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历史地名及人口(地名坑的意义及其地理分布)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关注
提要
“坑”表示溪涧在东南诸方言中普遍存在,并大量出现在东南地区村落地名当中。此义引申自山谷义,有明确的历史来源,并与东南地区地貌特征有很大关系,是东南诸方言的广义特征词。
关键词
地名;“坑”;东南诸方言;方言词;特征词
“坑”作为地名用字遍布于东南丘陵地带,通常出现在自然村、村、乡镇地名中,其意义是溪涧、山谷。周振鹤、游汝杰(2015)考察过一些南方地名用字的特殊涵义,如“洋”“寮”“潆(礤)”“圳”等,对“坑”只举了例子,没展开讨论。陈正祥(1983)、李如龙(1989)、赵曰新(1998)、刘美娟(2012)曾分别对闽台、徽州、浙江含的“坑”地名做过简单的分析。本文拟作较为全面的讨论。
壹 “坑”的意义
1.1闽北延平方言中“坑”的意义
闽北境内河谷与山间小盆地相互错综,丘陵山地是其主要的地貌特征。“坑”在闽北延平方言中有多个意义:(1)洼地。不能单说,只能重叠成词,如“坑坑坑儿”。(2)厕所。如“屎坑”。(3)股沟。如“屎窟坑”。(4)溪涧。这一义项最为常用。一般单用,也可以组合成词,如“坑水溪水|坑子小溪|坑舷溪岸|坑石溪石”。(5)山谷。不能单说,只出现在“山坑”一词中,并且“山坑”也表示溪涧。各项意义的共同特征是“凹陷”,又可归为两类:(1)(2)是呈圆状的凹陷地,(3)(4)(5)是呈带状的凹陷地。
1.2“坑”在各方言区中的意义
许宝华、宫田一郎(1999)以“坑”作名词,主要义项有:(1)茅坑。分布于胶辽官话莱阳,吴语上海、崇明、松江。(2)睡觉的炕。分布于冀鲁官话新城、晋语临县。(3)山涧。分布于西南官话赣州、客家话永定、粤语阳江、闽语仙游。(4)河、水道、水塘。分布于中原官话东平、枣庄、郯城,吴语金华,粤语高明等地。
李荣(2004)的记载主要有:(1)洼下去的地方。如南京、洛阳、西安、南昌、福州、银川、太原、萍乡。(2)茅坑。如崇明、温州。(3)地洞、地道。如太原。(4)山间的水沟(多用于地名)。如绩溪、金华。(5)山区的盆地、水田地。如萍乡、于都、雷州、东莞。
除去睡觉的炕,可大致把“坑”的意义分为两类:一类是平地凹陷处为基本义,引申为茅坑、地洞、水塘等,在官话和东南诸方言均有体现;一类以山问凹陷处为基本义,引申为溪涧、河沟、山间盆地、水田地等。第二类与丘陵地带的地貌特征有关。东南诸方言“坑”基本上是指带状凹陷地,引申出山谷、溪涧等意义。
实际上,在闽、客、吴、徽、赣、粤方言及土话、畲话等东南诸方言中,“坑”指溪涧很常见(湘语较为少见)。例如,闽语:漳平“山坑”指山涧(张振兴1992);周宁“坑”指比溪小的水流,“山坑”指山涧(陈贵秀2016)。吴语:诸暨“溪坑”指小河(钱乃荣1992);绍兴则指山溪(王福堂2015);庆元“坑子”指小水沟(吴式求2010)。徽语:休宁溪口“坑”指约几尺的小河(刘丽丽2014);徽语“坑”既可表示山谷中一条溪流经过的整体区域,也可以专指这条河流(赵曰新1998)。客家话:连平“坑”指许多山水汇集在一起形成的小河,常年流水不断,供饮食和灌田,又叫“山坑”(傅雨贤2015);梅县“山坑”指山问的流水沟(黄雪贞1995);陆川“坑”可指小溪、水渠,翁源“山坑”指小溪(李如龙、张双庆1992)。畲话:贵溪樟坪“坑”指山沟、溪(刘纶鑫2008)。赣语:修水、新干“坑仔”可指小溪。