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步骤要领(记叙文写作技法)

文章的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叙述与描写是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二者有密切的联系描写与叙述反映的对象相同:都是写生活中的人物、事件、环境,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记叙文写作步骤要领?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记叙文写作步骤要领(记叙文写作技法)

记叙文写作步骤要领

文章的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叙述与描写是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二者有密切的联系。描写与叙述反映的对象相同:都是写生活中的人物、事件、环境。

叙述就是作者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环境、情景等,所作的一般述说和交代。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用它们来展开情节,交代人物活动和事件经过。有了必要的叙述,记叙文才能表现出内容的顺序性、持续性和流畅性。它只作介绍概貌、概况,不作细致刻画。

描写是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历历在目、身临其境之感。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形象地把人物、事件、景、物、环境等描写对象的存在、状貌和变化的情态精细地描绘出来。

叙述和描写二者有时候彼此渗透,不可分割。有时候则彼此独立。叙述是朝纵向延伸的,给你介绍人物的经历、故事的发展情况;描写是横向展开的,具体显示人物或事物的状貌。例如,可以想象一棵树的生长:主干即是叙述,那些横向伸展的枝叶就是描写。假定你的小说就是这棵树。你在叙述时沿着它的生长方向,即“线索”进行,在必要的时候,你的叙述就要停下来,详细地说一下横生的枝叶。有的朋友写小说横向的东西太多了,阻碍了叙述的里程。这么写出的文章好与不好,见仁见智,且不去理它,可是必须清楚,这样随意扩展横向内容,就会导致文章的散文化。

古代有个“三纸无驴”的典故。是说有个人卖驴,请人写契约,那人是秀才,文采不错,于是写呀写,表现呀表现,终于弄完了,可是把东家气得够呛,因为念了三页了还没出现“驴”字。可见,凡事都应掌握“度”。如果你这一段描写太精彩了,但于整体叙述不宜,破坏了文章的节奏,就必须砍掉。我主张,小说不要横向走得太远。作文如果没有叙述,就没有逻辑,杂乱无章,如同神经病在讲话。但若无描写,小说就太干瘪了,像一棵枯树,毫无生气。所以这一竖一横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想一想,“对立统一”这个词有水平。在优秀作文里,作者往往并不孤立地描写人或物,而往往在叙述中像织布一样,纵向、横向同时进行,经线、纬线紧密结合。这个时候,你很难分清这一段是在叙述还是在描写。叙述和描写结合在古诗就有典型的案例:“春风又绿江南岸”,原来是写作“春风又到江南岸”,就完全是叙述。“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是叙述和描写同时进行。

(一)叙述

1叙述的类型

叙述是基本的表述方法之一,是对人物、事件、环境进行介绍、说明和交代。交代要清楚,有条理,繁简适宜,详略得当,这是叙述的一般要求。还有较高的要求,就是要做到有张有弛,波澜起伏,有离有合,疏密结合。叙述有两类:一是概括叙述,一是具体叙述。概括叙述又叫简述、略述,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对人物、事件、环境加以介绍,给读者提供一个大概的印象。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就是用详尽的笔墨对人物事迹、环境作详细交代。

叙述有种种类型。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叙述,就是顺叙。顺叙材料易于组织,文字条理清楚,其缺点是容易陷入平铺直叙,让人觉得枯燥呆板。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一突出的片断先叙述出来,然后再依照事件发展顺序进行叙述,这就是倒叙。倒叙运用得当,能突出重点,造成悬念。在叙述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与之有关的其他事情的叙述,插入叙述完毕,再继续原来的叙述,这就是插叙。运用插叙的方法,能使话语、文章结构富于变化,内容更加充实。将中心事件的某些环节或片断,放在事件产生某种结果以后再予以补充叙述,就是补叙。补叙往往能造成读者的悬念,使文章结构波澜起伏。还有平行叙述,就是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分别叙述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情,也有人管它叫“分叙”。用平行叙述的方法,便于从多方面表达中心,有时还可以互相映衬,或互相对比。上述方法,在长篇的讲话、文章中可以用,在片断中也可以用。

这样说来,叙述在按事件发生发展、人物经历的时间来划分,可以有这样的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方式。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去选择叙述的方式。

2叙述的方法

(1)叙述中心的不同

每一个段落都应有自己的叙述中心,也就是叙述的着眼点——讲的是谁或什么。同样的内容,叙述的着眼点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当然,表述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全国人民拥护改革开放的政策”,与“改革开放的政策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所表述的客观事实是一样的,但前者以“全国人民”为中心,后者以“改革开放的政策”为中心,侧重点是不同的。一个段落包括若干句子。有的时候,句子的主语和段落的陈述中心是一致的,这就要注意尽可能保持句子主语的统一,不要随意转换。

