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亮导演回应熊出没2024年(专访熊出没总导演丁亮)
作为今年春节档唯一的动画系列作品,《熊出没》大电影的第五部《熊出没·变形记》,截至发稿时斩获5.89亿票房,猫眼评分9.1。
甚至在《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2018年春节档调查》中,《熊出没·变形记》以83分排名第三,受到了非常广泛的关注。
对“合家欢”和三维制作的探索越来越清晰
在《熊出没》系列大电影面世之前,中国动画电影中很少围绕家庭这个核心兼顾儿童和家长两个人群,很多动画电影都是做给孩子看的,适合低龄儿童市场,也有少部分作品通过动画电影的形式表达的未成家的青年人思想情感。
在创作合家欢模式的时候,丁亮意识到这和电视动画有很大的我不同。电视动画有很重要的特点是儿童独立观看,很少有父母陪同,但是动画电影不一样,几乎都是家长和孩子一起观看,也就是从购票到看电影的整个过程,孩子必须由大人进行陪同,这其实就变相的对动画电影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要求——既要让孩子喜欢,又要让家长满意。
这也是丁亮和他的团队花费了非常多时间去研究解决的问题。经过五年的探索,丁亮和华强方特团队终于将《熊出没》系列打造成“合家欢”类型的动画电影,在《变形记》上映的过程中,丁亮也不断能看到家长为电影“打call”的评论:
丁亮非常高兴观众能有这样的反馈,他认为做电影,尤其是动画电影,除了是在为电影市场提供产品之外,也希望观众通过观影可以有所感动和思考。在《熊出没》过往的系列中,也加入过很多关于亲情和友情的要素,以及能打动成人观众的情怀及回忆,在这一部《变形记》中,光头强的父亲终于亮相,为整个故事加入了浓浓的父子亲情。
正值春节期间上映,丁亮也希望可以通过电影作品拉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他说,“我们在创作中,要兼顾家长和孩子的喜好,这是一个难点,毕竟中国最近一二十年发展的太快了,父母工作繁忙,陪孩子的实际那就少,再加上代沟,共同话题比较少,其实是父亲和孩子之间,但是我们努力去尝试、去做,希望能够推动社会小小的变化,就像光头强父亲在电影中说的——我错过了你的童年,不想再错过一次。这部分既是我们创作的难点,也让我们发现了做这一部作品的意义所在”。
而除了在故事内容上的探索,丁亮和方特动漫团队也非常重视三维开发技术。
“从第一部《熊出没之夺宝熊兵》开始,我们华强方特在三维制作方面都保持了一定的水准,因为作为一部电影来说,光有故事和情感是不够的,在画面的视觉方面以及镜头设计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且《熊出没》大电影一直提供了非常优质的真3D视觉效果,因为计算机动画可以真是模仿人眼的视觉参数,所以在这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也给观众带来了很多欢乐,这是我们整个品牌背后技术实力的体现”。
把镜头放低,用孩子的视角去看整个世界
这次的《熊出没》大电影之所以被命名为《变形记》,也与其想讲述的故事息息相关。光头强及熊大熊二因意外被“缩小机”变小,毫不知情的强爸在离开时无意间带走了这台神奇的机器,于是,光头强及两熊踏上了追赶强爸和机器的“微观世界”冒险之旅。
实际上,“变形”这个话题在古往今来的众多作品中并不少见,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格列夫游记》、《爱丽丝梦游仙境》等,都有对于人类变大和变小的叙述。
丁亮在《变形记》的故事中融入了科学家特斯拉的线索,借由这位电气化先驱引发了一个变大缩小的概念。他认为一方面是基于人类爱幻想的天性,另一方面则是他认为这样的设计可以激发孩子对科学的热爱。
“其实很多大人并不太了解孩子、也不了解孩子的世界,比如人在幼儿阶段,其实对地上的东西都特别感兴趣,他们喜欢在地上捡一些小石头玩,小花、小草、蜗牛、蚯蚓,他们都会特别感兴趣,这跟成年人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在动作制作的过程中,丁亮要求动画师要将镜头放低一些,放到孩子的高度,甚至用小猫小狗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
“因为我们成年人一米七、一米八的高度,你看这个世界已经习以为常了,可一旦你把视线放在30公分甚至更矮去仰视这个世界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完全不同的”。
而这样的表现方法也为动画师们在制作过程中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丁亮介绍说,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比例的问题。“我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不够,最早的小世界场景出来之后,我们发现根本没有小世界的特点,没有达到熊大熊二光头强缩小的效果,后来发现是因为没有参照物作对比。因此,在制作的过程中,丁亮和团队尽可能在画面中设置一个观众熟悉的参照物,比如一个易拉罐、一个板栗,一枚纽扣、一只刀叉,使这个物品和角色相互对应,让观众相信真的是人物变小了,而非周围的物体变大了,这才表现出角色缩小的趣味。
再一个问题是,在小世界的的制作过程中,丁亮发现还是正常人的光头强父亲并没有显得足够巨大,并不能让观众真正拥有“以小见大”的感觉。也是经过团队反复不断的测试,才最终决定使用推近镜头仰拍、同时再把人物动作放慢的方式,以此才能完美表达光头强父亲的巨大。
让中国动画的思想和情感更丰满一点
在年复一年制作《熊出没》系列大电影的过程中,随着电影品牌和质量一步一步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获得了比较好的口碑后,丁亮希望可以让中国的动画片在思想和情感内涵上都可以更丰满一点。