粤语:南宁“山坑”指山谷和山涧(林亦、覃凤余2008:123);罗定指涧,广宁、怀集则指河(詹伯慧、张曰升1998),高明亦指河(詹伯慧、张曰升1988);清远、佛冈、英德洽洗、曲江马坝、仁化也指涧(詹伯慧、张曰升1994);信宜“山坑”指山涧(罗康宁1987:138)。粤北土话:连州“坑仔”指小溪(张双庆2004)。湘语:新化“溪坑仔”指小溪(罗昕如1998)。“坑”也可指山谷,通常是以“山坑”为主要形式。例如闽语古田方言(李滨2014)、连城客家话都以“山坑”指山谷(项梦冰2004)。我们认为在东南方言中,虽然不同著作对“坑”的释义字面上有差异,但所指实同,小则专指两山所夹之水(溪涧),大则指两山夹水的整个区域(山谷)。
贰 “坑”之溪涧义的历史来源
一般认为“坑”是“阬”的俗字。《辞源》“阬”有两种读音:kēng,虚陷之处;gāng,丘陵、土冈。“坑”有三种读音:kàng,通“炕”;gāng,通“冈”;kēng,同“阬”,地上凹陷处,地洞,矿场等。是除“坑”通“炕”外,“坑”“阬”互用。以下除引文外,一律写“坑”。
《说文解字》:“阬,阆也。从阜,亢声。”段注:“阬,阆也。阆者,门高大之貌也。引申之凡孔穴深大皆曰阆。阬,《释诂》云‘虚也’,地之孔穴虚处与门同。故曰阆也。”《尔雅·释诂》:“壑、阬阬、滕、征、隍、漮,虚也。”郝懿行《尔雅义疏》:“阬阬重文,经典所无,郑樵谓衍一字,恐是也。”但朱季海(1995:67)云:“今谓《尔雅》此文,当于壑阬句绝,阬滕以下,别为一条,景纯误读耳。故书本以阬释壑,又以虚释阬,滕征隍漮,并以义类相传矣。”是将这一条断句为:“壑,阬;阬、滕、征、隍、漮,虚也。”戴侗《六书故》:“阬,阜问京渎。水所走也。谷之小者曰阬。”“坑”既是山问的小溪流,也是一种比山谷更小的自然地理实体;泛指山谷,特指溪涧。
古文献中常有“坑”与近义词/语素并列组词之例,如:
①弋射渔猎,犯晨夜,冒霜雪,驰阬谷,不避猛兽之害,为得味也。(《史记·货殖传》)
②于时营围恢廓,充斥川谷,罦置罗羉,弥纶阬泽,皋牢陵山。李贤注:阬音苦庚反。《苍颉篇》曰:阬犹壑也。(《后汉书·马融传》)
③弇进兵先胁巨里,使多伐树木,扬言以填塞阬壍。(《后汉书·耿弇传》)
④士卒伤病,流曳道路,或顿仆坑壑,或见略获,存亡忿痛,大小呼嗟。(《三国志·吴书·诸葛滕二孙濮阳传》)
⑤然昏虐自任,终不能改,常与左右因醉驰猎于坑涧之间。(《晋书·吕纂载记》)
⑥霪霖翳曰月,穷巷变沟坑。(唐·林宽《苦雨》)
⑦银妆成山岳林丘,粉填合溪涧坑沟。(《元杂剧·苏子瞻醉写赤壁赋》)
下面的例子更明确:
⑧河水又东得七里涧,涧在陕城西七里,故因名焉。其水自南山通河,亦谓之曹阳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
⑨大司徒邓禹及冯异与赤眉战于回溪,禹、异败绩。李贤注:溪名也,俗名回坑,在今洛州永宁县东。(《后汉书·光武帝记上》)
唐代洛州永宁即今洛阳洛宁县,属豫西丘陵地带。可见当时期这一带“坑”是可以指“溪”的。与此平行,今皖南村落地名中“坑”和“川”(徽语中指溪)常常通用,如“鱼龙川”别名“鱼龙坑”,“英川”原名“英坑”,“夏坑”又名“夏川”(赵曰新1998)。
明清文献中有“坑”指溪涧的,如:
⑩常坑在府城东演仙下里。坑即涧也。小常村坑,小涪村坑,大涪村坑,凿滩坑,小凿坑,大凿坑,峰溪村坑上七坑俱发源演仙下里山谷间。(明·黄仲昭《八闽通志》)
岩坑山
在浦江县西北五十里。上有水分为二弧,东曰岩坑,北曰湖溪。
(《大明一统志·金华府志》)
安远
······又南有三百坑水,下流人广东龙川县。
(《明史·地理志》)
