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香港武侠主题曲经典回顾(史上最被低估的香港武侠电影)
明末清初,风云激荡,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刘永福、王五、谭嗣同、梁启超、康有为,他们的片羽吉光,是后世最好的养料。
以戊戌变法为背景的小说或影视剧,历来多如牛毛,但是良莠不齐,质量不一,能留给我们深刻印象作品不多。其中洪金宝执导、杨凡主演的电影《一刀倾城》(又名神州第一刀)是极少数令人难忘的香港武侠电影之一。
王五原为黑旗军刘永福麾下大刀队队长,刺杀日军司令之后,他稳居东北乡野,遇名士谭嗣同和清末名将袁世凯,三人意气相投,遂携手往京城欲创作一番事业。此间,王五在京创立“强武学会”,势力日增,并得保守派元老奕亲王赏识,纳为己用。而袁世凯却因贪图富贵,背弃昔日友情,委身弈亲王,并与奕亲王策划了一桩惨案,害死了谭嗣同,随后谭嗣同孤身闯袁府,双方展开激战,后来终因寡不敌众,让袁世凯侥幸从刀口下逃生,而王五奋勇突击,终死于乱枪之下。
故事以悲剧收场,既是一种无奈,又是一种妥协,同时也是对历史的尊重,袁世凯本来就不是王五杀的,所以必须尊重历史,但是却也让观众感到遗憾:坏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
这部电影上映后,口碑很好,但票房不佳,反响平平。洪金宝导演直言亏钱了,他也想不到如此爱国热血的电影,却掀不起观影狂潮,却备受冷落,令人油然而兴失望之感,不得不去抱怨人心不古了。
小编仔细分析,这么好的电影之所以备受冷落,正是因为这些无奈和妥协,才导致票房不佳,因为作为观众,很多人都喜欢看到好人好报,坏人恶报的结局,只有这样的结局,才算皆大欢喜,悲剧的结局,本来就影响部分观众的心理体验。
行文至此,小编突发奇想,如果编导大胆串改历史,让王五大仇得报,手刃仇人袁世凯,不再让谭嗣同含恨九泉,如此大快人心的结局,是不是能够挽回票房的颓势呢?
除此之外,杨凡虽英武不凡,曾饰演过常山赵子龙,和拼命三郎石秀,但在港台没有票房号召力,这也是导致票房失利的原因,如果让元彪或李连杰这种级别的演员去出演大刀王五一角的话,会不会对票房有所补益呢?
众所周知,90年代的港台电影,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独占鳌头,成龙、李连杰的动作电影紧随其后,周润发是大众情人,自然也是票房保证。而除了这些大腕之外,很难有黑马杀出,杨凡是个好演员,但撑不起一部电影的票房,这也是导致该片票房失利的原因。
虽然票房失利,但口碑很好,一直在网上发酵,小编隔三差五地就会去网上温习这部电影。荡气回肠的剧情,眉飞色舞的英雄,缠绵悱恻的感情,使整个画面看上去大气磅礴,引人入胜又催人泪下。影片竭力歌颂侠义和爱国的情怀,却又弥漫着淡淡的哀伤,哀伤贯穿始末,令人纠结不已。国仇家恨,百感交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吕方深情演绎的片尾曲《血像火》,将这种爱国、侠义、背叛、悲情纠结起来的氛围推向了高潮,王五大喊“我自横刀向天笑,血流肝胆两昆仑”纵身一跃,从容赴死的一幕遂成绝响,千百年来,依旧栩栩如生,催人泪下。
中国自古以来未有因变法而流血牺牲者,若有,请自谭嗣同始,请自大刀王五始。王五爱国半生,却死得其所,不亦快哉?
如果这部电影能够重映,小编一定会去购买电影票,在这个物欲横流,自私自利的时代,难得一部这样爱国又热血的电影,催人奋发,激人猛进。不知道大家愿不愿意去重温这样一部爱国电影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