“我们一直希望可以加入亲情的元素,到了《变形记》,我觉得是一个机会,讲合家欢再上一个台阶,要真正用情感打动观众”。
丁亮的尝试和努力也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很多带着孩子进电影院的爸爸妈妈都被其中的情节打动。
丁亮也在了解了很多实际观影评价后表示,“不少家长都认为这部片子很感人、很有教育意义,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家长事先担心孩子能不能看得懂,但实际的效果却很出乎他们的意料,孩子不仅看得懂,也会被故事感动,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的心灵很单纯,他们能很好的接受到情感的触达”。
除此之外,《变形记》中也很好的持续关注了关于“环保”的主题。
喜欢《熊出没》系列动画片的观众应该知道,这部动画片制作的初衷就是在向小朋友讲述一个关于保护森林的主题。
但毕竟电视片的时长较短,故事也必须做得简明扼要,所以环保的主题不可能用很大的篇幅去进行阐述。那换到了电影上,丁亮还是希望可以不断的加大“环保”元素的比重。
在今年的大电影中,丁亮和团队就决定使用马哈鱼来作为一个载体,来展现如今动植物生存环境的残酷。
“污染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社会问题,也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现实,我们有责任去呼吁,影片把马哈鱼的生存和光头强父亲做了一个很好的结合。比如他在光头强小的时候,每年都会陪孩子去看马哈鱼的洄游,这是父子一个共同的回忆,那么在经历了那样一个缩小的历险之后,他和光头强去解决了河流垃圾堵塞的问题,让马哈鱼洄游重新展现在他们的面前。马哈鱼洄游、光头强父亲回家过年,这两个元素在环保和亲情上有很好的契合,也表达出我们创作理念”。
也正是因为《熊出没》系列一直表达的“环保”主题,吸引到了热爱大自然的演员贝丝·贝尔斯(代表作《破产姐妹》),贝丝·贝尔斯以卡通形象出现在了《变形记》当中,她也会在国际版中担任英文配音。
动画承载了很多人类对自身和未来的思考
从五年前开始,《熊出没》大电影每年一部,票房成绩无需多说,更有意义的是陪伴了很多孩子的成长。
作为总导演的丁亮,面对这样的成绩下,反而在创作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凝重”。
他开始意识到,动画片不是单单为了好玩有趣,而是承载了很多人类对自身和未来的一些思考。他说,“从这个角度来想,我们每创造一部新的作品,其实都感受到一种责任。现在中国的电影市场增速惊人,观众对电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画面、故事,我们必须要去丰富电影的灵魂,我希望不断加入一些新的元素,除了情感和价值观,我们还比较注重科技的元素,因为科学的精神、科技的知识,对我们来说都非常重要”。
丁亮透露,下一部的《熊出没》大电影所展示的概念会更有创意,或许会有爱情元素。除了《熊出没》品牌之外,华强方特也在加紧新品牌的创作,并积极拓展国内外的机构合作,希望尽快的让更多的新的品牌、新的故事、新的角色跟观众见面。
事实上,最近几年,随着一些优秀的动画电影的出现,人们对于“中国动漫”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增高。丁亮认为,我们的动漫产业还刚刚起步,还需要打造出更多、更好的“超级IP”,来让中国的动漫真正走上产业化发展的。
“我觉得动漫产业中最核心的还是内容,而动画电影则是内容创作的重点,因为它时间长、故事复杂,对艺术的要求也高。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动画电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很多企业还不能像美国、日本动漫那样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做到量产,动画电影的类型还没有成熟,创作者的水准也参差不齐,这都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优秀的IP。
我和业内的同行时常会聊到‘超级IP’这个问题,所谓‘超级IP’有这样的特点,它能够在票房上有好的回报、在衍生品上有好的授权回报,同时它还可以通过主题公园门票的形式得到回报。这方面‘熊出没’做的比较好。同时丁亮也很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动画人已经树立了很好的市场意识、创作意识和品牌意识。他说,“市场化是一个大海,我们在大海中才会获得丰富的营养,在大海中才能跟海浪搏击,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关于中国动漫行业的未来发展,丁亮也希望中国的动漫行业能在专注创作和技术研发的基础上,扩大自我的格局。据丁亮介绍,目前在中国动漫技术比较好的企业屈指可数,而大多企业采用的开发动画的软件也基本都是国外的,技术作为产业的根本,提升的脚步迫在眉睫。
此外,丁亮希望有更多优秀的编剧能加入到动漫这个产业中来,以内容为王,借助于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找到属于中国动漫自身独具的艺术魅力。
“让我们的思想格局和艺术格局,更加高远一点吧!”,丁亮认为我们这一代的动画人应该是联系过去和未来的桥梁,不忘悠久的过去,积极拥抱未来,通过动漫展现我们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动漫如此,人更该如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