(2)句子对象的变换

句子的对象不等于段落的陈述中心。但它们必须紧紧围绕段落的陈述中心,而不能各行其是,互不相关。

①国家科委今天将“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授予日本农林水产省农业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资源部部长、农业化学博士、北京蔬菜研究中心专家组组长铃木皓先生,以表彰他在中日科技合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②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教授易杰雄,最近被美国传记研究所研究协会选为“1992年度世界杰出人物”,该协会还决定发给他“终生成就奖”。

两段可以对比研究。它们都是说给科技人员奖励的事,但叙述的中心是不同的。第①段的中心是“国家科委”,获奖者铃木皓只是被动者;第②段的中心是获奖者易杰雄,而授奖单位则是被动者。由于中心的不同,在材料的取舍上也显出了差异。

(3)记叙要素的选择

一般都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看成记叙的六要素。“要素”应该交代清楚,但在一段话中,甚至一篇文章中,并不见得非把六种要素完全交代出来不可,这要看有无必要。根据主观的愿望和客观的需要,记叙时常常要突出某些要素。比如记叙一个失窃案件,一般是强调什么东西被盗。但是,在不同情况下就应该强调不同的要素。如果盗窃犯是在光天化日之下作案,令人震惊,记述时时间这个要素就要强调。如果盗窃犯本人就是保安人员,那么人物身份这个要素就要强调。如果案件发生在政府机关或公安部门,地点的要素就要强调。如果盗窃犯偷走了东西还留下纸条,说是为了维持最低生活而被迫行窃,那么事情的起因这个要素就要强调。如果失主因损失惨重而自寻短见,那么事情的结果就要强调。总之,你所记叙事物的特点,你所想表达的重点,读者最关心、最感兴趣的内容,就是确定突出哪些要素的根据。

(4)叙述人称的区别

叙述人称,指表述时所用人称,它是由作者叙述的立足点不同而有区分的。作者站在事件中,把自己当做故事的见证人、当事人,或者以故事中某个人物的身份出现,可用“我”或“我们”的口吻来叙述,这就是第一人称叙述。若是站在事件之外,用旁观者、闻听者的口吻来叙述,可用“他”或“他们”,这就是第三人称叙述。第一人称直接表达“我”的耳闻目睹、亲身经历及感受,具有真实可信、亲切感人的优点,但常受时空的限制,凡“我”未曾参与或观察到的就不能直接叙述。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可以自由变换观察角度,但它不如第一人称那样亲切。

有时,我们还可以在写时用“你”或“你们”。这又有几种不同的情况。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称事件中的人物为“他”,把读者拉入第二人称的位置,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有的是以第一人称出现,与特定的“你”“你们”展开倾谈,让读者站在第三者立场上,如朱自清的《给亡妇》;也有的称事件中的人物为“你”,让读者和人物同处于第二者的立场上,像刘心武的小说《楼梯拐弯》。以上三种,我们可以称它为“呼告性”叙述,它的好处是便于吐真言、道实情,易于打动人心。

3表达的技巧

叙述是记叙文中最基本、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其他诸如描写、抒情、议论等都要建立在叙述的基础之上,在叙述的扶持下发挥作用。记叙文要想写得美妙而有魅力,关键在于叙述要生动感人、耐人咀嚼。

(1)叙中寓情,感乎于人

一篇叙事性的作文,除了叙述故事情节,表现一定的思想性之外,还要具备充沛的感情,否则,作文会显得感情苍白,没有感染力。叙述过程中,叙中寓情就是将自己对事情的认识、态度和感情等,不露痕迹地融入其中。我们要想写出好的记叙文,记人叙事就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寄寓。在叙述客观的生活真实时,字里行间要洋溢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人读了感到自然亲切,真实可信。我们可以用《记念刘和珍君》中的一段为例:

我没有听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这一段是叙述刘和珍等人在执政府前遇害的情景,它只是平静地记述事实,有些字句甚至显得有些冷漠,如“于是死掉了”。但是我们却能从中读出极强烈的情感来,冷静的叙述后面是作者对死者的深切悼念,是对北洋军阀暴行的悲愤控诉,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2)曲折表述,竞得风流

记叙文如果平铺直叙,会使人一览无余,兴味索然,只有写得曲折生动,跌宕起伏,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产生无穷的魅力。所以,历来的作家都十分重视叙述方法的变化,把文章写得波澜起伏,曲尽其妙。如王蒙的《羊拐》中的片段:

