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各大网友借车需要注意什么(记者调查朋友来借车)

提醒各大网友借车需要注意什么(记者调查朋友来借车)(1)

提醒各大网友借车需要注意什么(记者调查朋友来借车)(2)

记者 孙向林 见习记者 张康 杨鸣宇

14日,本报一篇关于借别人老年代步车发生交通事故将人致死,司机和车主同担责的新闻,在读者间展开了一场关于亲朋好友借车到底借不借的讨论。

对此,本报也组织了一次专题调查,对154位车主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超过9成车主都有被朋友借车的经历,114名车主表示车概不外借,约占总样本74%;40名车主表示会外借车,约占总样本26%。

外借心疼不借伤感情

“烦啊,买车才没多久,就经常有朋友来借车。借吧,自己真不舍得,毕竟作为家庭生活的一个大件,新车借出去总会担心。”在今年3·15车展刚刚买车的小刘就遇到了朋友借车的烦恼。

90后小刘有一群平时玩得不错的朋友,而他也是第一个买车的人。买了车,烦恼也就来了,年轻的朋友都来找他借车。小刘认为不是自己的车别人就不会细心呵护,万一出什么问题,最终还要自己去“打扫战场”,所以真不愿意外借;拒绝吧,又都是亲朋好友的,从感情上说不过去,每次都编不同的理由也头疼,遇上不识趣的人还钻牛角尖来识破小刘的谎言,甚至讽刺挖苦他有了车竟忘了友。“真的是太烦恼了,特别是有一次一个刚刚拿到驾照不久的朋友开我的车,挂挡用尽全身牛力、油门踩得轰轰响,我坐在副驾驶是无比心痛啊。他开了一小段路马上不让他开了,结果落了一个小气的名声。”小刘很无奈地说。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不少车主都遇到过这样的事,亲戚朋友来借车,自己不好意思拒绝,却又担心车借出后出现“意外”情况。那么,车子到底要不要外借,如何借车才能达到借车者和出借者“皆大欢喜”?

碍于面子爱车借朋友

在调查过程中,26%的车主表示会将车借给朋友。在这部分人中,只有不到10%的人会和朋友“丑话说到前面”:开车出问题车主概不负责。至于和借车朋友签订相关的免责协议,所有受访者都表示拉不下面子,毕竟借车的是朋友;而在向外借车的时候,仅仅不到一半的人会让朋友看车况,更多的人是直接把钥匙交给朋友完事。这些其实都为借车这件事情埋下了隐患。

市民孙先生表示,每个人都有亲戚朋友,每个人也都有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亲戚朋友要借车,躲也躲不过。所以不妨就痛快地将车借给对方。不过,孙先生也表示,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为了维系亲戚朋友之间的感情,不妨和前来借车的人搞个“约法三章”。

而一些年轻人则显得更“豁达”,“汽车再好,充其量也只是服务人的一种工具,只要人平平安安,车即使‘伤痕累累’又何妨?大不了多花二两银子少吃一个馍。既然是朋友,开口了就不能拒绝。”

其实说到底,在借车这件事情上暴露了中国人好面子,尤其是中国男人更好面子的本性。亲朋好友跑来向你借车,你能说不借吗?好意思说不借吗?找理由推脱,扭扭捏捏也怕被人笑话。

超7成车主表示概不外借

“江湖上传说:车和老婆概不外借!江湖上还传说:借车都是不懂事滴!江湖上还还传说:不能借别人的车,也不能把车借给别人!”这是网上传的一个段子,很形象,但也很实在。所以,实际上,不是什么车都可以借出去,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借的。在调查过程中,就有超7成的车主直接表示:概不外借。

市民刘先生就总结了向外借车的害处,“车行千里主人担忧”,车主在爱车“出访”的日子里常常是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心理承受很大压力;对家庭和睦有害,丈夫讲义气把车借给了朋友,妻子多半会不乐意,严重影响车主夫妻感情,甚至吵架;对朋友友情有害,把车借出去吧,车主不放心;不借吧,影响朋友感情。

其实,车借出去后,附带产生了不少风险,违章行车被“电子眼”拍到,谁来买单?发生了交通事故,车主能够免责吗?还是要承担连带责任。

所以,刘先生表示:“朋友借车,很多人往往碍于面子不好拒绝。其实,这是大错特错,万一出了事故,朋友很可能会反目成仇!权衡其利弊取其轻,我们应该也一定要拒绝朋友的借车行为,找借口断然拒绝,别给自己留下制造大麻烦的机会!”

