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的真实历史(一生功名随流水)

一生功名随流水——巨奸吴三桂的死亡

吴三桂占领湖南后,一直以长沙、岳州为战略重点,各派7万重兵精锐驻守。其中,他还特派侄儿吴应期守岳州,抗拒江北荆州清军;大将马宝等人守长沙、萍乡、醴陵等地,以拒江西清军。后来,由于称帝后以衡州为都城,就以其心腹大将、女婿胡国柱、夏国相及吴国贵等人皆搬兵回来,聚守衡州。而吴三桂本人,时常“御驾亲征”,前往长沙坐镇,以坚将士守御之志。

在发动对岳州的进攻之前,清军首先进攻长沙。康熙十五年三月一日,清朝的安亲王岳乐统率大军自江西进逼长沙。此时,吴三桂从松滋率领精兵强将至长沙增援,他的意图是先败岳乐军,然后赴援吉安。

当时,他有一个自江西吉安来长沙搬请援兵的文人,名字叫梁质人。吴三桂和这个文人很谈得来,就把他留下来,对他说:“你做壁上观,看我从容破敌。然后你回去,替我鼓励东方诸豪杰!”

当时,吴三桂军出城西布阵,分兵十九路,横亘数十里,军容之盛,近古未见!吴三桂安坐于谯楼之上,羽扇纶巾,亲自观战,并让梁质人也坐在自己身边,和自己一起“欣赏”双方在城下激战。

从康熙十五年到十七年间,清军和吴军几乎无日不战,争夺相杀尤为酷烈。吴三桂当时虽然年近七十,依旧往来驰骋,不避酷暑寒风,往来于各战场之间,不时亲临战场,指挥手下对清军作战,并且时取小胜。但吴军的总体形势,犹如江河日下。

康熙十七年五月十八日,在康熙严命下, “安远靖寇大将军”尚善、湖广总督蔡毓荣、提督桑格等人,统帅清军水师,浩浩荡荡驶入洞庭湖,发起对岳州的总攻。

岳州战事正紧,吴三桂所在的衡州,却出了大事!

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吴三桂突然得病,据说是“中风噎嗝”(根据《东华录》记载)。也就是说,老头子忽然半身不遂加上吞咽困难,实际上就一下子处于病危状态了。

清朝前期,中国人其实还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吴三桂辽东人氏,久居云贵,起事后又在湖南酷热潮湿之地呆了几年,费心劳神,能够活到67,也不容易了。

紧急诊治后,病情稍稍安稳数日。

吴三桂正廻光返照期间,忽然看到有条大狗窜升他病室的几案上端坐,安静地看着自己。古人迷信,狗坐几案,乃大不祥之兆。本来就病重,心中又迷信,待吴三桂看到这条大狗之后,精神一下子就垮了下来。不久,他又添“下痢”症状。上不能吃,下面狂拉,铁打的汉子都不行,更别提吴三桂一位67岁老人了……

临死前,吴三桂遗命孙子吴世璠(吴应熊庶子,当时在昆明)来衡州继位。

康熙十七年八月十八日,吴三桂病逝,终年67岁。

有家有国皆是梦,为龙为虎亦成空!带着巨大的遗恨,吴三桂撒手尘寰。

吴三桂的真实历史(一生功名随流水)(1)

吴三桂死后,由于他手下一些重要将领仍在前方指挥作战,为防止军心涣散,在衡州的吴军将领们就密不发丧,下令将衡州城门关闭,每天照旧派遣仆从给三桂进奉衣食,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当时,不仅衡州百姓不知道吴三桂死了,清军也不知道。

四天后,正在外面打仗的胡国柱、马宝、吴国贵等人接到密令,率部疾回衡州。这些大将会同吴三桂的侄、婿等心腹将领齐聚之后,公推吴国贵总理军务。同时,还派胡国柱回云南,迎取吴世璠前来衡州奔丧。

胡国柱返奔云南,向留守的郭壮图传达众将的意见,准备护送吴世璠去衡州。但郭壮图马上表示反对,他认为,云南才是吴氏政权的老窝,乃根本重地,作为“皇太孙”,吴世璠绝对不能轻易离开。

为此,胡国柱痛哭流涕,跪地死劝,郭壮图依旧丝毫不为所动——郭壮图乃吴世璠老丈人,吴三桂一死,吴世璠必然即位称帝。称帝,就要立皇后。但当时吴世璠有两个妻子,郭壮图的女儿和卫朴的女儿,都位居后宫——如果郭壮图能把吴世璠控制在昆明,自己肯定就会是国丈……

吴三桂身死,岳州防守的吴军也就岌岌可危了。本来,城下已经有十多万大军围城,如今粮草断绝多时,城内军士又不断有人降清,吴应期不敢再死守下去了。

康熙十八年正月十八日下午,吴应期率部众数万人丢弃岳州,出城纵马,向东南方向溃逃。

过了一阵子清军才明白过来,即刻合军,追逐吴军达二百余里……

吴军坚守岳州坚城长达五年,清军死伤无数。至此,清军终于收复了这个战略重镇。

得知岳州收复,康熙并不高兴,反而气恼在心——岳州不是被攻下,而是敌将弃城而得!

但无论如何,清军得到了岳州,也确实意味着战略大进攻时期的真正开始。吴氏政权的灭亡,从此就开始以天数来计算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