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潇涵修图教程(专访编剧徐速王潇涵)

作者 / 小章鱼

回顾今年爱奇艺的自制剧,多半以“空前绝后”的创意出圈,尤其是戴莹制作的项目更是力求新意。《无主之城》就是这样一部以内容和创意获得良好口碑和广泛关注的作品,悬疑冒险题材本就自带爆款基因,而这部男性向的剧集在播出后热度持续飙升,也同样获得了女性观众的喜爱。

从剧作的角度来看,《无主之城》的开头便为观众们以及剧中人物设置了一个难题,一辆火车因失控开进了一座空城之中,这种“荒岛求生”的剧作模式本身就看点十足。与生命赛跑的紧迫感、不可能逃出去的空间、未知恐怖的异形怪兽,这些戏剧元素都让整部剧陷入了悬疑的氛围之中,主人公带领众人的逃亡也看似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环环相扣的剧情节奏需要非常成熟的编剧技巧才能够完成,新剧观察(ID:xinjuguancha记者采访了《无主之城》见面会的两位编剧徐速和王潇涵,两位老师很耐心地讲解了一部有看点的软科幻作品是如何被打造出来的。

王潇涵修图教程(专访编剧徐速王潇涵)(1)

编剧徐速

​“戏剧讲究‘三一律’,其实我们剧中所有的场景都是服务于主线剧情的。”徐速和王潇涵老师表示,虽然《无主之城》的空间都比较单一化,比如超市、医院、酒店,但若想在有限的空间里寻找有趣、新鲜感和刺激感,就要赋予这些场景一些功能性。

王潇涵修图教程(专访编剧徐速王潇涵)(2)

编剧王潇涵

​其实在目前已播的剧情中可以看出,这座空城与女主角的前史有关联,而观众们也不自觉地被带入到江雪的视角,与主人公们一起探寻几年前的未解之谜。

“无主之城”并非完全架空

“其实目前的剧情还没有涉及到,这个岛实际上是分为两个部分的,现在是第一部分,马上就要解锁这个岛的另一个部分,也是最重要的空间。”在采访之初,徐速老师就卖了一个关子,但从他的描述中也可以清楚地认知到,这个荒岛的地图早已印刻在了编剧老师的脑海中。

剧中的“无主之城”看似是一座架空的城市,好像是游离于现代世界观之外的“黑洞”,但在编剧徐速和王潇涵看来,这就是基于现在世界观之下的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这个城市其实参考了许多老三线城市作为原型,当时是为了国家的某个科研项目或重大工程而集结在一起,最后衍生出来的城市,我们现在的这个城市就是参考这种类型和时代背景去创造的。”

剧情给予了这个城市一些“暗示”,比如在1999年的某一天,这座城市突然变成了空城,并且从地图上彻底抹去了。也许“空城”的传说存在一些戏剧性和杜撰的成分,但《无主之城》的世界观架构却是基于现在的。

王潇涵修图教程(专访编剧徐速王潇涵)(3)

​剧中包含了一些软科幻的元素,这群人被莫名困在了“空城”里是来源于一场AI实验,其实人工智能在现在是非常普及的,只是在中国也许还没有遍及到各家各户。徐速和王潇涵两位编剧也将生活中的一些真实的关于人工智能的事件和元素改编和融入进了《无主之城》的剧情之中,这样会让观众更加具有现实世界观的代入感。徐速提及到了一位中国的女科学家李飞飞,他表示在剧情中大量应用了李飞飞的研究理论,因此虽然看上去剧中的AI技术非常超前,却是应用了现在已有的研究。

在编剧徐速看来,“我总是喜欢写一些现实题材的东西,但在情节中还要有一些破现实题材的元素。”谈及《无主之城》的创作灵感,徐速表示只是想写点刺激的,想写点没写过的,想写点不是并非以谈恋爱为主线剧情而是表现人性复杂的故事。冒险、逃生、软科幻是《无主之城》的亮点,而徐速与王潇涵合作的作品,也多半在基于现实主义的前提下,而寻求差异化的表达方式,这也是二位老师在剧作方面的成功之道。

市场应对原创剧本持续宽容

这两年提及最多的一个词是“影视寒冬期”,至于这个寒冬何时过去,目前还没有哪位专家能够明确地预知,但寒冬之时也各有利弊,虽然资本面临着巨大危机,但反之却让内容更加被重视。一个很明显的现象便是IP剧在不断减少,原创剧本比例增加,但无论是哪个时期,徐速和王潇涵也一直在坚持着做原创的剧本。徐速笑称:“因为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还没有表达完,如果遇到好的IP也会尝试改编。”

今年的影视市场涌现了多部原创的现实主义题材佳作,虽然IP剧仍然占有大部分的比重,但由于原创剧本能够带给观众更多的新鲜感而逐渐占有一席之地。徐速和王潇涵回忆入行几年的经历,他们非常感谢时代的变化让编剧的地位提高、让原创剧本更加受到重视,“市场对于原创剧本的宽容度已经比我们刚出道的时候高多了。”不过徐速也表示,其实一个影视作品不应该过多地去考虑原创与否,“就算是一部小说改编的剧本,当写完故事大纲的那一刻,它就是一个原创的东西,还是要按照原创剧本的方式去创作它。”习惯原创的徐速和王潇涵会把每一部作品抛弃掉固有的模式和套路,除了保留人物和文学精髓以外,更多地还是架构一个新颖的故事。

