王世民老师有深厚的管理和服务咨询功底,曾经领导过IBM企业管理咨询团队、HP华南区管理咨询团队。本书在豆瓣评分7.9分,得到读者认可和欢迎,如果你对世面上多本“麦肯锡”冠名的书籍有审美疲劳,选这本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书本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思维力和系统思维介绍;第二部分讲述系统分析与解决问题五步法;而第三部分告诉大家如何去自上而下地表达。

本篇我将重点提炼一下第二部分的内容作为全书的介绍,但我稍微打乱了一些原书的介绍顺序。

我想大家都认可最基本的解决问题三步曲:①发现问题-②分析问题-③解决问题,请我们按这三步的脉络,一起来解读王世民老师的“系统分析与解决问题五步法”。

发现“真正”的问题-界定问题

美国著名思想家杜威说过:“一个界定良好的问题,已经将问题解决了一半!”

什么是问题?问题源于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使用系统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首当其冲的都是界定问题这最关键的一步。也就是弄清楚问题到底是什么的过程和方法。

这个看起来很平常甚至可笑:我会连什么是问题还不知道?!

其实还真没那么简单,书里把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提炼成了四种类型:未能准确地描述问题、没有梳理清楚问题的结构、被问题的表象蒙蔽和忽略问题隐含的假设。这四种类型大约覆盖了我们所遇到问题种类的90%,我认为是本书的一个小亮点,值得琢磨。具体如下图:

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模式(你是个解决问题的高手吗)(1)

1.准确地描述问题

语言作为交流工具,却经常带一些歧义。例如新来的公司前台被客户投诉,投诉的原因是服务态度差,不敬业。这句话就没有“准确/精确”地描述。

什么是态度好?它是形容词(还有如:离职率高/低,销售收入急剧上升/快速减少等);

什么是“不敬业”?它是一个评价,没有事实和细节论据(还有如:这件事没办好,你不要大意);

要想继续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先将这些非量化、模煳化、有歧义的问题描述转化为可量化、可例证、清晰化的问题描述。

2.明确问题的构成要素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说公司经理打电话安排人员员工当晚去上海参加一个重要项目实施,员工满口答应,再一想关于具体地址、周期、同行同事、需做的准备等等都没有问。

作者建议一定要采用“5W2H”框架明确问题的所有构成要素。

3. 探究问题的本质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碰到有些问题,会以问题的表象、问题的初步解决方案,或者无关的干扰信息等形式出现。

客户要的不是锤子,是墙上的那个洞。

我们不是卖牛排,而是卖炸牛排的滋滋声。

这时需要用探究问题本质的5Why分析法。5Why分析法又称“五问法”,是对一个问题点连续以5个“为什么”自问,探究问题的根本原因,以达到你所在的层次能解决的根本原因为止。

4. 显性化问题隐含的假设。

可以很绝对地来说,我们碰到的所有问题都有一定程度的假设和应用边界。像这个最近被热议的华为面试题,请想一想会有什么隐含假设?

牛重800kg,桥承重700kg,牛如何过河?

再比如:冰的熔点是0℃这句话,就包含了:1)冰是100%不含杂质的纯冰;2)在标准大气压下两个主要假设。

但是很多情况下,问题所隐含的假设前提是不明显的,这时我们需要挖掘并分析假设,显性化理论/工具的应用前提和边界,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在发现了“真正”的问题后,我们下一步就开始“分析问题”。

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模式(你是个解决问题的高手吗)(2)

分析问题-两种方式构建框架

系统思维非常讲究根据“框架”进行系统全面的思考。如果不选用一个框架,就没有“系统”思维这种说法了,我们想到哪里就问到哪里,这样给出的解决方案想必是非常松散的,就像建在沙滩上的房子一样,经不起一点风雨。

选用框架有两种方法: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构建框架的方法有各自的优劣势:

自上而下选用框架的优势:问题分解简单、思考速度快、框架完整容易;劣势:依赖于知识/经验的长期积累,可能会受到固有框架的局限。

自下而上提炼框架的优势:应用简单、见效快、不受固有框架的局限;劣势:问题分解难、思考速度慢、框架完整难。

自上而下选用框架

先来看适合初学者的自上而下的方法。成熟和经过验证的框架能提高效率,最大地保证我们思考的质量。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假设你在应聘某手机公司的销售总监时,面试官请你就他们公司手机销售额不理想的现状(去年年度目标销售额10个亿,但实际销售额只有1个亿)提出改进措施,你会怎么回答呢?

