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相关安全知识(防溺水的安全知识及注意事项)

暑期是青少年拥抱自然、舒展天性的大好时光,却也是溺水事故高发期为进一步提升广大青少年、家长对溺水事件的重视,增强防溺水意识和自我救助能力,避免青少年溺水悲剧频发,要注意“容易导致溺水的情况”“溺水高风险地点”以及有关“溺水的错误认知”方面的内容,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防溺水相关安全知识?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防溺水相关安全知识(防溺水的安全知识及注意事项)

防溺水相关安全知识

暑期是青少年拥抱自然、舒展天性的大好时光,却也是溺水事故高发期。为进一步提升广大青少年、家长对溺水事件的重视,增强防溺水意识和自我救助能力,避免青少年溺水悲剧频发,要注意“容易导致溺水的情况”“溺水高风险地点”以及有关“溺水的错误认知”方面的内容。

容易导致溺水的情况

第一,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估计,贸然进入水中便可能导致溺水。第二,即使是习水性的人,由于未做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时间过长,体内的二氧化碳丧失过多等原因也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第三,安全意识淡薄,在非开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会被水底的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者陷入泥沙而失去控制能力。第四,在水中互相嬉戏、打闹,发生意外后又惊慌失措,导致溺水。

溺水高风险地点

不同年龄段儿童溺水发生的高危地点不同

第一,4岁以下儿童的溺水高发地点主要为家中蓄水容器,如水缸、浴盆等。第二,5—9岁儿童溺水高发地点会涉及水渠、池塘和水库等。第三,10岁以上儿童活动范围更大,主要为池塘、湖泊和江河等。

溺水的错误认知

第一,很多人认为溺水时,孩子会拼命拍水或者大声呼救。事实是,口鼻呛水后根本无法正常发声。所以,父母要一刻不停地盯紧孩子。第二,很多人认为会游泳就不会溺水。事实是,野外情况复杂,身体疲劳、被水草缠住、风浪太大等都是造成溺水的原因。第三,很多人认为戴着游泳圈和充气玩具就不会溺水。事实是,游泳圈不是救生设备,任何充气玩具都不能代替家长的看管。第四,很多人认为正规游泳场所有管理员和救生员,不会发生溺水。事实是,救生员做不到时时刻刻盯住每一个孩子,能时刻盯住孩子的只有家长。第五,很多人认为会游泳就可以救人。事实是,水中救援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不建议年龄小的学生在同伴落水时贸然施救。(来源:微信公众号“健康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