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晚霞时间(红晴蜒夜兰州......)

夜兰州城关区宁兴小学三一班 惠景杨,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兰州晚霞时间?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兰州晚霞时间(红晴蜒夜兰州......)

兰州晚霞时间

夜兰州

城关区宁兴小学三一班 惠景杨

傍晚,吃过晚饭,我和爸爸妈妈去黄河边散步。黄河水哗哗地流着,天边的晚霞映照在河面上,金光闪闪。微风轻轻地吹在我的脸上,感觉舒服极了!

我们沿着河边往前走,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水车博览园。此刻,夜幕降临,公园里和黄河两岸的灯都亮了起来,五彩斑斓的灯光倒映在河面上,像一条漂浮的彩带,看起来美丽极了!公园里的卧桥也像披上了一件金色的礼服,金碧辉煌,吸引了很多人拍照留念。

一群孩子在水池边玩耍、嬉戏,大人们坐在椅子上,聊着新近发生的趣闻,公园里不时传来人们的欢笑声。忽然,一阵优美的乐曲响起,霎时间,四周变得鸦雀无声。只见变幻多姿的水柱随着音乐上下起伏,像轻盈的舞者,曼妙多姿。

我们伴着夜色往里走。远处的山和夜色融为一体,已经看不清了。河水静静的,步道两旁的路灯把树叶照得更加翠绿。花坛里有几棵叫不上名字的树,树上开满了白色的小花,一串一串的,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不远处,有几组水车吱吱呀呀地转动着,那圆形的水车非常高大,有两三层楼那么高,像摩天轮似的。借着灯光,我从信息牌上得知,兰州水车是由段续创造,早期是用来灌溉农田的。现在,它们已经成为兰州黄河风情线上一张靓丽的名片。

我们继续往里走,发现这里居然有可以体验的小水车,通过踩动踏板可以把低处的水慢慢抽到高处。我和一个不相识的小弟弟玩了起来。刚开始,由于配合不默契,节奏不统一,尽管我们不停地摇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水却一直上不来。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我们终于把水摇上来了。看着哗哗流淌的河水,虽然我们累得满头大汗,但仍然开心不已!

夜渐渐深了,散步的人们都陆续回家了,我和爸爸妈妈也恋恋不舍地向着家的方向走去。

兰州的夜晚是美丽的、宁静的,也是热闹的!

老师点评

对景物描写细腻,比喻贴切,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写进习作中,让生活气息更加浓厚,使文章也更生动、更真实!

(指导老师: 施巧燕)

俯瞰甘肃

西北师大附小四年级一班 徐可滢

我的家乡在甘肃,可我从没在高空俯视过它。假期我看了纪录片《航拍中国》,感受到了甘肃不一样的美。

镜头从高空云层慢慢下降,来到了我的家——兰州。平时看似平常的黄河,从高空看,像一条黄绸缎从城中穿流而过,唱着一首永不停息的歌曲,黄河上漂着一只只羊皮筏子,人们早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使用,如今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了。街道上车水马龙,晚上中山桥亮起了灯,显得格外美丽。

随后,镜头的视角来到了美丽的甘南大草原。草原上,牦牛们悠闲地吃着草,牧民们骑着马在放牧,有时这里还会举行锅庄舞大赛,人们围成一圈儿,尽情地跳舞。在甘南还有一片世外桃源一样的村镇,名叫扎尕那,意思是“石匣子”,我曾经去过那里,领略到了那儿的宁静与美丽。

庄浪的万亩梯田,到了夏天就穿上了绿色的外衣,到了秋天,远看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最让人惊叹不已的还是张掖的丹霞地貌,连绵起伏的山脉,在阳光的照耀下披上了一件五彩的外衣,如同置身于一幅美丽的油画中。

甘肃还有很多地方我没有去过,我希望长大以后,能用自己的足迹走遍美丽的甘肃。

神奇的探险之旅

东郊学校五年级四班 马煜越

在一个桃红杏黄的季节,爸爸开车带我去青海日月山,使我经历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探险之旅。

我们驱车在镌刻有“日月山”的岩石旁停稳,准备下车拍照。刚一开车门,日月山的风就来了个下马威,毫不留情地将我的旅游帽摘去,扔下山崖。我吓得赶紧缩回车里,将车门紧闭。爸爸则迅速将车子开到纪念亭停车场背风处停靠。山风还不时呼啸,我们的越野车也随风撼动着,我感觉车都快被掀翻了,心中不由一阵惊慌……

“不要怕,扣上安全带,一会就好了!”爸爸一边稳住车,一边沉着地叮嘱我。

不一会,风果然小了。我们围好围巾,戴上口罩,小心翼翼地下了车,向售票处走去。

在前往售票处的路上,不时有兜售当地土特产的村民。据他们介绍,日月山是一个大风口,风力大多为8-9级。一年四季有风,冬春是黄风,夏秋是干热风,尤其是春夏,风力最强,不但吹得人站不住,就连飞鸟也能从半空中被刮下来。不信你看,顺着村民手指的方向,一个黑点,从云中显影出来,渐渐放大,是一只鹰,横翅于苍穹,它随风飘动,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突然,随着一股大风它从半空中一头栽下来。我不禁惊出一身冷汗。可是大风过后,它又出现在天空,依旧觅食,依旧与风搏斗。它是从哪冒出来的?

