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代的电影有哪些(民国时期的经典电影)
一、《中华儿女》(1939)
电影《中华儿女》
影片根据《八女投江》故事改编。1936年,在日本人的屠刀下,东北人民惨遭蹂躏。活动在牡丹江一带的东北联军,英勇抗日,吸引了大批年轻农民。其中,亲人遭日寇杀害的女子胡秀芝,报名参加抗日联军。在革命的斗争锻炼中,人了党,成为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其中在经历了丈夫在地下工作岗位被捕牺牲的重大打击下的另一名女战士指导员冷云,在部队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毅然决然的接受战斗任务,打击敌人。而就在归队途中,因发现敌军要偷袭联军营地,冷云一面命人绕道给抗联送信,一面率部分散打枪,牵制敌人,把敌人兵力引出营地范围而至牡丹江畔。最后,参加战斗的同志们仅剩冷云、胡秀芝等八名女战士,寡不敌众,生路已绝,她们扔出最后一颗手榴弹,砸坏自己的八支枪,视死如归地投入江中。她们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高唱国际歌,集体沉江,壮烈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
二、《压岁钱》(1937)
电影《压岁钱》
除夕之夜,何老先生原本等着一家团圆吃饭,却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没有回来,于是平淡的吃了年夜饭。家中只有儿媳,孙女融融,融融的表姐江秀霞以及她的未婚夫孙家明在一起过了年。夜深人静时,何老先生将贴着红喜字的银元放到了融融的枕下,第二天融融拿着压岁钱去买炮。银元到了烟纸店老板娘手中,又从老板娘手中转到交际花手里,接着又到一个小娘姨手里,然后车夫,白相人,孙家明,苦孩子,老医生,女骗子,银行听差,捡垃圾的,再到白相人,江秀霞等,最后收归国库。一枚银元的经历,展现了世间百态。
三、万家灯火(1948)
电影《万家灯火》
抗战胜利后的上海。伟达贸易公司职员胡智清和经理钱剑如有同乡和同学之谊。胡智清日夜为公司操劳,妻子又兰持家有方,一家三口,尚能维持温饱。智清十年不见的老母因农村生活困难,带着次子春生夫妻到上海投靠智清。时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智清负担加重,生活发生困难,且引起婆媳之间矛盾与不和。钱剑如幼年曾受胡母资助,长大后善于钻营,成为富户,仍秘密从事黄金美钞投机。智清苦心规劝,反遭忌恨,与好友小赵同被公司解雇。春生见智清失业,不忍坐食,每天背着兄嫂在街头擦皮鞋,因不谙行规而饱受凌辱。又兰为智清找工作求助于钱剑如,而老母则因春生被殴找钱问罪,婆媳之间矛盾激化。又兰因体力不支而流产需要钱用,老母吵着回乡要路费,智清筹款不着走投无路。一次乘公共汽车拾得一钱包,他一时心情矛盾,但随即把钱包归还原主,不料反被诬为窃贼而遭毒打。智清羞愤交加,茫然不知所向,竟被汽车撞倒,幸由路人送往医院。智清自医院踉跄奔回,见老母与又兰在小赵、阿珍等人帮助下已相互谅解,一家人重在团聚,对生活开始有了新的认识。
四、《都市风光》(1935)
电影《都市风光》