王潇涵修图教程(专访编剧徐速王潇涵)(4)

​就像徐速参与编剧的《鬼吹灯之黄皮子坟》,天下霸唱的“鬼吹灯”系列小说已经深入人心,改编的难点就在于如何既保留小说的精髓,又能写出点创新的内容,而这部剧集的播出效果和口碑在“鬼吹灯”的其他版本中相比较排名中上。

“我们目前正在做的一部剧叫《穿越火线》,虽然是游戏IP,但是我们除了这四个字没有任何基础。”徐速表示,“当所有人都在做同样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要考虑你是否可以去做另外一件事情,这个世界上有难的事儿也有容易的事儿,但难的事儿往往可以把你带去不同的方向。”在他看来,也许原创剧本“从无到有”的过程是艰难的,但也意味着原创剧本有更多的可能性,并且现在的市场是呼唤原创剧本的出现的,编剧们应该去摸索和探寻原创经验,哪怕是失败的经验。王潇涵也坦言:“原创享受到的快感是改编享受不到的,但是原创所遭的罪也是改编想象不到的。”

在编剧行业浮沉多年,二位编剧对于市场的变化有一个非常敏锐的感知度,他们表示:“原创一直没有被市场忽视过。”也许是因为此前IP剧过于盛行,百分之八九十的编剧都在做改编的剧本,所以显得原创剧本少得可怜,而今年IP剧开始没有那么盛行,原创剧本才被突出了出来。徐速坦言,他们目前做的项目以及和平台沟通的项目都是原创作品,未来的规划也都是做原创剧本,但是一定要在类型上做创新。“老板们每天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故事,如果我的创意能够让他们眼前一亮,那一定要做创新。”徐速再次强调“创新”的重要性,而观及徐速和王潇涵合作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始终是类型化明显的、创意突出的,不管是《火蓝刀锋》还是《无主之城》,总是能够带给观众新鲜感。

如果遇到瓶颈先修正人物

“如果一个作品是很容易被写出来,那一定是不对的。”这是徐速和王潇涵始终坚持的原则,也是传媒大学的教授每天耳提面命地对学生们的提点。

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遇到创作瓶颈是每个编剧都一定会经历的难题,但或许是经验驱使,徐速坦言自己在面对瓶颈的时候都会理智冷静的思考,“这个时刻又来了,面对它吧,琢磨它吧,一定是你的人物出了问题,努力修正吧。”一般在遇到创作瓶颈的时候,徐速和王潇涵都习惯性地先去考虑人物设定本身的问题,这也是多年创作经验积累下来的方式方法,而当捋顺了人物,顺着人物的情节线索一路走下来的时候,就会发现之前遇到的瓶颈也会迎刃而解了。

一般编剧理论书籍中,“人物”总是会放在最前面进行讲述,也从而可见“人物”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是最为重要的元素,只有想清楚的人物性格、人物成长环境、人物动机等所有和人物相关的设定,这样才能激发出更多的灵感。当然,徐速也表示,并不一定自己创作的所有剧本都是从人物开始的,就像《无主之城》就是先想好了一个冒险题材的创意,然后才开始设定了每个人物,并且每个人物都是和“空城”以及人工智能息息相关的。但是《火蓝刀锋》就是先想好了一个房产中介去当特种兵的设定,因为这个人物的反差而设计了一系列的故事情节。

王潇涵修图教程(专访编剧徐速王潇涵)(5)

​而在创作的过程中,徐速和王潇涵也会习惯性地去做一些市场调研的工作,了解观众的口味以添加和修正自己的剧本内容。但在商业化与艺术性之间,两位编剧老师始终在寻找着平衡。

入行十余年,徐速和王潇涵表示:“在入行第七年的时候才看到了编剧这个行业的曙光,才开始确信原来自己是吃得起编剧这碗饭的,而如今十几年了也才小有成就。”或许是二位老师谦虚了,但也恰好反应了当下中国编剧行业的现状,一位优秀的编剧和作品是需要“熬”出来的。

在采访的最后,两位编剧老师分别说了一些叮嘱和鼓励新人编剧的话。王潇涵说:“如果决定走编剧这条路,一定要勤奋刻苦,才华固然很重要,但可能在工作中支撑你到最后一步的不是才华,是你的品质、你的坚韧还有你扛造的能力,尊重你的职业才能让别人尊重你。”徐速则表示:“这一路上我们一定会经历很多的怀疑和自我怀疑,也会经历很多的天花板,如果认定一个事情,挺住就意味着一切。我们入行十几年了,从刚入行到人到中年,这其中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和迷茫,咬着牙就挺过来了。”

做编剧是一个“脑力和体力兼备”的工作,也是一场马拉松,当徐速和王潇涵回首多年的创作经历时,他们能够给到的经验和建议也只有“坚持”二字。也许很多青年编剧在人到中年时也没有遇到“伯乐”,但只要不放弃总能看见人生的曙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