不愿外借爱车不妨来看看他们的办法

理由一:妻子成挡箭牌“理直气壮”

家住德城区胜利凯旋小区的曲先生去年刚刚买了一辆十几万的新车,可他还没高兴多久,就不断有亲戚朋友隔三差五来借车。“这种事,借吧,这车是新买的,真舍不得,再说万一出什么事或者损坏了,朋友之间很难说话。”曲先生说,“可来借车的大都是关系不错的朋友或者亲戚,碍于面子,开始的时候就借了。其实,每次朋友来借车,我都很为难啊。”

刚开始,曲先生找各种借口,可编的谎话再多,也挡不住朋友们的软磨硬泡。后来,曲先生干脆就将自己的妻子搬了出来。有了妻子这个挡箭牌,曲先生拒绝起来就变得“理直气壮”。每次遇到亲朋好友来借车,他都会很无奈地说:“真抱歉,这得问我妻子。”

把借车问题一股脑地推给了妻子,曲先生的妻子也为此准备了很多理由,比如回家探亲,车友会、保养维护等,有时候她还直接关机,让借车人吃闭门羹。时间久了,大家慢慢摸清楚了状况,也就不再为难曲先生了。

理由二:拿车上“小瑕疵”当借口

今年50岁的王先生已经有20多年的驾龄了,“我有车也有十来年了,朋友借车的事情遇到不少。”王先生说,“开始我还是借的,毕竟都是亲戚朋友,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不借面子上也过不去。结果几年前,朋友开我的车出了事故,我也跟着担了责任,后来就再也不敢往外借了。”

最初,王先生也想各种方法拒绝,可久而久之大家耳朵都起茧了,翻来覆去就这么几个理由。后来王先生的车发生了一起小事故,与其他车辆发生了碰撞,事后,他并没有着急修理,反而将这个“小瑕疵”留了下来。“现在有朋友找我借车,我就说车坏了,需要修理,朋友也都是明白人,基本上都会知难而退。”比起以前,向王先生借车的人几乎“绝迹”。

理由三:借车又借人亲自当司机

26岁的小张参加工作两年了,今年自己贷款买了一辆新车。

朋友要结婚,按习俗需要八辆婚车组成迎亲车队。朋友找到了小张想借他的车,小张犹豫了,自己的车可是刚买的,平时自己对新车就像宝贝一样很是爱惜,这要是借给了别人,万一碰了、出事故或弄坏了怎么办。但因为是好哥们,小张不好意思拒绝。

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你借车,我连人一块借给你,亲自去当司机。这样既能看好自己的车,又能维护两兄弟情谊,两个人都有面子,一举两得。于是在朋友结婚当天,小张开着自己的车早早地赶到了现场帮忙,朋友对他很是感谢,两兄弟因此感情更好了。

理由四:行驶证丢了“躲过一劫”

今年47岁的王先生驾龄已有15年,问起愿不愿意借车给别人,他表示不愿意。因为自己知道,车借出去如果出事故了,原车主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对于借车的事情王先生一直很谨慎。

王先生说,曾经有一次朋友找他借车,说要回一趟农村老家,开车的话方便点。王先生一想,从德城区到朋友老家这段路也不近。万一路上有什么意外,这谁也负担不起,自己说不定还可能摊上事。

于是,王先生找理由拒绝了他:“行驶证放在车上不知道怎么就丢了,到处都没找到。这两天忙工作,还没来得及去补办。万一交警查车,发现没有行驶证,事情就麻烦了。”朋友听了表示理解,对于借车的事没有再提,王先生以此“躲过一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