乡间小车站,候车乡人偷闲观西洋镜《都市风光》,故事讲述: 青年李梦华罄其所有,购绒线衫赠恋人张小云,忽见情敌茶栈经理王俊三自小云寓所出,心颇怏怏。小云约梦华观电影,梦华典手表购票,观毕离院,小云又为俊三驾车邀走。 小云欲为女友作婚礼伴娘,衣帽鞋俱缺,向父索款,其父仅有不能兑现之奉天票。正为难间,幸女友已预定伴娘新装,邀往试穿。至时装店,女友察觉小云定制大衣,急遁去。小云无奈,致电俊三,约明日来寓吃面。届时俊三携洋娃娃、花篮等礼物至,小云见无补实际,又约往咖啡馆小坐,俊三因有要事,请陈秘书伴往。小云佯作付账状,陈秘书示阔夺其皮包争付,小云乘隙将皮包踢进暗处,至时装店取大衣时,谎称丢失皮包,遂由陈秘书代为付讫。 时年关将届,小云父欲赎回典当物品转售与旧货店,以筹集小云购置鞋帽等费用,结果未能如愿。小云无奈佯称洋娃娃质量不好,向商店退款三十元添置衣服皮包,终缺一帽。李梦华得稿费二元,持一帽盒往访小云,小云以为得帽,不禁欢喜,启之则一小犬。小云邀梦华陪同跳舞,连喝高价饮料,梦华囊空如洗,借机溜走。适俊三至,饮舞既罢,小云被挟至寓所,醉中失身。小云父母得知此事,力迫俊三与小云结婚,以解年关经济困难。婚后,俊三投机失败,留书小云出走,不料陈秘书已先其与小婢席卷私奔。小云与父追至车站,火车已鸣笛离站。 待看西洋镜乡人闻声惊觉,火车已远去,面面相觑,无所适从。
该影片深刻反映了旧中国时代大都市畸形的社会生活,生动地揭示了小市民阶层人物的停滞和愚昧。在艺术处理上它具有独到的清新活泼的风格,采用漫画式的手法,把真实的生活描绘和大胆的夸张结合起来,使影片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和尖锐的讽刺力量。 影片在运用和发挥声音造型元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将音乐、音响配合表演来加强影片的节奏和喜剧效果以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还注意画面造型与声音协调,很好地创造氛围,体现当时社会畸形的经济状况。
五、《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
上海某纱厂的女工素芬和夜校教师张忠良相识并相爱。张忠良为宣传抗日,给义勇军募捐,引起纱厂温经理的不满。没多久,素芬和张忠良结婚了,一年后有了一个儿子。 抗战全面爆发以后,张忠良因参加救护队离开了上海,与亲人告别。素芬带着孩子、婆婆回到乡下。但农村已被日寇侵占。 忠良的弟弟张忠民和教师婉华参加了抗日游击队。父亲因向日寇要求减少征收粮食,被吊死。素芬又和儿子、婆婆回到上海,到了难民事务所。 张忠良在参加抗战过程中历尽磨难,好容易逃出到了重庆,但无依无靠,为生活所迫,他去找在抗战前认识的温经理的小姨王丽珍,已成交际花的王丽珍在干爸庞浩公的公司里给张忠良找了份工作。渐渐地,张忠良经不起堕落生活的诱惑,终于和王丽珍结了婚。 这时,素芬和婆婆则过着艰难的生活。张忠良当上了庞浩公的私人秘书,终日来往穿梭于上层社会的人群中,将素芬等早已抛置脑后。而抗战胜利后,素芬还盼望着得到丈夫的消息。张忠良回到上海后又和王丽珍的表姐何文艳发生了关系。素芬为养家糊口,到何文艳家做了女佣。 一次在何文艳举行的晚宴上,素芬认出了丈夫张忠良,当她说出真相时语惊四座。后素芬收到张忠民的来信,张忠民已与婉华结婚,并祝兄嫂全家幸福。这时,素芬才将实情告诉婆婆。张母找到儿子,当面痛斥忠良,但懦弱的张忠良仍不悔改,素芬万般无奈,投河自尽了 。
该片把抗战前后将近十年间的复杂社会生活,浓缩到一个家庭的遭遇之中,形成了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以如火如荼的感情,揭示了民族危难关头,整个社会处于纷繁动乱之中,强烈地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正义呐喊。该片将中国古典小说、诗歌、戏曲、绘画等艺术的表现技巧,融汇于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中,创造了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该片是对抗战前后中国社会现实的反思,是战后中国电影的重要内容。它通过一个家庭的悲欢,以更为广阔的人生画面,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苦斗和受难,在抗战后继续忍受的欺压与凌辱诉之于银幕。