“我怎么没有拐呀!”这声音一直在我们耳边回响,使我们热泪盈眶。找拐,这就是我和妻子与儿子的首要任务。甚至去维吾尔朋友家做客,吃完饭还要探询刚才吃过的羊肉是否留下了拐。果然,一年过去了,我们积累了一口袋羊拐,洁白的、染上颜色的、光滑的,多彩多姿,琳琅满目。

“我们给你带来羊拐了!”为了送拐,我们提前了探亲的行期,满怀高兴地把一口袋拐倒了一桌子,就在她面前。

没有兴奋,没有感谢,她看了看拐,说:“我们早就不玩拐了,我们现在玩的是跳猴皮筋。”

这里记述的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当时他被调到新疆,小女儿自己留在北京,寄养在亲属家里。当父母的无法照顾自己的孩子,内心里总有一种无法解脱的愧疚感。当知道小女儿想玩羊拐时,他们用了一年时间积攒。但当他们满怀喜悦地将羊拐拿出来之后,却是这样的结果,父母的愧疚感不能平复,反而又增添了许多辛酸。文章叙述完事件后便戛然而止,无限的遗憾留待读者去体味。

(3)虚实相间,匠心独运

“实”是直接地、正面地表述写作对象,写出直接叙述事实,给文章以现实感和逼真感。虚是指间接地、侧面地表述写作对象,它的作用是可以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使文章更具含蓄之美。在写作过程中,实写和虚写常常组合使用,相互补充。以《三国演义》中“关公温酒斩华雄”中的一段为例,前边写华雄连斩诸侯联军几员大将,杀得对方一时无将可派,此时关羽出场了,这一段用重笔实写:

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

这一段写得有声有色,都是为“关公温酒斩华雄”作铺垫,而本当是十分激烈精彩的格斗场面,作者却用了虚写: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推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几句尽管没有直接描写战斗场面,而我们却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真切地感受到关云长“万马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般”的无比神勇。

(二)描写

描写和叙述是非常接近的,它们都要反映特定对象的具体情况,都要求清楚,有条理,也都要求有波澜,有变化;而且,它们往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难解难分。所以有人称它们为“孪生兄弟”。但这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表述方法,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首先,叙述较注重具体事物的“线”和“面”;而描写则较注重具体事物的“点”,它往往抓住细节,突出某一点或某几点,使听者、读者通过这些“点”来想象整体,把握本质。其次,叙述着重在事物的说明、交代,只要求人们明白某种事实,不一定要人产生具体感受;描写则重在事物的形象,通过绘声绘色的描绘、刻画,使人能非常具体地感受到客观对象的形态、声音、色彩、气味以至软硬、冷暖等等,使人能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境。第三,叙述常常比较冷静、客观,叙述者的情感色彩比较淡薄或含蓄;而描写,感情色彩多强烈、鲜明,或恨或爱,或苦或乐,常常溢于言表。人、事、景、物、情,都是可以描写的对象,描写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根据描写内容介绍一些描写方法。

1.人物描写

人是社会生活的中心,因而也就常常成为人们说话、写文章的内容。要揭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刻画出人物的鲜明性格特征,就要对人物各方面有意义的特征进行细腻、逼真的描绘。

(1)行动描写

判断一个人,主要不是看他的声明,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要看他的行为,看他做什么,怎样做。这些就构成了一个人在具体条件下的具体行动。描写“行动”是人物描写最有力的手段,因为这最能显示人物的思想和个性。如果没有“大闹天宫”,没有“景阳冈打虎”,没有“三拳打死镇关西”,那么孙悟空、武松、鲁智深的形象恐怕要大为逊色。这虽是文学创作的经验,但描写现实生活的人物时也可借鉴。描写“行动”,要特别注意“动词”的选择。如,同样是跟拿钱有关的动作,《一件小事》中的“我”是“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孔乙己买酒是“排出九文大钱”,华老栓在慌忙中是“摸出洋钱”,而那“黑的人”是“一手抓过洋钱”,守财奴葛朗台为了讨好太太和女儿,是拿了一把金路易“摔在床上”,随后又“把钱拈着玩”。这每一个动作都是个性化的。作者不仅注意到人物“做什么”,还特别注意到人物“怎样做”,这样,通过描写行动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灵,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

(2)肖像描写

这是对人物外形的描写,包括人物的身姿、容貌、神情、服饰以及随身器物等,比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张飞的丈八蛇矛。描写肖像,是为了使人能由表及里地看出人物的生活经历、身份境遇、性格特征、内心世界,所以要抓住最具个性、最能表现人物内在特点的地方,切忌面面俱到,最终只画出一个“人”的标准像。

