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牺牲多壮志背景资料(为有牺牲多壮志)

来源:聊城新闻网

□文/图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英东 通讯员 胡霞 许仕鑫

为有牺牲多壮志背景资料(为有牺牲多壮志)(1)

于化民烈士遗照

为有牺牲多壮志背景资料(为有牺牲多壮志)(2)

于化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开发区北城街道苏庄村西北有一处公益性墓地,其中的一座小型陵园格外醒目,园内苍松翠柏、庄严肃穆。这里安葬着在“六·二七惨案”中牺牲的烈士——于化民。

于化民(1920年—1944年),曾用名于震寰、于浩,原东昌府区北杨集乡(今开发区北城街道)于庄村人。1938年春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筑先县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敌工部部长等职务。

1944年6月27日(农历五月初七)拂晓,日伪军4000多人联合对茌南革命根据地实行“铁壁合围”。于化民带领筑先县委干部组织群众分散突围,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被捆绑沉塘,英勇就义,年仅24岁。

“那时候我年纪太小,印象里只在一天晚上见了父亲一面,很模糊、看不清模样。”今年80岁的于呈祥老人是于化民烈士的儿子,当年父亲牺牲时他刚刚4岁。1984年,聊城地区修地方党史,准备为于化民烈士作传。其后的几年间,先后有多位于化民生前的同事、好友来信,仔细回忆烈士的光辉事迹。从这些信件中,于呈祥逐渐勾勒出了父亲当年的形象。

在于呈祥眼中,父亲是勤奋好学的。于化民曾就读于聊城闸口南文德小学、省立聊城二中,品学兼优,思想进步。“七七事变”后,他开始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并积极进行抗日宣传活动。他先后在茌平、聊城、东阿一带发动群众积极抗日,介绍开明人士加入党组织,并编印《炼钢厂》《阶级》《党员》等党的宣传刊物,促进党的组织和思想建设。为策反争取敌伪人员,于化民做了大量分化瓦解敌伪人员的工作,搜集敌伪情报,为党组织的正确决策提供了依据。

在于呈祥口中,父亲是机敏谨慎的。张宗谦曾是中共筑先县委敌工部干事,在于化民手下任职。据他来信回忆,一次,于化民和他去军分区汇报工作,军分区干事李希进问他:“土山寺伪乡长王成英可靠吗?”他回答说:“没问题,是共产党员。”回去的路上,于化民告诫他说:“你不应该对李希进说谁是共产党员,这种秘密只能让必须知道的人知道,此外任何人都不能让他知道。”当时他虽然点头接受,但内心却认为于化民的警惕性太高了。但想不到的是,两个月后,李希进叛变投敌,导致王成英被捕入狱,受尽折磨。后经党组织营救,才幸免于难。“经过这个惨痛的教训,直到抗战结束,聊城敌工战线再没出现过这样的泄密纰漏。这与化民同志的领导是分不开的。”张宗谦在信中说。

在于呈祥心中,父亲是坚贞不屈的。1944年6月,日伪军采用“铁壁合围”的“囚笼”战略,对茌平、博平、东阿、聊城、阳谷等地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大扫荡。为保护运东地委机关,时任筑先县委敌工部部长的于化民,带领干部群众顽强抵抗。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他们决定集中力量,强行突围。突围中,于化民身中3刀,流血不止。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董毅民背起他向着村口的民宅奔跑,于化民怕连累同志,毅然从董毅民背上挣脱下来,大声呼喊:“保存自己,快跑!”他用尽全身力气,翻滚到两个农舍中间狭小的过道中藏身,不幸被日伪军发现。面对严刑拷打,于化民面不改色,被惨无人道的日伪军用绳子捆起来,扔进水塘,壮烈牺牲。

“我教了一辈子书,总是争当模范教师,从来不以烈士子弟自居。”于呈祥说,他要红色基因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散发出新的光芒。

来源于聊城日报、聊城晚报、聊城新闻网的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创作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