西溪
府城西。······溪源不一,引流而东到南口,亦会于正溪。又北溪,在府城北。源出西北之横溪,亦谓之横坑。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福建》)
以上四例含“坑”地名在今闽北、浙南、赣南、闽西,也就是今东南丘陵地带。
叁 现代地名“坑”的分布
3.1“坑”在地名层级中的分布。以福建省为例,“坑”一般出现在自然村、行政村、乡镇地名中,地名层级越低,保留“坑”字越多,县级以上尚未发现含“坑”字的地名。福建834个乡镇名中只有15个含“坑”字,占比1.8%;13100余个行政村名中,共有680余个含“坑”字,约占比5.2%。闽北延平区224个自然村名中,含“坑”的有156个,比例达69.64%。自然村名作为地名层级中的最末级,多数是原生的。“原生地名的另一个特点是常常以山水等地理实体为命名的依据。因为在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人们的聚居所以沿江河、避山石、趋草木就是为了适应和利用自然的环境。”(李如龙1996:24)东南丘陵水系发达,逐水而居,依“坑”聚落,成为早期移民的主要方式。
福建县级地名也以河流为重要的命名方式,但多取“溪”为名,如明溪、安溪、松溪等,这是因为“溪”是较大的河流,而“坑”是支流,不容易发展为大的人口聚居区。
行政村往往合并自然村而成,常截取自然村落名来命名。如延平区吴丹村即吴坑村和谢丹村的合音。又往往以人口多的自然村直接作为行政村名。如延平区文田村有文田、考坑、安浆坑三个自然村,因文田人口多,行政村便叫文田。这一定程度上使含“坑”的地名减少。
3.2部分东南地区带“坑”字的乡镇、村落地名举例(小字为地名来历的解说)。
广东:小坑镇此处圩集原位于小溪毛渠之间,故名小坑圩,镇因圩得名|仁化·黄坑镇相传境内山坑(谷)多黄泥|南雄·黄坑镇传说在溪谷边,两岸长黄竹|江门·罗坑镇镇境中部罗山,有坑水外流|电白·罗坑镇山涌中的村寨|坑口镇地处坑垌溪与古水河汇合处|赤坑镇山高林密,河水水温低,方言称为赤,赤坑意即冷水坑|冷坑镇镇西侧古有一深圳,四季清澈幽凉|石坑镇多石山坑|东坑镇驻地处县城东侧的山坑谷地中|三坑镇处于太平到四会间的旱坑、泥坑、石坡坑三条山坑汇合处|金坑镇地处河谷地带,俗称坑,两侧山地多林木,易谋生,故名|松坑乡附近有一小溪名嵩溪,“嵩‘松”同音,“溪‘坑”同义,故名松坑|柳坑乡境内有柳坑河,沿岸长有柳树|双坑村村有两条坑水流出|麻坑村附近有麻坑水,河谷多麻石(花岗岩)散布|孔门坑村聚落在溪谷之中
福建:葛坑镇境内山岭绵亘,坑谷纵横,昔时盛产葛薯|坑仔口镇处于小溪流(俗称坑仔)出口处|苏坑镇苏姓始居谷坑地|内坑镇地处山坑坳内|玛坑乡原是马氏开基,原名马溪,后改玛坑|南坑镇多坑涧,且为九龙江南溪发源地|西坑村建于南山尖的沟谷西边|长美坑村村旁有条窄长坑沟叫长尾坑,雅化为长美坑|常坑口地处小常溪汇人建溪出口处|九进坑村九条小山坑合成一条大山坑|大坑村以溪坑取名|坑尾村位于坑溪尾端|畔坑村在坑垄边建村|蛟坑村以小溪的形状命名|增坑村原以溪名“增溪”命名,后改增坑|增坑村因山坑沉长,原名沉坑,雅化为谌坑|合坑村地当大芹溪与西岩小涧汇合处下游
江西:坑田镇处凤凰山东南麓低洼田坑地带|浒坑镇傍山坑小溪|茶坑村在山坞内的小坑(溪)旁,并盛产茶叶|庐坑村散布在庐坑(溪)两岸|汪坑村汪姓始居小坑(溪)旁|陂坑村村前小溪有一水陂|流坑村村中一小溪流向山坑中|磨刀坑村村下首有一小溪,溪中有一石头,常为进山砍柴人磨刀|冷水坑村村旁有几处清凉的泉水流出|小水坑村坑内一小溪|严坑尾村传说该山坑鲇鱼很多,故称严坑,建村山坑尾,尔后演变为严坑尾|栗垄坑村居植有栗树的小溪边,原名栗溪