(3)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描写人物语言,能直接反映人物的思想和性格,能自然地揭示人物身份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即使同样内容的话,不同身份、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格的人,说出来也会不一样。有一个同学做过这样的观察:马路边,一个个体自行车修理摊刚开张,主人是个瘸子。一位老工人见了说:“残疾人有这个本事,难得!唉,天无绝人之路啊!”一个待业青年见了,说法不一样:“天不灭曹,该他有碗饭吃!我们四肢俱全倒还不如他呢!”一位街道老太太的感想又不同:“老天爷饿不死瞎眼雀儿!”三种说法都有同情主人的意味,但老工人更多赞赏,待业青年有点不服,老太太只是可怜;在表述上都用了格言谚语,却反映了不同的风格。

(4)心理描写

这是对人物在一定情境中心理活动的描写,如思想、感情、愿望、体验等。人物的言行,包括人物的穿着打扮,无不受思想的支配,所以写言行实际上也是间接地揭示人物的心理。如果直接深入人物的内心去描写,那就是直接描写。直接描写心理,常用“他想”的形式,描写者把人物所思所想直接标出,一般要加引号。如果转化为写、说者的口吻,就不能再用引号了。通过梦境描写也可以展示人物的心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不仅可以表现人物易于觉察的心理活动,还可以把他的潜意识表现出来。此外,心理描写也可以通过人物的日记、书信来进行。

2景物描写

景和物都是客观的存在。它们构成人类生存的环境,既可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条件,又可成为人们审美的对象。当我们把景物当作条件时,我们注意到的是人对它的依赖以及它对人的影响;当我们把景物当作审美对象时,我们注意到的是它本身的美的价值。所以,描写景物就有两种不同的出发点。有时两个角度似乎可以兼顾,但实际上总是有所侧重。如,鲁迅《一件小事》写风,主要表现故事发生的条件;老舍《骆驼祥子》写烈日和暴雨,主要反映祥子的苦难;王愿坚《七根火柴》写草地气候的恶劣,主要是反衬无名战士的高贵品质;叶圣陶《夜》写家景的惨淡,写坟场的恐怖,则是为了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时代气氛。在上述作品里,景物处于从属地位。再如,茅盾《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荷塘与月色,刘白羽《长江三日》中的三峡,却是文章的主体,它们以完全独立的价值受到人们的赏鉴。描写景物,首先要注意这两种角度的区别。描写景物,要注意感情与景物的关系。一般地说,描写作为从属因素的景物,感情色彩要淡些,写什么,怎么写,在什么地方写,都得服从于主体的需要。

3场面描写

场面,一般指由人物活动构成的生活画面,有时也泛指一定场合的情景。比如学校活动、家庭聚会、节日庆典、婚礼习俗、朋友离别、工农劳动、集市交易、行军作战,打架斗殴等等,都可以根据需要作适当的描写。这些大都是有人参与,所以,描写场面主要是写人的活动,写人物之间的关系。描写场面,不仅要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手段,而且往往和叙述手法相结合。有两种描写的方式:鸟瞰和特写。鸟瞰就是从整体着眼,全面地描写出场面的景象和气氛;特写则是突出某个细节,把场面中具有代表性、特征性的典型事例加以具体的描绘。一般地说,在描写一个场面时,这两种方式常常结合使用。既有全场的鸟瞰图,又有个别角落、个别人物的特写镜头,描写出的场面才会全面概括而又具体生动,才会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常见的描写方法有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工笔描写和白描、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六种。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都是从描写时所站的角度上说的。直接描写又叫正面描写,它从正面描写人物、事物和环境,使其形貌直接地显现出来;间接描写又叫侧面描写,它不直接描写对象本身,而是借描写其他,间接烘托出要描写的对象。工笔描写与白描,是从描写的程度上来说的。工笔描写,即浓墨重彩、精雕细刻的描写;白描,即轻描淡写,简单地勾勒。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是从描写对象的变化上来说的。静态描写就是对平面、静止的人物与景物的描写;动态描写,则是对人物或景物发展变化的情态的描写。

(三)举例及点评

名作欣赏

一语未休,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思忖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chī)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裉(kèn)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辣货,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众姊妹都忙告诉黛玉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刻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休再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意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

佳作品读

老屋的笑声

张明

每当春姑娘来临之际,那水红的杏花,粉红的桃花就会开满老屋整个院子。一群群蜜蜂飞进飞出,无数的蝴蝶也赶来凑热闹,大的,小的,花的,黑的,飘飘然飞来飞去。而此时赏花的人仰起张张笑脸,就会使人想起“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名句。

老屋很小,也很旧,但爷爷奶奶把它打理得温馨可爱,对人们格外有吸引力。每年的寒假,我们都早早地赶来,与爷爷奶奶相聚。每当那时,奶奶的那张笑脸就会出现在门口,对我们亲切地说:“孩子们,慢着点儿,可千万别把骨头给摔断了!”而爷爷总是跟在奶奶身后,望着我们嘿嘿直笑:“我的小宝贝们,可想死爷爷了!”

