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这样做才有价值(教育孩子不易三道关)

经常有人说,孩子什么样,父母什么样。

其实反过来也依然成立,父母是孩子的镜子,而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品德、修养、习惯、素质、原则、三观,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育。

而最好的家庭教育,莫过于,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树立个好榜样且对孩子负责到位,这三点是父母们最需重视的。

教育孩子要这样做才有价值(教育孩子不易三道关)(1)

用心陪伴

现在很多家长意识到陪伴的重要性,但是绝大多数父母要么工作忙没有时间,要么有时间实际上就是“陪着”,而非有效的陪伴

其实我们家长要明白一点:并不是和孩子待在一起就算是陪伴,边陪孩子边玩手机,各顾各的,这样并不是有效陪伴。

“有效陪伴”一定是和孩子有互动,有交流,包括眼神的交流,语言上的交流,情感上的交流,心灵上的交流。

当父母对陪伴这件事儿变得懈怠时,其实孩子正在以爸妈追不上的速度成长,不知不觉就错失了陪伴的黄金期。

父母的陪伴像食物一样,也是有有效期的,当你浪费了这些宝贵的时光,回头再想弥补,孩子那时已不再需要,后悔也来不及。

耶鲁大学对孩子成长的黄金时期,曾进行了研究。发现孩子成长中的每一阶段,都有独一无二的特色,比如:

3岁是培养创造力的一年,可以多鼓励孩子绘画、编故事、玩彩泥、做手工;

5岁是亲子关系最亲昵融洽的一年,孩子格外喜欢父母的陪伴与赞美;6岁是孩子内心开始出现矛盾,开始叛逆的一年,父母需要给孩子更多的耐心……

父母如果能抓住每个重要的时期,给到孩子足够的陪伴,孩子将来一定,非常优秀。

著名主持人杨澜,一次因工作原因出差两周,结束工作回家后,儿子先是背着她不说话,最后放声大哭。

看着在大哭的儿子,杨澜决定放下工作专心在家陪孩子一年。

在杨澜用心的陪伴和教育下,2014年儿子以优异成绩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录取,和妈妈成为校友。

后来,杨澜感慨地说道:“如果当时我不放弃自己的工作去陪儿子,造成的亲情缺失是后天不可弥补的。”

于杨澜而言,放弃工作可能只是错过一个机会,但不陪儿子,则可能会错过儿子的整个人生。都说教书的是老师,育人的一定是父母,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

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都需要兼顾家庭和工作,忙,是生活的常态。

但是,有远见的父母,会明白如何利用好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和碎片时间,多关注孩子生活的点点滴滴,用更温暖、有效的方式去沟通。

父母和事物一样,都有“有效期“,孩子是上天赐予父母最珍贵的礼物,一旦你不珍惜,错过了这个有效期,老天爷就会把这份甜蜜的礼物收回。

所以,在“父母”这个角色还有效的时间里,一定要给他们最用心的陪伴,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让他们修炼出端正的态度和品行。

唯有做好陪伴教育,才能为孩子指引出光明的成长道路!有了父母的陪伴,孩子才能学会爱,才有安全感,才能走得远。

父母用心的陪伴,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礼物!

教育孩子要这样做才有价值(教育孩子不易三道关)(2)

做好榜样

央视家庭教育纪录片《镜子》里面有一句话:“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的人。白纸变成什么样,关键在父母。”

因此,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首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记得小时候有个公益广告,至今都记忆犹新,广告里累了一天的妈妈为婆婆洗脚,儿子在门后悄悄看着。

等妈妈给婆婆洗完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房间时却发现儿子不在屋里,正当她要寻找时,就见孩子小小的身子路都走不稳的捧着一个水盆向妈妈走来,嘴里说着:”妈妈,洗脚。“”我也给你讲小鸭子的故事“……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家,当你是个孝顺老人的家长时,孩子也会变成懂事乖巧的模样,学着你孝顺老人的样子来孝顺你。

因为孩子的身上处处可以看出父母的影子和家庭教育的状况:

一个不尊重老师的孩子,往往生活在一个不懂感恩的家庭,有一对不尊重师长的父母;

一个沉溺手机的孩子,父母往往纵容宠溺子女,甚至自己天天拿着手机刷屏;

孩子会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甚至连父母的小动作、口头禅都模仿得十分相似,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可能察觉不了,但会改变孩子一生的模样。

托尔斯泰曾说,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从来就没有天生就不听话的熊孩子,有的只是错误的教育方式,和鲜少以身作则的父母。

好的家庭教育,源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父母行为对孩子的影响远比语言更加深刻。

所以,父母给孩子做好榜样,率先垂范,才是对他最好的习惯教育。

负责到位

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一句很刻薄的话:“我们亲自把孩子生下来,却从来不把孩子当亲生的来养。”

我们可能把孩子交给老一辈了,眼睁睁看着孩子被老人家宠坏;我们可能把孩子交给学校了,孩子出了问题就说,这是你们学校和老师的责任。

有一些父母,确实没尽好为人父母的责任。

无数父母希望把孩子送去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拼尽全力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教育环境,但往往忽略了,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每一个父母都要担负起对孩子的责任。

一个负责任的家长,不仅要做好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工作,还要准备做好孩子的“终身老师”的工作。

因为没有人能完完全全扛起确保孩子成长成才的责任,如果说教师负责教书育人,那么父母就要对孩子的一生负责。

我们总是说怎么教育孩子,其实用一份普通的心、一份适度的爱、一份再忙也要陪陪他的努力,就是最好的教育。同时,给孩子鼓励,教育孩子珍惜,身体力行做表率也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说过:“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为了我们的孩子,请所有父母都成材,变得更强大。

为了我们的孩子幸福快乐的成长,让我们一起做个合格的负责的父母吧!

来源:云南教育资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