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为什么要上吊(正阳门比天安门高8米)

正阳门是北京所有城门最高的,它是皇城的防守核心和中枢

崇祯为什么要上吊(正阳门比天安门高8米)(1)

现在老百姓所说的前门,则是当年正阳门的瓮城

所谓前门是正阳门的俗称,是北京内城的正门,南大门;左右为崇文门、宣武门;是旧北京最高的建筑,楼高33米,通高42米。它比北京其他城楼都高,比天安门还高8.7米。

正阳门作为京城的南大门,为了防御蒙古残余部落的侵犯,在正阳门修筑了包括城楼、瓮城和箭楼在内的完整的防御体系。

崇祯为什么要上吊(正阳门比天安门高8米)(2)

真正的北京城南大门——正阳门的城门楼子,这只是其中一部分

我们俗称的前门,其实就是正阳门箭楼,位于正阳门城楼南,砖砌壁垒式建筑,顶部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顶。上下共4层,南边为楼,北边为抱厦;南侧面宽7间,宽62米,进深12米;楼高26米,连城台通高38米,也是北京所有箭楼中最高大的一座,高度也超过了天安门。

崇祯为什么要上吊(正阳门比天安门高8米)(3)

北京南大门正阳门的结构图

正阳门的形式独特,一直被看成是老北京的象征。正阳门南边的箭楼高38米,也比京城其他箭楼都高。在正阳门和箭楼之间,有一个巨大的弧形瓮城,南北长108米,东西宽88.65米,是作为防御工事修建的。

城台正中只开一个门,门内设有千斤闸,从外部难以攻入。城楼高两层,面宽七间、进深三间;楼顶为重檐歇山顶,灰瓦绿琉璃剪边。

崇祯为什么要上吊(正阳门比天安门高8米)(4)

前门到天安门俯瞰图,现在只正阳门箭楼、正阳门城楼、天安门

正阳门箭楼加上瓮城,自成一个非常坚固的防御体系

在元大都的时代,正阳门称丽正门。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拓北京南城时”,只有城墙、城洞,没有城楼、箭楼。明正统元年十月(1436年)“修建京师九门城楼”,于1439年5月竣工。从正阳门建城楼那天起,历经明、清两朝,都常年关闭,除天子出祭巡狩,正阳门终岁不启。车辆行人皆从左右侧门出入。

崇祯为什么要上吊(正阳门比天安门高8米)(5)

正阳门、大明门(大清门)、天安门位置复原图——来自网络

元大都旧址丽正门位于现在天安门的位置。明永乐帝迁都北京时,为扩展皇宫前方的空间,将元大都遗留的南城墙全部拆除,改在以南二里处重建,重建后的南城墙三门仍沿用元代旧名。

永乐皇帝忙于北征蒙元残余,未暇完善北京城池。直到他的重孙正统皇帝即位后,才将夯土城墙用城砖包砌,为九座城门建造了城楼,又在城楼外侧修筑了防御要塞瓮城和箭楼,还将城外护城河上的木桥都改建为石桥,并在桥头竖立了牌楼。

崇祯为什么要上吊(正阳门比天安门高8米)(6)

老照片:恢复正阳门城楼、箭楼、瓮城的原貌

1439年,京城九门完工后,凡是沿用元代旧称的城门都重新命名,丽正门改称正阳门。“正阳”,出自《史记》所载司马相如《封禅书》中“正阳显见,觉悟黎烝”一语。古人以南面为阳,“正阳”指天子正位于南面;“黎烝”则指北面称臣的民。

崇祯为什么要上吊(正阳门比天安门高8米)(7)

老照片:恢复正阳门城楼、箭楼、瓮城的原貌

明崇祯皇帝当年就因为李自成要攻破正阳门,才跑到景山上吊的

在明清时期,抵御外来的侵犯是皇城的第一要务;所以,在整个皇城系列中,正阳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年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就是接到正阳门的要被李自成攻破的危机信号之后,跑到景山去自尽的。因此,皇家对于防御中枢——正阳门的建造可谓是费尽心机.....

四门三桥五牌楼,门洞高悬千斤闸。正阳门规格高于其它八门,素有“四门三桥五牌楼”之说。“四门”,指正阳门共有四个门洞,即城楼门洞、箭楼门洞、瓮城两侧的东、西闸门各一个门洞。

而其它八门均只有两个门洞,即城楼门洞和瓮城单侧闸门的门洞,其它八门的箭楼皆无门洞,只具备防御堡垒功能。

崇祯为什么要上吊(正阳门比天安门高8米)(8)

被英军炸毁的残破的正阳门

“三桥”,指箭楼前方护城河上的正阳桥,其实是一座石拱桥,但宽阔的桥面被栏杆分隔成三路通道,居中的通道正对着箭楼门洞,称为御道,只有皇帝才能通行。

“五牌楼”是指正阳门前那座“六柱五间”的跨街牌楼。在明代京城九门都建有牌楼,唯独正阳门牌楼的规格最高,有五个开间。

崇祯为什么要上吊(正阳门比天安门高8米)(9)

北京城皇家建筑遭受劫难,样式雷第七代传人雷廷昌主持修建

古典小说描写战争场面,常提到遇有紧急情况时,守城部队要放下千斤闸,以断绝交通,保护城门。

如今的正阳门箭楼仍保留有一座千斤闸。那座用厚木板包裹着铁板制成的千斤闸,就悬挂在箭楼门洞拱顶上方的沟槽里,仅露出红色的底部。在箭楼大厅里,也还有两根用于升降千斤闸的绞盘立轴,立轴上还留有穿入绞杠用的方孔。

崇祯为什么要上吊(正阳门比天安门高8米)(10)

大清门在正阳门和天安门中间,民国时期改为中华门

八国联军将正阳门上半部分轰塌,慈禧返城用纸糊的临时牌楼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英军在天坛架起大炮,轰塌了正阳门箭楼。当年冬季,在正阳门城楼上宿营的英军印度兵因取暖做饭失火,将城楼烧毁。1902年1月7日,逃亡西安避难的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返回北京,他们从永定门外的马家堡车站下了火车,乘轿由正阳门回到故宫。为了粉饰太平,顺天府尹事先清除了正阳门上的残垣断壁,顾棚彩匠人用彩绸和木料在光秃秃的城台上搭建了临时牌楼。

崇祯为什么要上吊(正阳门比天安门高8米)(11)

迎接慈禧光绪回归紫禁城,顺天府尹找工匠在城台搭建临时牌楼

当时,有外国记者拍摄了这一场景。

崇祯为什么要上吊(正阳门比天安门高8米)(12)

外国记者拍摄的慈禧、光绪通过大清门回紫禁城

据资料记载,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才筹划修复。因工部所藏的工程档案经兵火焚掠无存资料,工部只好参照与正阳门平行的崇文门和宣武门的样式,再将正阳门高度与宽度适当加大了一些,重建正阳门城楼与箭楼,直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才竣工。但这次重建后的高度,与明代初建时的高度有很大差距。

1902年,清廷重建正阳门,1906年完工。现存的正阳门就是百年前那次重建的产物。

崇祯为什么要上吊(正阳门比天安门高8米)(13)

重修之后的正阳门,1906年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正阳门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除此之外,我还提到了...

推荐景点:

可以看到当年正阳门的箭楼和瓮城,可惜只是一小部分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好摄的老贺 更新:2019.05.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