六、《夜半歌声》(1937)
电影《夜半歌声》
主人公宋丹萍是个旧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者,从事演剧活动。他与大地主女儿李晓霞相恋,遭到大地主的阻挠和早已垂涎晓霞美貌的恶霸汤俊的陷害,汤俊指使人用硝酸烧毁了他的面容和双手。宋丹萍藏匿戏院顶楼,托人假报已死,李晓霞得知后精神失常。每到夜半时分,宋丹萍在戏院楼顶昂首高歌,晓霞在歌声中仿佛得到安慰。十年后,另一个剧团在这座戏院演出,宋丹萍的"夜半歌声"在艺术上帮助了这个剧团。因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青年演员孙小鸥结识了宋丹萍。宋对孙详细讲述了他的遭遇,并向孙展示被烧伤的狰狞面容,引起孙的强烈悲愤和共鸣,由此宋丹萍与孙晓鸥结为挚友。
又过了三年,由于演出的剧目长期没有改进,剧团经营不景气,面临解散。小鸥在与宋丹萍告别时,宋拿出早已修改好的《热血》剧本,并承诺剧团一定能凭借此剧起死回生。不久,剧团凭借《热血》大获成功,小鸥前往感谢宋丹萍。宋面色凝重地拜托小欧代替自己看望长久思念而无法相见的晓霞,小欧不从,并无意中透露自己的心上人是剧团女演员绿蝶。丹萍闻之大失所望,坦言意欲小鸥接替自己带给晓霞幸福生活,小鸥被丹萍真情所打动,答应冒充丹萍与晓霞相见。晓霞见"丹萍"重返,大喜过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神志仍未恢复正常。几天后,十三年前谋害宋丹萍的恶霸汤俊在看戏时垂涎于女演员绿蝶貌美,戏毕追入后台欲纳之为妾,绿蝶严词拒绝并指出她只属于孙晓鸥。汤再度侮辱绿蝶,小鸥与汤搏斗,汤不胜,恼羞成怒拔出手枪,为保护男友,绿蝶小腹中弹,当即倒地而亡。枪声惊动了藏匿在顶楼的宋丹萍,宋身披黑色斗篷,随即从楼跳下与汤俊激烈搏斗,汤被逼入顶楼,丹萍坦白身份:"我就是十三年前被你害过的宋丹萍"。汤被宋的狰狞面目吓得精神恍惚,在几回合的搏斗之后从顶楼掉下摔死。
激烈的打斗和枪声引来了大量市民围观,市民目睹宋丹萍狰狞的面容,皆误以为妖怪出现,准备打死宋丹萍"除妖"。孙小鸥大声劝解市民无果,同时又有人揭发丹萍以前曾是革命党人,导致军警介入,宋丹萍闻声而逃,被大量市民和军警围困在一废弃二层楼内。在此危急时刻,孙小鸥毅然找到晓霞,坦白前几日冒充丹萍一事,并告诉晓霞实际上丹萍默默守候了她十三年,不过这次肯定是活不成了。晓霞顿时晕厥过去。
丹萍被围困于二层楼内不得脱身,市民与军警皆害怕其狰狞面容而不敢近前。便向楼内投掷火把,整座小楼顿时烈火熊熊。丹萍耐不住大火炙烤,几乎昏倒,更又无法脱身,想到大仇已报,内心坦然,便忍痛投入楼边江水中自尽。此时小鸥一直守候在晓霞身边,几小时后,晓霞醒来,不料精神奇迹般地恢复正常,只是说到:"感觉像是做了好长的一场梦"。小鸥见此情形,想到爱人已逝,便决然地以丹萍的身份,与晓霞开始了幸福的生活。
《夜半歌声》的成功,标志着恐怖片作为一种类型电影正式登上了中国电影之林,虽然在此前国内影坛也曾有一些带有恐怖色彩的影片出现,但都很难作为完整的恐怖电影被归类,应当说,从《夜半歌声》开始,恐怖片才真正作为一个类型在中国影坛被确立了。
七、《风云儿女》(1935)
电影《风云儿女》