不排除你在现场思考时灵光一现的可能,但如果你用4P营销理论框架,从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四个维度去分析,估计给出的答案质量能超过90%不用框架回答的面试者,更是稳妥之举。

但用框架来分析问题并不只是选择框架,这只是第一个步骤,我们还要依照框架继续分解,多维思考(可选)和检查框架,这样的流程会帮忙我们梳理得更清楚。

这种方式是我们大多数习惯的,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搜集和学习思维框架模型,智慧如查理芒格也非常强调这一点,网上更有“查理芒格的100个思维模型”的文章在流传。

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模式(你是个解决问题的高手吗)(3)

自下而上提炼框架

这种方式是我们大多数人不太熟悉的,它的步骤流程图如下:

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模式(你是个解决问题的高手吗)(4)

具体来说:

1)“罗列要点”,列出所有你能想到的要点;

2)“连线归类”。这时候容易发现遗漏、不够清晰完整的分类。这一步尤其要了解归纳推理,即由特殊推导出一般的思考方式,即《金字塔原理》称为的:时间(过去、现在、未来)、结构(具体实物的构成、地理位置的构成、抽象概念的构成等)和重要性的逻辑顺序。

3)“形成框架”。根据上述两步形成一个“定制化”的框架。如果想不到更合适的框架,可以用逻辑树这个万能框架。

4)“检查框架”。检查形成的框架是否符合MECE的步骤。

这种方式虽然繁琐但却很有意思,尤其适合于没有业界公认标准的领域,我们熟悉的各类顾问、培训师、领域专家等在这方面非常擅长。

像我们了解的“七个习惯”,“非暴力沟通4要素”,销售领域的各家销售流程都是如此,有些已经发展为业界公认(像前面两个例子),但大部分都是各有特色(像销售各流派之间是百花齐放的关系)。

举例来讲,如果你是手机店的销售员,有朋友来请教你,怎么挑手机呢?

这当然没有业界公认的标准,但你有丰富的经验,你把人们常见的选择要素一一罗列,最后挑了最重要的3个,总结出来一个“买手机三要素”,类似于杨国安老师的“组织能力杨三角”,曾鸣老师的“点线面战略”,这就是一个小框架。

或者换种做法,你没办法只挑3项出来,但你可以把最重要的10项列出来,做出来一个“买手机10项因素决策量表”,再复杂一点,每一项你给加上权重,购买者可以在这10项因素里加分来比较,这也是一种框架的做法。

所以,自下而上提炼框架并不复杂,当我们一次一次提炼我们的经验,就慢慢形成了更抽象的模型,甚至形成业界影响力,这是系统思维带给我们的好处。

解决问题-两个流程套路成闭环

前文说过,解决问题在通用步骤上分为三个步骤:界定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但要形成闭环,还是需要再细分才能更具指导性。在书中,作者总结了两个常用的方法:

一种是一般推论法,是从问题到结论,从问题出发,顺向推导,一步到位。

另一种是假设思考法,是从结论到问题,从结论出发,假设验证,逐步到位。

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模式(你是个解决问题的高手吗)(5)

一般推论法也是我们最常用和最习惯的问题解决框架。

我们一般人不太熟悉的是第二种:假设思考法,这种号称“咨询顾问的问题分析与解决之道”的方法。

试想一下,你是一家咨询公司的顾问,公司刚接到一个项目,要在短短2-3个月内就交付成果,项目经理怎么可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信息的穷尽分析呢?

或者你是一个程序员,公司客服刚接到某银行客户的紧急电话,柜台交易系统突然出了故障,存款取款无法进行,全国网点业务受到影响,你哪里有时间细细查看几千几百万行代码呢?

这时就要靠假设思考法,它先预设一个或几个可能性最高的结论,再用资料与试验加以验证,逐步修正。具体分五步:

1)“界定问题”,和一般推论法是相同的。

2)“建立假设”,先构建框架再提出假设,这才是正确建立假设的过程,否则就容易变成盲目地瞎猜。建立假设的过程中不要犹豫不决,要做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3)“明晰关键”,同样是先明确其中的关键,按重要性顺序去行动。

4)“验证假设”,主要是证伪,因为证明一件事情“是真”很难,但是证明一件事情是“假”比较容易;而且小概率事件一般不会发生。所以我们的假设如果被证伪后,那再提出新的假设。

5)“快速调整”,根据事实反馈,调整之前的假设。

可见,假设思考法具有三大优势:1)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2)强迫构建大局观;3)避免被信息洪流淹没。

而假设思考的核心就是尽量提高假设的准确性,这需要我们平时多积累业务领域知识,形成一种类似“直觉”的能力。

你女朋友拿小拳头捶你一下说:“我一看你就是坏人”,这个是撒娇。

但如果是女友的闺蜜告诉她:“我看他似乎是个花心大萝卜”;或者刑警说:“我一看你,感觉有点面熟”;再或医生说:“我看你面色,似乎肠胃有些问题”,这些话你最好认真对待

下图是假设思考法和一般推论法的特点和使用场景:

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模式(你是个解决问题的高手吗)(6)

《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与其他讲结构化思考的书籍不同,是作者基于自己多年帮大型企业解决复杂问题的经验,以提高思维力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方法总结,书里有作者的思考,有接地气、完整、复杂的案例,这是很可贵的

如果你希望自己在思考、表达、学习等方面能更加高效,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过上自己的富足人生,推荐你阅读这本书。


延伸阅读:《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

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模式(你是个解决问题的高手吗)(7)

(全文完,近期全力更新ManagerUp系列中......公众号“中层管理精进”,欢迎点赞、评论、关注,谢谢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