每次到老屋,我们的成绩自然是爷爷奶奶所关注的热点。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问我们的学习情况。每当听说我们又进步了,他们俩比吃了蜜还甜。要说爷爷奶奶最高兴的莫过于看到我们的奖状。记得有一次,我和姐姐同时得了学校里英语竞赛的一等奖。爷爷奶奶看到那红色的奖状时,高兴得手舞足蹈,笑得合不拢嘴。不一会儿,爷爷就拿着我们的奖状到村里四处炫耀去了。我们获奖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整个小山村。

每年的大年三十,我们兄弟姐妹们都会睡得很晚,一边等待着新年的到来,一边等待着亲朋好友的红包。爷爷总是向大家拱拱手,说:“祝大家万事如意,年年有余,天天开心,大吉大利,恭喜发财!”而我们几个小孩呢,则调皮地向爷爷伸出了我们的小手,大声地说:“红包拿来!”爷爷被我们弄得哭笑不得:“现在的孩子真是不了得呀!连祝福语后面都能接出来!唉呀呀——算了,老婆子,给孩子们每人一红包,外加50元奖励!”然后又对着我们说:“足够了吧!”“哈哈哈哈……”笑声、歌声从老屋里频频飞出。

啊!爷爷奶奶那慈祥的笑脸,那舒心的笑声,都是我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

点评

《王熙凤的出场》开头通过叙述进行反衬:“未写其形,先使闻声。”她一出场,立即引起黛玉的特殊感觉,再通过疑问描写他人的恭肃严整加以反衬,张张狂狂的形象显得格外鲜明突出,也显出在老祖宗面前的特殊地位。接着进行肖像描写:写出了一个贵族少妇的形象。写服饰,先概括通体的形象,再作铺张的描写,从头饰、裙饰和服装三方面,极力铺陈集珠宝于一身的妆扮,显示她的华贵、得势,也暗示她的贪婪、俗气。写容貌,细致入微,出神入化。三角眼,吊梢眉,美丽的容貌隐藏着刁钻和狡黠,敏感的黛玉已觉察到她虽春风满面,讨人喜欢,可隐含着可怕的威势,极有心机,极善做作。叙述过渡之后,推进了事情的进程。接着转为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在贾母面前夸黛玉,乃传神之笔。她说话新鲜、得体、动人,字字句句都讨贾母欢心。问这问那,关怀备至,显示出她在府上的权势。凤姐一出场,满屋子全是她一个人在说话,别人都成了陪衬。她夸黛玉标致,叹黛玉命苦,对黛玉关怀备至,一切都忖度着贾母的心思行事,一切为了讨得贾母的欢心。通过叙述、描写的交替进行,她善解人意、巧于逢迎、乖巧机灵的性格和在贾府的实权地位都表现出来了。

《老屋的笑声》别出心裁地用“笑声”串起全文,勾起对老屋和两位老人的回忆。开头通过描写点出时间,接着运用叙述引出故事环节。文章取材新颖,叙述推动情节的发展,描写表现人物、环境的欢乐情景,细节刻画细腻感人。特别是对爷爷奶奶笑声的刻画:入门时爽朗的笑声,欣赏孙女获奖证书时的大呼小叫,无不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文章景色描写语言优美,文采飞扬。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叙述时,要线索清楚。确定一定的线索,才能理丝有绪,无论多么复杂的情况,都能自成条理。要交待明白。叙述要达到告诉读者“是什么”的目的,就要把握叙述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读者才会得到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同时要详略得当:叙述一件事,对它发展过程的每个阶段不能平均用力,叙述几件事,也要有个侧重点。要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做到详而不杂,细而不荒,简而不陋。要波澜起伏。要善于交替使用各种叙述方法,运用抑扬、快慢、断读、离合等技巧,使叙述峰峦起伏,跌宕多姿。

描写时,要真切具体。也就是要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进行描写,使其状态、色彩、情调跃然纸上。要选好角度。描写的角度有好几种:旁观者的角度,当事人的角度和见证人的角度。选角度要从自己的独特感受出发,要符合人们观察认识事物的通常逻辑,要注意以点带面。要精炼生动。精炼即语言精确、凝炼,生动即文字活泼形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