辛白华是个诗人,他有一个极其要好的朋友是大学生梁质夫,两人都是东北人。"九·一八"爆发以后,他们两人从家乡出来,一直过着漂泊的生活,但他们一直都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辛白华和梁质夫的二楼住着生活十分贫苦的少女阿凤和她的母亲,辛白华和梁质夫非常同情她们母女,并且时常帮助她们。后来,梁质夫因和革命者有关系,被捕入狱。而辛白华却和富孀史夫人堕入了情网。刚刚离婚的少妇史夫人对辛白华很有好感,白华也深受史夫人吸引。阿凤的母亲去世了,白华很同情她就把阿凤送到学校读书。无依无靠的阿凤到了歌舞班,经常去各地演出。梁质夫被释放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华北,梁质甫参加革命,英勇抗敌。白华躲到了史夫人家,被史夫人带到青岛游玩。阿凤所在的歌舞团到青岛演出,遇见了辛白华。看了阿凤演的《铁蹄下的歌女》后,辛白华受到很大的震动,激起了他的爱国热情,但是还是没有摆脱开爱情的束缚,那股热情又冷却了下去。最后,梁质夫在抗敌的战场上牺牲了,辛白华得知这一消息,终于抛弃了以前那种享乐的生活,走上了抗敌的最前线。
《风云儿女》有明确的抗日主题,它反映了当时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大背景下知识青年的觉醒和成长,也曲折地反映了全国人民一致要求抗日的热烈愿望。影片壮怀激烈,主旨显然不在儿女情感,而在时代风云。尤其是它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以奔放的革命热情,激昂的旋律唱出了时代的声音,其影响远远超过影片本身。
八、《渔光曲》(1934)
电影《渔光曲》
东海渔民徐福被渔霸何仁斋逼租,惨死海上后,其妻又被迫当奶妈抵债。十年以后,何仁斋之子子英由徐妈哺育长大;徐妈的孪生子女小猫小狗姐弟俩也由祖母抚养到十岁。一天,徐妈闻知婆婆病危,失手打破何家一件古董,被逐回家,未几即双目失明。又过了八年,小猫小狗已经成人,继承父业,仍租何家渔船出海捕鱼。子英则秉承父命出洋攻读渔业。他与徐家姐弟从小在村里长大,临行到海边告别,小猫小狗唱《渔光曲》相送。不久,东海渔村遭海匪洗劫,徐家姐弟偕盲母流落上海,跟舅父在码头卖唱度日。何仁斋也迁居上海,与洋人合办华洋渔业公司,续娶交际花薛绮云为妻。两年以后,子英学成回国,任职华洋渔业公司,发现公司顾问梁月波有重大舞弊行为,决定去渔场作进一步调查,不期在码头遇见徐家姐弟,因轮船启碇在即,不及交谈,掏出百元钞票相助。徐家姐弟偕舅回家路上,一银行遭劫,警匪格斗中,舅父中弹,小猫小狗因身上被查到百元现钞,涉嫌被拘押。晚上,舅父从医院赶回,徐妈惊惶失措碰翻桌上油灯,引起火灾,两人皆被烧殒命。子英在渔场查到梁月波舞弊证据,即拍电报告父。梁见真相暴露,串通薛绮云席卷何家资财潜逃。子英回到上海,因收留无家可归的徐家姐弟,与父亲发生矛盾,正僵持间,某晚报揭露何仁斋全部生活丑史,何羞愧自杀。子英家破人亡,深悟自己改良渔业的主张无法实现,决定与徐家姐弟同到渔船劳动。未几,体弱多病的小狗终于在繁重劳动中倒下,临死,他央求姐姐唱《渔光曲》诀别。
九、《三个摩登女性》(1933)
电影《三个摩登女性》
大学生张榆不满家庭包办婚姻,从东北家乡逃至上海,投身电影界,主演多部爱情片,成为青年崇拜的大明星,并与一南国姑娘虞玉热恋。九一八事变后,张榆的影片卖座一落千丈。一日,张榆接到一女观众电话,劝告他改变戏路,振作爱国精神,张榆深受震动,再三追问,方知她原是自己的逃婚对象周淑贞。缘淑贞于东北沦陷后,偕母逃亡入关,考入上海电话公司当接线员。张榆接受淑贞的忠告,于一二八沪战发生时,投身前线抗日工作。其时,一崇拜他的少女陈若英特地从江南小城赶来上海,向他表示爱情。时前线战事趋紧,张榆负伤被送至医院治疗,与参与护理工作的淑贞相遇。淑贞的进步表现使张榆悔悟,意欲恢复婚约,淑贞却表示冷淡。战事结束后,已成为富孀的虞玉自香港返沪,又常来约张榆寻欢作乐。陈若英仍然一片痴情,紧追不舍,张榆无奈,同意与她合演一部电影,留作友情纪念,不料拍摄中若英竟假戏真做,殉情而死。时淑贞历经生活斗争磨炼,已成长为工人阶级战士。她邀请张榆参观码头、工厂、贫民窟,接触劳动群众,使张榆深受启示。一日,虞玉特意邀请张榆、淑贞赴宴,席间虞当众奚落淑贞,淑贞慷慨陈词,语惊四座,张榆愈加敬佩。不久,淑贞因参加罢工被公司开除,张榆特意赶来慰问,握住淑贞的手,久久不能松开。