浙江:东坑镇居东坑溪边|界坑乡村前溪坑为该乡和西岙乡的分界线|蕉坑村蕉坑为水名|双坑村村前有两条小溪坑,汇合于村口|台坑村村旁山坑汇合而下,村建在溪沿上,村基突起如高台|坑底村村处溪谷深处|石坑村地处溪坑边,山上多石|樟坑村蕉樟坑为水名|横坑村村前小溪坑横向流人梅溪|长麻坑村长麻坑为水名|蒙坑村蒙坑为小溪名|坑边村其西南有小坑(涧),村在坑边
安徽:霞坑镇村边小溪弯曲似蛇,原名蛇坑,后雅化为霞坑|坑口乡以阳坑源溪水在此出M|箬坑乡处山岗间坑地,多箬竹|竦坑乡原指发源于竦岭的小溪,其流域亦借其名|乳坑村村西有乳溪河,原名乳川,后改称乳坑|朗坑村村庄两边均有低山,溪水穿村而过,地处明朗之坑|西坑头村座落于桐源河西一支流的源头|石门坑村村西一来自石门的山溪,溪称石门坑|汪龙坑村村东有溪似龙|瀹坑村古代称该村所处谷地为瀹源,小溪流经该村|岭坑口村村处薛岭下小溪出口处
从这些地名可以看出各地名志、地名录、县志基本上用“溪坑”“山溪”“小溪”“溪谷”“山谷”“山坑”“坑沟”“坑谷”等来解释“坑”的意义。总的来说,基本上指称溪涧(山间的小河沟)或山谷(山问小河沟流经的整体区域),即带状凹陷地。
3.3可从全国来看。因全国乡镇一级含“坑”地名很少(约64个),且略而不表。下面以全国的含“坑”的行政村名作为统计对象,考察其地理分布(不包括新疆、西藏、内蒙古等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分布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含“坑”地名核心区,为东南地区粤、闽、浙、赣、台五省及毗邻的皖南和湘东。
浙江的含“坑”地名数量最多,而福建的含“坑”地名比例最高。福建主要分布于武夷山脉东麓地带,沿海平原一带较少。浙江主要分布于浙西、浙南的金华、台州、丽水、衢州、温州,约占浙江含“坑”地名总数的86%,是武夷山脉向北延伸区,而北部杭嘉湖平原、萧绍甬平原较少。广东主要分布于粤东梅州、河源、汕尾、潮州、揭阳、汕头,粤北韶关、清远,粤西肇庆、云浮、茂名等地,即南岭南麓地带,约占广东含“坑”地名总数的80%,而珠江三角洲较少。江西主要分布在赣南、赣东北,即南岭山脉北麓和武夷山脉西麓交界地带的赣州、吉安、抚州、鹰潭、上饶,约占江西含“坑”地名总数的79%。台湾主要分布于台湾山脉两侧。台湾的含“坑”地名是汉族移民开发丘陵山区形成的(陈正祥1983),而台湾汉族移民大部分来自于闽南和粤东(闽南语区),说明台湾的含“坑”地名与闽南、粤东的含“坑”地名有密切的关系。湖南有56个含“坑”地名位于湘东赣语和客家话区,沿罗霄山脉西麓和南岭北麓分布,其它大部分地区较少有含“坑”的地名。安徽几乎都分布在皖南,其中原徽州地区达45个,属徽语区。
总之,含“坑”地名的核心区是沿着武夷山和南岭山脉两侧延伸分布,如文末附图;从方言角度上看,主要是闽、粤、吴、徽、赣语及客家话区。
第二类,含“坑”地名零散区,没有形成连片分布。见表2:
河南、山东、河北、贵州、湖北、山西、陕西有少量分布,其它省市区则属偶见。这些“坑”大多指水坑或矿坑之类,并非由地理环境(水系)所形成,与东南地区的“坑”有显著的差别。
来源:《方言》2018年 第4期
作者:郑君龙
选稿:何铂羽
编辑:邹怡思
校对:郝志坚
审定:何雨桐
责编:邹怡思
(由于版面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