出于好奇,我趁家人不注意,偷偷来到老鹰冒出来的地方——一个光秃秃的陡坡。刚要伸头张望。忽然,一股汹汹飓风卷沙而来,风声沉雄,浊重,宏阔,猛烈,直搅得天地混沌,日月不见。我还未及站稳,就被风卷倒,顺着陡坡就势滚去。我吓得失魂落魄,无助地大声哭喊,不一会,我突然停止了翻滚,睁眼一看,我竟躺在了一片硕大的胡杨林中。此时,我的衣服已被撕烂,腿和手渗着血丝,好在没伤及骨头,行动自如。

随后赶来的爸爸与奶奶,虽然给我及时处理了伤口,但右膝处仍留下了一块永久性伤疤。每当我看到这块伤疤,就会想起日月山的大风,想起那片胡杨林,想起那次探险之旅……

我的毕棚沟之旅

静宁路小学四年级五班 周岱轩

去年国庆节,我去了一个非常冷门的旅游景点——毕棚沟,那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草地、雪山、湖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一路驱车,途经临夏,进入川西地区,蜿蜒的公路,稀薄的空气,摇晃的车子,我欣赏着窗外的美景,心里迫切地想赶紧到达期望已久的毕棚沟,走走停停,跑跑跳跳,在颠簸两天后,终于到达。

山脚下,我抬头打量两边的山峰,此时正值早秋,树叶还没有完全变成深红色或金黄色,还有些是浅绿色,远远望去,红、绿、黄混杂在一起,纵横交错,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上山还有一段车程,那公路弯弯曲曲,一直延伸到天边,车辆时而左转,时而右拐,时而急转弯……我的身体也随着车子左右摇摆,好不容易有了一段平坦、笔直的道路,我向窗外望去,小草变得枯黄,但仍然“站”得笔直,像一个顽强不屈的战士,大树的“头发”变得金黄,大地也盖上黄金被……

峰回路转,一个巨大的湖泊呈现在我的眼前,我来到湖边,湖水波澜不惊,如同一缸浓浓的绿酒,湖风无力地吹着,湖柳被风熏得也醉了,懒洋洋地不时刮起几丝长条来,又困倦地垂下了。

远处,巍峨的雪山,神圣洁白,那时,起雾了,崇山峻岭笼罩在一片灰沉沉的云雾之中,被太阳遗弃的群山,像一个个满腹委屈的巨人耸立在云端。

毕棚沟,因人烟稀少,大自然真实的面貌未被人类所破坏,树木、雪山、湖水相互呼应,和谐存在,独一无二,在这个神秘的世外桃源,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呢?

我是兰州的孩子

静宁路小学四年级二班 单栎岩

兰州不大,却闪闪发光。

像一颗多棱角的钻石,醒目地挂在祖国胸前。

一条河,从城中奔腾而过,从小,我便以黄河为友。

河边小小的鹅卵石,是她赠予我最美妙的礼物。

一座桥,静卧黄河百年。

铮铮铁骨,托起我奔跑的脚步。

飘荡在桥头五彩的风筝,是她给予我最美丽的笑颜。

白塔山,五泉山,驻守兰州千年。

那里的一丛花朵,一片池塘,一声鸟鸣,都是她赋予我最广阔的成长天地。

我是兰州的孩子,依偎着黄河母亲,我对家乡轻声耳语,等我长大,我会让您更加光彩!

知识点

呼告

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也就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说话。一般可把它分为呼人、呼物两种形式。运用呼告,可以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加强感染力,并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写文章时,对着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它)说起话来,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呼告。叙述一件事情,感情达到最高峰的时候,将想像中的人或物,都当作就在眼前,直接向他呼唤,倾诉,这叫做呼告修辞法。

因为呼告往往和比拟、示现结合在一起,带有比拟和示现的性质,所以呼告通常可以分为比拟呼告和示现呼告两大类。

一、比拟呼告,如: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别人说你是太阳神,你,你坐在那马上丝毫也不能驰骋。(郭沫若《屈原》)

二、示现呼告,如: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

需要注意的是,呼告这种修辞手法,必须是在情绪激动,而且不吐不快时才适合运用,否则会被认为无病呻吟,反而得到负面效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