《三个摩登女性》问世的1933年被称为是"中国电影年"。这一年,从《狂流》、《春蚕》、《铁板红泪录》、《盐潮》一直到《上海24小时》、《小玩意》、《姊妹花》等一大批左翼进步电影几乎同时登上银幕,在观众中产生了巨大反响,其主题和内容的新鲜令人目不暇接。而《三个摩登女性》正是这一左翼电影浪潮中最初引起轰动的作品,也是"左翼电影运动"中第一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作品之一。
影片以青年知识分子在社会中如何追求进步为主题,塑造了代表三种社会类型的典型女性形象:她们是追求资产阶级腐朽生活的虞玉,沉溺于小资产阶级伤感和绝望情绪中的陈若英和积极投身于劳动大众争取生存和自由斗争的周淑贞。影片以鲜明的立场对前二人身上的堕落、空虚和绝望的情绪进行了批判,肯定和歌颂了周淑贞自食其力,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对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十、《小城之春》(1948)
电影《小城之春》
故事发生在抗战胜利后的一座南方小城里。又一个春天到来了,乡绅戴礼言和他的一家-太太周玉纹、妹妹戴秀,还有仆人老黄过着一如平常的日子。礼言在战争中失去了家产,重病缠身,丧失了面对现实的勇气,终日郁郁寡欢。妹妹戴秀倒是开朗活泼,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幻想。面对着家宅破败的局面,太太玉纹与丈夫礼言过着平淡无味的生活,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实则已没有感情可言。这种沉闷的生活被从外面闯入小城的青年医生章志忱打破了。他是礼言分别8年的朋友,也是玉纹过去的情人,当年他们的感情很好,却被玉纹的母亲拆散了。然而造化弄人,现在玉纹的母亲死了,但她却又有了丈夫。章志忱住在戴家,为礼言看病。他的到来让玉纹已如止水的心泛起了巨大的波澜,两个人常常背着礼言约会,谈起往日的岁月都唏嘘不已,志忱对玉纹已成他人之妻的现状无可奈何。他们的感情受着"礼义"和"忠信"的束缚,剪不断,理还乱。礼言的妹妹戴秀喜欢上了志忱,礼言和玉纹谈起了这件事,想让玉纹给妹妹说媒,而自己去跟志忱说,但是玉纹从心底反对此事,拒绝了他的要求。在和志忱谈话时,玉纹向他透露了这件事,志忱也拒绝了。这天正是戴秀的生日,几个人摆宴庆祝,心情烦闷的志忱和玉纹都喝醉了。礼言通过他们两人的举止,对他们的特殊关系猜到了几分。过后,他经过左思右想,觉得不应该拖累妻子一辈子,于是决定成全他们两个,而自己吞了安眠药想自尽。经过抢救,礼言重新活了过来。通过这次波折,玉纹也重新认识了自己与丈夫的感情,她选择了与丈夫重新生活,而志忱也决定离开小城。一个春日的早晨,玉纹、礼言,还有妹妹戴秀在城头上为志忱送行,他们目送志忱向外面的世界走去。
《小城之春》在艺术表现上,这部影片有较成功的探索。它的人物不多,情节简单,将镜头深入人物复杂矛盾的心灵,揭示微妙的情感关系,是一部典型的心理抒情片。此外,它吸取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借物喻人,以景抒情,富有诗情画意,是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张艺谋导演评价道,“就中国的电影而言,我最喜欢1948年的《小城之春》,我觉得这部影片在当时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我们今天看来,觉得还是不能跟它比较。”可见小城之春在影史中的重要地位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