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下的创新成果(新业态新模式观察)

新业态下的创新成果(新业态新模式观察)(1)

新业态下的创新成果(新业态新模式观察)(2)

6月初的济南,暑气渐盛。济南市市中区育秀小学“双师课堂”教室内,四年级8班的学生们正通过大屏幕,听远在广州的外教马修老师绘声绘色地直播讲解英文绘本故事。25分钟后,本校的英语老师倪佳走上讲台,进行巩固总结、答疑解惑。学生武懿卿说:“在幽默有趣的故事里学英语,我们都喜欢。”

育秀小学英语教研组组长李菁菁告诉记者,为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和家长的焦虑,学校近年来开始试点引进“双师课堂”,线上外教与线下中教组合,借助互联网技术,打破传统的“粉笔 黑板”授课模式,为3至5年级的学生教授地道纯正的英语发音,每学期有超过1500名学生受益,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校去年被评为济南市第二批英语学科教研示范校。

在“一张网”上共享资源,“一块屏”上互动教学,“一朵云”上升级课堂……济南市通过“互联网 教育”新模式,促进以数字化为支撑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优质资源均衡共享,一批学校实现了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向“虚实混融、人机互动”的智慧教学转变,为老师和孩子们打开了看世界的新课堂。

“要想孩子们玩得好,教师也要学会玩,而且要玩出花样……”近日,济南市七里山幼儿园的老师陈元欣通过线上课堂,与甘肃省临夏县5所幼儿园的老师分享“游戏秘籍”,当天100多位“孩子王”同时在线。作为东西协作项目之一,这样的云端互动教研每月组织一次,“一块屏”让千里之遥变得近在咫尺。园长李芳告诉记者,疫情期间,他们录制大量教学内容传到“云端”,和结对帮扶的临夏5所幼儿园共享,同上一堂课。

信息技术让校际的沟通交流更加便捷的同时,人工智能也在不断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在育秀小学的“智慧课堂”,五年级4班的学生们坐在装有平板电脑终端的课桌前,刷脸进入系统,点击屏幕完成“课前5道题”。语文老师万晓通过后台的统计数据,第一时间摸清了每位学生的预习情况,“这样在上课时心中有数,能够根据情况调整优化授课重点,拿出更多的时间有针对性地讲解知识薄弱点。”

下课前5分钟,万晓又通过系统推送了巩固题目,学生提交后一秒内系统就能完成数据分析,完成了“教、学、评”一体化闭环教学。“有实时数据作为参考,哪个知识点错误率高,都是哪些学生错了,一目了然,从而帮助我们实现精准化、个性化的分层教学。”万晓说。

如今,济南市明星小学的数学老师陈营,已经习惯使用济南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比如智能检测模块,学生做完题提交后,瞬间就能看到每道题、每个学生的正确率。”

济南市电化教育馆馆长隋东庆告诉记者,2020年以来,济南市教育局整合多部门力量,打通“数据孤岛”,打造了济南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截至2023年5月,平台上线优质课程包15181节,访问人数共1.05亿人。

(大众日报记者 赵国陆 报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